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0078发布日期:2023-12-06 19:0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喷节气门阀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在电喷节气门阀体结构中,怠速调节是车辆启动行驶正常的重中之重,如果怠速时的油气混合比没有调节至最佳效果,则会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平稳性差、声音大、费油等问题。

2、现有技术中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方式是通过调节怠速螺丝来实现,而现有的大部分怠速螺丝操作需要人工使用一字螺丝刀来操作,在没有一字螺丝刀的场景下,就无法调节怠速螺丝。

3、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操作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的情况下灵活调节怠速螺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亟需提供一种方便调节操作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的情况下灵活调节怠速螺丝。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包括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所述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设有怠速调节孔,包括怠速调节机构本体,所述怠速调节机构本体包括固定套、旋转轴、定位架、移动件和调节旋钮;

4、所述固定套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的怠速调节孔处的连接部,所述固定套中部设有通孔;

5、所述旋转轴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旋转轴的x向一端设有圆柱形螺杆;

6、所述移动件设有与圆柱形螺杆匹配的第一螺纹盲孔,所述第一螺纹盲孔与所述圆柱形螺杆螺纹配合连接;

7、所述定位架可沿x向移动地套接于移动件的外部;所述定位架连接于所述怠速调节孔的内部;

8、所述调节旋钮连接于旋转轴的x向反向一端。

9、进一步,上述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所述圆柱形螺杆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旋转轴的台阶,另一端抵接于移动件。

10、进一步,上述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耳,连接耳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设有怠速调节孔处周围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

11、进一步,上述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所述固定套的x向侧设有环形的台阶,所述台阶处设置有密封胶圈。

12、进一步,上述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所述固定套的y向侧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纹盲孔处连接有定位螺钉。

13、进一步,上述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旋转轴的x向反向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旋钮的轴向设有贯通的调节孔,所述旋转轴的x向反向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中,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通过固定套固定连接于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的怠速调节孔处,而定位架固定在怠速调节孔内壁,用户可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带动旋转轴转动,由于移动件和定位架之间仅能沿x向滑动,从而旋转轴的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会带动移动件沿x向移动,从而利用移动件的x向移动代替原来的怠速螺丝结构达到怠速调节目的,通过以上结构,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的情况下灵活调节怠速螺丝。



技术特征:

1.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包括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所述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设有怠速调节孔,其特征在于,包括怠速调节机构本体,所述怠速调节机构本体包括固定套、旋转轴、定位架、移动件和调节旋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螺杆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旋转轴的台阶,另一端抵接于移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有连接耳,连接耳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设有怠速调节孔处周围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匹配的第二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x向侧设有环形的台阶,所述台阶处设置有密封胶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的y向侧设有第二螺纹盲孔,所述第二螺纹盲孔处连接有定位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旋转轴的x向反向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旋钮的轴向设有贯通的调节孔,所述旋转轴的x向反向一端设有内六角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喷节气门阀体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喷节气门阀体的怠速调节机构,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通过固定套固定连接于电喷节气门阀体本体的怠速调节孔处,而定位架固定在怠速调节孔内壁,用户可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带动旋转轴转动,由于移动件和定位架之间仅能沿X向滑动,从而旋转轴的转动通过螺纹配合会带动移动件沿X向移动,从而利用移动件的X向移动代替原来的怠速螺丝结构达到怠速调节目的,通过以上结构,使得能够在不需要借助工具的情况下灵活调节怠速螺丝。

技术研发人员:闻智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鼎市本维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