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3801发布日期:2023-11-30 00:2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风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


背景技术:

1、目前,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提升,风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提高,并且体重也增加,同时在高空中灯筒容易被风力不间断的向下挤压,容易使旋转平台向下凹陷,容易造成风电塔的使用寿命降低,以及增加维护成本,并且现有灯塔筒旋转角度不足三百六十度,使灯塔光照具有光照盲区,具体的风电塔筒如下专利方案。

2、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409216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包括;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导轨组件及驱动总成。导轨组件固定在塔筒内壁上,并沿塔筒内壁环绕设置,平台主体坐落在导轨组件上,驱动总成与平台主体固定,并且驱动总成中的直齿轮与导轨组件中的内齿圈相互啮合,当工作人员转动驱动总成中的摇柄时,可使直齿轮与内齿圈相啮合,通过啮合传动,能够使驱动总成带动平台主体沿着导轨组件转动,从而可使工作人员实现对塔筒一整圈法兰螺栓的紧固及检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在实现对塔筒法兰螺栓紧固及检修功能的同时,降低了平台的制作成本,并且重量轻,安装简单方便。

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上述封端塔筒的描述中得知,该风电塔筒的旋转平台旋转角度不足三百六十度,并且,如果风力不断向旋转平台向下冲击,容易对旋转平台造成金属变形向下凹陷,所述该风电塔筒实用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风电塔筒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光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塔筒,所述塔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直杆,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通过旋转移动机构连接有锯齿板,所述圆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塔体,所述t型直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凹型槽一和凹型槽二。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凹型槽一的一侧开设在圆形板的一侧,所述凹型槽二的一侧开设在塔体的内壁。

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当塔筒需要旋转时,工作人员先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连接杆开始旋转,进而带动塔筒旋转,为了避免塔筒发生前后倾斜,通过其底部的t型直杆,在圆形板和塔体内壁的凹型槽一和凹型槽二移动即可,并且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为了减缓风力冲击圆形板向下凹陷,通过旋转移动机构即可。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柱,所述圆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锯齿槽,所述锯齿槽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锯齿板,所述锯齿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n型板,所述n型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塔体的内壁,所述锯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板,所述直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塔体的内壁。

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为了能够稳定圆形板的位置,通过锯齿板底部的弹簧向下拉动的同时,通过带动齿轮旋转,进而使支撑柱向上移动,同时也减缓风力冲击的力度,如果风力冲击的力度过大,通过弹簧的弹性原理可以达到缓解圆形板下降的速度以及下降的距离。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一,所述转动轴一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长型槽,所述长型槽的一侧开设在支撑柱的一侧。

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为了防止支撑柱脱离塔体内壁中心位置,通过转动轴一和支撑柱一侧的长型槽即可,无需人工矫正。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塔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二,所述转动轴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两个所述限位环的一侧卡接在齿轮的一侧,所述齿轮的一侧贯穿连接在转动轴二的一端。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为了防止因风力冲击产生的震动,使齿轮发生左右偏移,通过两个限位环使齿轮只能在转动轴二的一端限位在中心处位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风电塔筒通过旋转移动机构和圆形板解决了风电塔筒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当塔筒需要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启动电机,使塔筒可以旋转三百六十度,并且,通过旋转移动机构缓解圆形板被风力冲击的力度,延长风电塔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成本,增机其风电塔筒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所述电机(1)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光轴(2),所述光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远离所述光轴(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塔筒(4),所述塔筒(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直杆(5),所述电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板(8),所述圆形板(8)通过旋转移动机构连接有锯齿板(14),所述圆形板(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塔体(12),所述t型直杆(5)的一侧滑动连接有凹型槽一(6)和凹型槽二(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一(6)的一侧开设在圆形板(8)的一侧,所述凹型槽二(7)的一侧开设在塔体(1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柱(9),所述圆形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的一侧开设有锯齿槽(13),所述锯齿槽(13)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齿轮(16),所述齿轮(16)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锯齿板(14),所述锯齿板(1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n型板(15),所述n型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塔体(12)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板(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直板(19),所述直板(1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20),所述弹簧(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塔体(1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一(11),所述转动轴一(11)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长型槽(10),所述长型槽(10)的一侧开设在支撑柱(9)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轴二(17),所述转动轴二(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环(18),两个所述限位环(18)的一侧卡接在齿轮(16)的一侧,所述齿轮(16)的一侧贯穿连接在转动轴二(17)的一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塔筒内壁旋转平台,涉及风电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光轴,所述光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光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塔筒,所述塔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直杆,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通过旋转移动机构连接有锯齿板,所述圆形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塔体。本技术,风电塔筒通过旋转移动机构和圆形板解决了风电塔筒实用性不高的问题,当塔筒需要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启动电机,使塔筒可以旋转三百六十度,并且,通过旋转移动机构缓解圆形板被风力冲击的力度,延长风电塔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成本,增机其风电塔筒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功,刘军,陈云,姚凯,周二雷,张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水四局(吐鲁番)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