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1633发布日期:2023-10-21 21:0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压挺杆,特别是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


背景技术:

1、液压挺杆,又称液压挺柱。在活塞发动机中,在凸轮与气门推杆之间设置液压挺杆,可自动补偿气门间隙。现有的液压挺杆一般由挺杆主体、柱塞、推杆座、柱塞弹簧、单向阀等组成。通过推杆座安装推杆,挺杆主体内侧有空腔,柱塞在空腔内活动,空腔侧壁开设进油口,通过外界液压油通过进油口进入柱塞体内,顶推柱塞和推杆座上升,自动补偿气门间隙。

2、现有的液压挺杆,由于挺杆主体内侧是空腔,非实心结构,导致空腔处的外壁抗冲击性能较低,且进油口开设在空腔侧壁上,在受外界冲击时,挺杆主体的空腔处尤其是进油口处容易发生形变,导致挺杆主体的内腔变形,即使是微小形变,也可能导致柱塞卡死、柱塞运动受阻,导致液压挺杆失效无法正常使用。

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包括挺杆主体,所述挺杆主体内具有顶部呈敞开结构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内安装有柱塞体和推杆座,推杆座安装在柱塞体顶端,挺杆主体上且位于空腔下方设有与空腔底部连通的进油通道,内筒体上部径向设有第一进油孔,柱塞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柱塞体内部设置有容纳液压油的低压腔,进油通道、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低压腔依次连通;所述内筒体与柱塞体底部间形成高压腔,柱塞体底部设有连通低压腔和高压腔的出油孔,高压腔内安装有与出油孔配合的单向阀。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挺杆主体、内筒体和柱塞体的三层结构,最外层的挺杆主体直接与内筒体接触,挺杆主体的微小形变不会直接影响柱塞体的活动,可对柱塞体起到防护作用;并且,空腔由底部进油,不在空腔的外壁上开孔,可提高空腔的整体抗压强度,从而减少外界冲击力对柱塞体的影响,提高了液压挺杆的抗冲击性能;外界液压油依次进入进油通道、第一进油孔、第二进油孔、低压腔,低压腔内液压油经出油孔、单向阀进入高压腔,高压腔内液压油压力增大,能够推动柱塞体向上运动,柱塞体带动推杆座上升,完成推杆的运动。

4、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外壁上部周向设有上层外环槽,内筒体内壁上部周向设有上层内环槽,内筒体外壁下部周向设有下层外环槽,内筒体外壁上设有多个与上层外环槽和下层外环槽连通的导油槽,内筒体底端面上设有进油槽,进油通道、进油槽、下层外环槽、导油槽、上层外环槽、第一进油孔、上层内环槽、第二进油孔依次连通。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通道进入的液压油先进入进油槽进行分流,再进入下层外环槽,由下层外环槽均匀扩散至各导油槽,继而由导油槽进入上层外环槽、第一进油孔、上层内环槽、第二进油孔。

6、优选的,所述导油槽呈十字结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由进油通道进入的液压油流向下层外环槽。

8、优选的,所述挺杆主体上部内壁上设有第一环槽,第一环槽内安装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用于与内筒体顶部接触配合以将内筒体限制在挺杆主体内。

9、通过设置第一环槽,可便于安装有第一挡圈,第一挡圈可对内筒体起到限位固定作用,避免内筒体轴向活动脱离挺杆主体。通过拆卸第一挡圈,可将内筒体取出,方便检修更换。

10、优选的,所述内筒体上部内壁上设有第二环槽,第二环槽内安装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用于与推杆座顶部接触配合以将推杆座限制在内筒体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环槽,可便于安装有第二挡圈,第二挡圈可对柱塞体起到限位作用,限制柱塞体的轴向活动范围,避免柱塞体脱离挺杆主体。通过拆卸第二挡圈,可将柱塞体和推杆座取出,方便检修更换。

12、优选的,所述柱塞体顶部设有台阶座孔,推杆座下部安装在台阶座孔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便于将推杆座安装在台阶座孔内,柱塞体上升时会带动推杆座一同上升。

14、优选的,所述进油通道远离空腔的一端位于挺杆主体侧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进油通道远离空腔的一端,即进油通道的液压油输入端位于挺杆主体侧壁上,可方便进油,并且进油通道处于空腔下方的实心部分处,抗压性能好,提高挺杆主体的抗冲击性能。

16、优选的,所述挺杆主体底部安装有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轴、滚针轴承和滚动轮,滚轮轴与挺杆主体固定连接,滚动轮通过滚针轴承转动安装在滚轮轴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滚动轮直接与凸轮接触,通过滚针轴承的滚针的滚动代替挺杆主体与凸轮的滑动摩擦,减少磨损。

18、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挺杆主体、内筒体和柱塞体的三层结构,最外层的挺杆主体直接与内筒体接触,挺杆主体的微小形变不会直接影响柱塞体的活动,可对柱塞体起到防护作用;并且,空腔由进油通道进油,不在空腔的外壁上开孔,可提高挺杆主体的空腔处的整体抗压强度,从而减少外界冲击力对柱塞体的影响,提高了液压挺杆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包括挺杆主体(1),所述挺杆主体(1)内具有顶部呈敞开结构的空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内安装有内筒体(2),所述内筒体(2)内安装有柱塞体(3)和推杆座(4),推杆座(4)安装在柱塞体(3)顶端,挺杆主体(1)上且位于空腔(11)下方设有与空腔(11)底部连通的进油通道(12),内筒体(2)上部径向设有第一进油孔(21),柱塞体(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34),柱塞体(3)内部设置有低压腔(31),进油通道(12)、第一进油孔(21)、第二进油孔(34)、低压腔(31)依次连通;所述内筒体(2)与柱塞体(3)底部间形成高压腔(23),柱塞体(3)底部设有连通低压腔(31)和高压腔(23)的出油孔(32),高压腔(23)内安装有与出油孔(32)配合的单向阀(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外壁上部周向设有上层外环槽(24),内筒体(2)内壁上部周向设有上层内环槽(25),内筒体(2)外壁下部周向设有下层外环槽(26),内筒体(2)外壁上设有多个与上层外环槽(24)和下层外环槽(26)连通的导油槽(27),内筒体(2)底端面上设有进油槽(28),进油通道(12)、进油槽(28)、下层外环槽(26)、导油槽(27)、上层外环槽(24)、第一进油孔(21)、上层内环槽(25)、第二进油孔(34)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槽(27)呈十字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主体(1)上部内壁上设有第一环槽(13),第一环槽(13)内安装有第一挡圈(6),第一挡圈(6)用于与内筒体(2)顶部接触配合以将内筒体(2)限制在挺杆主体(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上部内壁上设有第二环槽(22),第二环槽(22)内安装有第二挡圈(7),第二挡圈(7)用于与推杆座(4)顶部接触配合以将推杆座(4)限制在内筒体(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体(3)顶部设有台阶座孔(33),推杆座(4)下部安装在台阶座孔(33)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12)远离空腔(11)的一端位于挺杆主体(1)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的液压挺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杆主体(1)底部安装有滚轮组件(8),所述滚轮组件(8)包括滚轮轴(81)、滚针轴承(82)和滚动轮(83),滚轮轴(81)与挺杆主体(1)固定连接,滚动轮(83)通过滚针轴承(82)转动安装在滚轮轴(81)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冲击的液压挺杆,涉及液压挺杆领域,包括挺杆主体,挺杆主体内具有空腔,空腔内安装有内筒体,内筒体内安装有柱塞体和推杆座,挺杆主体上设有与空腔底部连通的进油通道,内筒体上部径向设有第一进油孔,柱塞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柱塞体内部设置有低压腔,内筒体与柱塞体底部间形成高压腔,柱塞体底部设有连通低压腔和高压腔的出油孔,高压腔内安装有与出油孔配合的单向阀。挺杆主体的微小形变不会直接影响柱塞体的活动,可对柱塞体起到防护作用;并且不在空腔的外壁上开孔,可提高挺杆主体的空腔处的整体抗压强度,从而减少外界冲击力对柱塞体的影响,提高了液压挺杆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海,苏杰,李浩,赵树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邯郸市泰普特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