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30042发布日期:2023-11-22 19:50阅读:34来源:国知局
机油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具体涉及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1、通常说的机油一般是指发动机油、车辆齿轮油和液力传动油三类润滑油的统称,只有液力传动油需要外置油冷器进行强制冷却,因为自动变速器里工作的液力传动油需要同时起到液力变矩、液压传递和润滑清洁三个方面的作用,液力传动油的工作温度相对较高,如果不进行强制冷却的话,就可能会产生烧蚀变速器的现象,所以油冷器的作用就是对液力传动油进行冷却,保证自动变速器能够正常工作。

2、现阶段常见的机动车的发动机主要的是冷却方式分为风冷,油冷,水冷,组合冷却。水冷是将发动机冷却系统回路上的冷却液引入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上的油冷器进行冷却或者是将液力传动油引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的下水室进行冷却。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5672386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换热板,设有容纳槽,容纳槽内开设有一对流通孔和一对阻隔孔,阻隔孔套设有隔断圈;散热翅片,设有第一配合开口和第二配合开口,第一配合开口与流通孔相配合,第二配合开口与阻隔孔相配合;其中,第一配合开口为圆形通孔,第二配合开口为圆弧。

4、包括上述专利在内的现有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5、第一,现有的散热器中的冷却液通路中的滤网不易更换且滤网发生堵塞时不能轻易察觉并更换,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的现象。

6、第二,机油通路包裹在冷却液中完成冷却的方式,存在机油冷却液混合的风险。

7、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散热器中的冷却液通路中的滤网不易更换且滤网发生堵塞时不能轻易察觉并更换,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机油冷却器,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内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分隔板,并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箱内腔分为交替式设置的机油仓与冷却液仓,

4、相邻的所述冷却液仓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管相连通,相邻的所述机油仓通过若干个第二支撑管相连通,

5、所述换热箱的上端部固接有冷却液进入管,所述冷却液进入管与处于最上方的所述第一支撑管相连通,所述冷却液进入管上连接有过滤腔室,

6、所述换热箱的下端部固接有机油进入管,所述机油进入管与处于最下方的所述第二支撑管相连通。

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过滤腔室包括筒形壳体,所述筒形壳体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上筒盖,所述筒形壳体内可拆卸式设有滤板。

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筒形壳体的相对内壁沿竖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滤板的相对侧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滑动槽内的导向凸起部。

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筒形壳体处于所述滤板上方的区域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旁通管,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旁通阀组,所述旁通阀组的出口端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入管。

1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旁通阀组包括固接于所述旁通管端口上的阀管,所述阀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旁通管的内径,所述阀管内滑动设有阀板,所述阀板常态下封闭所述旁通管的端口。

1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阀管的另一端固接有端板,所述阀板的背面固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端板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杆上还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板以及所述端板相抵。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换热箱的上端部固接有冷却液排出管,所述冷却液排出管的下端口与处于最下方的所述冷却液仓相连通。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换热箱的下端部固接有机油排出管,所述机油排出管的上端口与处于最上方的所述机油仓相连通。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机油进入管的进口端连接有翅片散热器,所述翅片散热器上设有机油入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待冷却机油从机油入口进入到翅片散热器中进行风冷散热,翅片散热器通过翅片增加散热面积以达到快速散热的目的,经过翅片散热器的机油通过机油入口进入到机油仓,机油仓与冷却液仓相互交叉排列,且通过第一支撑管与第二支撑管独立连通,保证了机油仓与冷却液仓的液体不会混合,实现了防止因管道破坏导致机油、冷却液混合的现象;

17、机油通过机油仓冷却后通过机油排出管排出,实现了机油风冷和液冷同时冷却的功能,大大增强了机油冷却效果;

18、冷却液通过冷却液进入管、过滤腔室后进入冷却液仓,对机油冷却后通过冷却液排出管排出,当滤板上杂质较多时,冷却液通过量减少,此时旁通管内压力升高,在压力的作用下推动阀板往右运动,连杆向右运动,弹簧被压缩,冷却液通过回流管流入冷却液进入管,并进入冷却液仓;

19、其中通过查看连杆的漏出长度可判断滤板是否需要更换,实现了滤网堵塞时轻易察觉并更换的功能,需要更换滤板时,旋转上筒盖将其打开,把滤板取出、更换,实现了方便更换滤板的功能。



技术特征:

1.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1),所述换热箱(1)内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分隔板,并通过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箱(1)内腔分为交替式设置的机油仓(3)与冷却液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室(7)包括筒形壳体(15),所述筒形壳体(15)的上端部螺纹连接有上筒盖(16),所述筒形壳体(15)内可拆卸式设有滤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15)的相对内壁沿竖向设有滑动槽,所述滤板(17)的相对侧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滑动槽内的导向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壳体(15)处于所述滤板(17)上方的区域外壁上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旁通管(9),所述旁通管(9)的另一端连接有旁通阀组(8),所述旁通阀组(8)的出口端通过回流管(14)连接所述冷却液进入管(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组(8)包括固接于所述旁通管(9)端口上的阀管(10),所述阀管(10)的内径大于所述旁通管(9)的内径,所述阀管(10)内滑动设有阀板(11),所述阀板(11)常态下封闭所述旁通管(9)的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管(10)的另一端固接有端板,所述阀板(11)的背面固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端板延伸至外部,所述连杆(12)上还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板(11)以及所述端板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的上端部固接有冷却液排出管(18),所述冷却液排出管(18)的下端口与处于最下方的所述冷却液仓(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1)的下端部固接有机油排出管(20),所述机油排出管(20)的上端口与处于最上方的所述机油仓(3)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进入管(19)的进口端连接有翅片散热器(21),所述翅片散热器(21)上设有机油入口(22)。


技术总结
机油冷却器,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换热箱,换热箱内并列固接有若干个分隔板,并通过分隔板将换热箱内腔分为交替式设置的机油仓与冷却液仓,相邻的冷却液仓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管相连通,相邻的机油仓通过若干个第二支撑管相连通。本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散热器的冷却液通路中的滤网不易更换且滤网发生堵塞时不能轻易察觉并更换,容易造成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久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