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体、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23179发布日期:2024-05-11 00:02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缸体、发动机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缸体、发动机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缸体水套与气缸盖水套之间设置有连接通道,缸体水套中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连接通道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从而可以对气缸盖处冷却降温。但是,冷却液在经过缸体水套冷却后温度已经较高,再对气缸盖冷却时,对于气缸盖的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缸体,该缸体可以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发动机。

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缸体,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进液口,所述缸体包括:多个缸筒;缸体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包括:缸筒水套和副水套,所述缸筒水套和所述副水套分别与所述进液口连接,所述缸筒水套设置于多个所述缸筒处,所述副水套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缸体,通过设置有副水套,冷却液可以通过副水套直接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这样冷却液可以独立流过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液无需通过缸筒水套后再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副水套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远离多个所述缸筒的一侧。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缸体还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多个所述第一节流件在所述副水套上间隔设置。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缸体还包括:第二节流件,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的两端,所述缸筒水套包括:进气侧水套和排气侧水套,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相连通,且所述进气侧水套与所述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位于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缸体设置有气缸盖安装面,所述气缸盖安装面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第二节流件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第二节流件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所述气缸盖安装面的方向上,所述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位于相邻两个缸筒之间的所述缸筒水套限定出缸间水套,所述缸间水套内形成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连通所述进气侧水套和所述排气侧水套。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冷却通道包括:第一冷却通道和第二冷却通道,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均倾斜设置。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冷却通道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连接处邻近所述缸筒的顶部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缸筒水套在相邻两个缸筒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设置。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包括:以上所述的缸体。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发动机还包括:缸垫,所述缸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副水套相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发动机。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缸体(1),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进液口(1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套(22)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21)远离多个所述缸筒(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节流件(40),多个所述第一节流件(40)在所述副水套(22)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节流件(30),所述第二节流件(30)设置于所述缸筒水套(21)的两端,所述缸筒水套(21)包括:进气侧水套(27)和排气侧水套(28),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相连通,且所述进气侧水套(27)与所述进液口(12)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件(30)位于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设置有气缸盖安装面(13),所述气缸盖安装面(13)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14),所述第二节流件(30)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孔(14)之间,所述第二节流件(30)设置有开槽,在远离所述气缸盖安装面(13)的方向上,所述开槽的横截面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位于相邻两个缸筒(11)之间的所述缸筒水套(21)限定出缸间水套(23),所述缸间水套(23)内形成有冷却通道(24),所述冷却通道(24)连通所述进气侧水套(27)和所述排气侧水套(2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24)包括:第一冷却通道(25)和第二冷却通道(26),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和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均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通道(25)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26)的连接处邻近所述缸筒(11)的顶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水套(21)在相邻两个缸筒(11)的连接处向内凹陷设置。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缸体(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缸垫,所述缸垫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液口,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副水套(22)相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出液口均与所述气缸盖水套相连通。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缸体、发动机和车辆,缸体上设置有进液口,缸体包括:多个缸筒;缸体水套,缸体水套包括:缸筒水套和副水套,缸筒水套和副水套分别与进液口连接,缸筒水套设置于多个缸筒处,副水套与气缸盖水套相连通。通过设置有副水套,冷却液可以通过副水套直接进入到气缸盖水套中,这样冷却液可以独立流过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冷却液无需通过缸筒水套后再通入到气缸盖水套中,实现缸筒水套和气缸盖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的分配,提升缸体和气缸盖的冷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王少辉,苏亚,潘德新,陆国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26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