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

文档序号:38044792发布日期:2024-05-20 11:1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


背景技术:

1、我国海岸线漫长,港湾和岛屿众多,我国已成为水产养殖大国,近些年,近岸滩涂和港湾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藻类植物泛滥成灾,水质下降,为保障水产的健康养殖,开发近海开放型海域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已成为海水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近海开放型海域养殖生产的过程中,研究新型养殖设施和解决管理安全问题存在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现行的海洋牧场大多都是用海水养殖网箱进行养殖,现代化的养殖网箱拥有高自动化和高智能化的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都需要电,在海上使用电缆或电池供电难度大,不稳定因素太多,最好的发电方式就是“自供”,现有的自供式网箱是用太阳能板和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等发电装置,水平轴风力发电机能随风向改变而转动,利用风能进行发电,但是,现在的自供式网箱对风能利用率较低,该设计对现有的自供式网箱进行研究后,对其进行创新改造,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当风力作用于导流板时,通过底板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会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给配套设备使用,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2、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包括桁架,所述桁架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滚筒风能转换装置;

3、所述滚筒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

4、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形状呈圆弧状,多个所述导流板呈圆周等距设在底板的顶部。

5、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圈,所述导流板的顶部与顶圈的底部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棚。

7、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棚包括多个支架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架的顶部。

8、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浮筒,所述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9、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的形状呈六边形,所述浮筒的高度大于桁架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浮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浮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

11、进一步地,所述桁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

12、进一步地,所述桁架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与桁架之间呈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网箱。

13、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通过滚筒风能转换装置的设置,在固定架上增设多个滚筒风能转换装置,底板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承受气流作用力的导流板,当风力作用于导流板时,通过底板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会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给配套设备使用,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15、2、该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通过内筒、连接板和顶圈的设置,内筒为转筒,当风力作用于导流板时,内筒开设转动从而带动转轴旋转,而通过连接板可将顶圈固定在内筒上,而导流板的顶部与顶圈的底部固定,进而保证了导流板的稳固性,避免导流板出现断裂和形变。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包括桁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滚筒风能转换装置(7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703)的形状呈圆弧状,多个所述导流板(703)呈圆周等距设在底板(70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02)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内筒(704),所述内筒(704)外表面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705),所述连接板(70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顶圈(706),所述导流板(703)的顶部与顶圈(706)的底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00),所述固定架(2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棚(3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棚(300)包括多个支架和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支架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的外侧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浮筒(400),所述浮筒(4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5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的形状呈六边形,所述浮筒(400)的高度大于桁架(100)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浮筒(40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轴风力发电机(5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多个波浪能发电装置(6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00)内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柱(800),所述中心柱(800)与桁架(100)之间呈圆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网箱(9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网箱多能互补自供能装置,包括桁架,所述桁架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滚筒风能转换装置,所述滚筒风能转换装置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与发电机的转子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倾斜设置,所述导流板的形状呈圆弧状,多个所述导流板呈圆周等距设在底板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内筒,所述内筒外表面的顶部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板。本技术中当风力作用于导流板时,通过底板带动转轴旋转,旋转的转轴会带动发电机转子旋转,从而产生电能,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给配套设备使用,提高了风能的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毛鸿飞,陈凯琳,李芷莹,陈安旭,应炜,占子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海洋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928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