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78929发布日期:2024-06-03 12:1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学工业,具体为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1、石油化工是近代发达国家的重要基干工业,是以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点,生产出一系列中间体,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料、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其中在石化工业生产中发动机是重要关键设备,气体发动机是对气体进行压缩,产生气体压缩能的设备。对气体进行压缩的目的是输送气体或者为化学反应创造必要的条件,大部分石化装置都有气体发动机,因此,气体发动机作为石化技术装备的“心脏”,对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发动机输送介质为石油混合气体、天然气、氮气、氢气、氧气、氯气、甲烷、乙烯、丙烯、氨气、二氧化氮等,其中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在石化工业生产用较为常见,其不仅压缩效率较高,而且适应性强。

2、目前的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由于实际生产中的系统误差,安装好以后的发动机的实际余隙容积往往和当初设计的余隙容积有出入,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工况发生变化,比如发动机的进气量有变化,或者发动机的排气量有变化,这时候发动机气缸与活塞的余隙容积都需要改变。当实际余隙容积和设计余隙容积出入特别大时,就需要重新安装活塞,但是活塞的质量一般较大安装的时候特别不方便,工作人员一一对活塞进行重新安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使得工作人员在对气缸余隙调节过程中较为麻烦,不方便根据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气缸的余隙进行调节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包括往复发动机缸体,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本体,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顶部固定有调节箱,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气缸内壁顶部设置有余隙调节板,所述余隙调节板的顶部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部贯穿至调节箱的内部并与调节箱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上方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旋转套管,且调节螺杆与第一旋转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箱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调节箱内壁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联动结构,所述调节箱顶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电机,且调节箱的上方且位于第一电机的后方设置有显示结构。

3、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杆贯穿往复发动机缸体并与往复发动机缸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余隙调节板与往复发动机缸体气缸内壁的表面相贴合并与气缸的内壁滑动连接。

4、优选的,所述余隙调节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贯穿至调节箱的内部,且限位杆分别与往复发动机缸体以及调节箱之间滑动连接。

5、优选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活动卡板、螺纹杆、第二电机和卡槽,所述活动卡板滑动连接在调节箱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在调节箱内部的左右两侧,且螺纹杆贯穿活动卡板并与活动卡板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前后两侧的螺纹方向呈相反设置,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调节箱正面的左右两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调节箱的内部并与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开设在活动卡板相向一侧的表面。

6、优选的,所述调节箱内壁左右两侧的下方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卡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块,且导向块位于导向槽的内部并与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卡槽的位置与第一旋转套管的所在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槽的内壁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卡槽内壁的表面粘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的材质为橡胶。

8、优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时规皮带轮、时规皮带、单槽皮带轮和连接皮带,所述时规皮带轮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时规皮带轮的位置与下方的第一旋转套管位置相对应,所述时规皮带轮底部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贯穿安装板并与第一旋转套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时规皮带套设在时规皮带轮的表面,且时规皮带与时规皮带轮之间相啮合,所述单槽皮带轮栓接在最左侧时规皮带轮的顶部,所述连接皮带套设在单槽皮带轮的表面,且前后两侧的单槽皮带轮通过连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调节箱的内部并与前侧的单槽皮带轮顶部栓接。

9、优选的,所述显示结构包括第二旋转套管、升降螺杆、指针和刻度板,所述第二旋转套管固定在后侧的单槽皮带轮顶部,且第二旋转套管的顶端贯穿调节箱并延伸至调节箱的上方,所述升降螺杆贯穿设置在第二旋转套管的上方,且升降螺杆与第二旋转套管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指针固定在升降螺杆的顶端,所述刻度板固定在调节箱的顶部且位于指针的右侧。

10、优选的,所述第二旋转套管的长度以及其内壁长度均与第一旋转套管相同,所述升降螺杆的长度以及螺距也与调节螺杆相同。

11、优选的,所述刻度板左侧表面的上方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指针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呈l型设置,且限位架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并与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无需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打开便可以对气缸内余隙进行调节工作,该机构可以同时对多个气缸内的余隙进行调节,有效提高了余隙调节效率,而且该结构在调节完成后,还可以进行锁紧处理,防止发动机在工作时余隙调节位置发生变化,在进行调节过程中,位于外界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观察到发动机气缸内余隙调节移动的距离,以便工作人员准确进行调节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包括往复发动机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1)的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本体(2),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1)的顶部固定有调节箱(3),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1)的气缸内壁顶部设置有余隙调节板(4),所述余隙调节板(4)的顶部固定有调节螺杆(5),所述调节螺杆(5)的顶部贯穿至调节箱(3)的内部并与调节箱(3)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5)上方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旋转套管(6),且调节螺杆(5)与第一旋转套管(6)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调节箱(3)下方的两侧均设置有锁紧结构(7),所述调节箱(3)内壁的上方固定有安装板(8),且安装板(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联动结构(9),所述调节箱(3)顶部的左侧固定有第一电机(10),且调节箱(3)的上方且位于第一电机(10)的后方设置有显示结构(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5)贯穿往复发动机缸体(1)并与往复发动机缸体(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余隙调节板(4)与往复发动机缸体(1)气缸内壁的表面相贴合并与气缸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隙调节板(4)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限位杆(12),所述限位杆(12)的顶端贯穿至调节箱(3)的内部,且限位杆(12)分别与往复发动机缸体(1)以及调节箱(3)之间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7)包括活动卡板(71)、螺纹杆(72)、第二电机(73)和卡槽(74),所述活动卡板(71)滑动连接在调节箱(3)内壁的前后两侧,所述螺纹杆(72)转动连接在调节箱(3)内部的左右两侧,且螺纹杆(72)贯穿活动卡板(71)并与活动卡板(71)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72)表面前后两侧的螺纹方向呈相反设置,所述第二电机(73)固定在调节箱(3)正面的左右两侧,且第二电机(73)的输出轴贯穿至调节箱(3)的内部并与螺纹杆(72)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槽(74)开设在活动卡板(71)相向一侧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3)内壁左右两侧的下方均开设有导向槽(13),所述活动卡板(7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导向块(14),且导向块(14)位于导向槽(13)的内部并与导向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4)的位置与第一旋转套管(6)的所在位置相互对应,且卡槽(74)的内壁呈半圆弧形设置,所述卡槽(74)内壁的表面粘接有防滑垫(15),且防滑垫(15)的材质为橡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9)包括时规皮带轮(91)、时规皮带(92)、单槽皮带轮(93)和连接皮带(94),所述时规皮带轮(91)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它们转动连接在安装板(8)顶部的前后两侧,所述时规皮带轮(91)的位置与下方的第一旋转套管(6)位置相对应,所述时规皮带轮(91)底部固定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贯穿安装板(8)并与第一旋转套管(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时规皮带(92)套设在时规皮带轮(91)的表面,且时规皮带(92)与时规皮带轮(91)之间相啮合,所述单槽皮带轮(93)栓接在最左侧时规皮带轮(91)的顶部,所述连接皮带(94)套设在单槽皮带轮(93)的表面,且前后两侧的单槽皮带轮(93)通过连接皮带(9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贯穿至调节箱(3)的内部并与前侧的单槽皮带轮(93)顶部栓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11)包括第二旋转套管(111)、升降螺杆(112)、指针(113)和刻度板(114),所述第二旋转套管(111)固定在后侧的单槽皮带轮(93)顶部,且第二旋转套管(111)的顶端贯穿调节箱(3)并延伸至调节箱(3)的上方,所述升降螺杆(112)贯穿设置在第二旋转套管(111)的上方,且升降螺杆(112)与第二旋转套管(111)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指针(113)固定在升降螺杆(112)的顶端,所述刻度板(114)固定在调节箱(3)的顶部且位于指针(113)的右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套管(111)的长度以及其内壁长度均与第一旋转套管(6)相同,所述升降螺杆(112)的长度以及螺距也与调节螺杆(5)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板(114)左侧表面的上方开设有限位槽(16),所述指针(113)的顶部固定有限位架(17),所述限位架(17)呈l型设置,且限位架(17)的一侧延伸至限位槽(16)的内部并与限位槽(16)的内壁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石油化学工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用气缸余隙调节机构,包括往复发动机缸体,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本体,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顶部固定有调节箱,所述往复发动机缸体的气缸内壁顶部设置有余隙调节板;本技术无需工作人员将发动机打开便可以对气缸内余隙进行调节工作,该机构可以同时对多个气缸内的余隙进行调节,有效提高了余隙调节效率,而且该结构在调节完成后,还可以进行锁紧处理,防止发动机在工作时余隙调节位置发生变化,在进行调节过程中,位于外界的工作人员还可以观察到发动机气缸内余隙调节移动的距离,以便工作人员准确进行调节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钱桂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川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4
技术公布日:2024/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