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03407发布日期:2024-06-21 20:49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管路布置,具体涉及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1、发动机曲通系统一般布置有外置油气分离器,其上设置有进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和安装支架。这个油气分离器一般设计为通用型的以便适配不同的布置的发动机,所以要求油气分离器的进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支架布置位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

2、现有技术中,通用型油气分离器具有一个分体式壳体,该壳体分为上壳体与下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侧壁上分别设置两组安装孔,拼接壳体时,可根据油气分离器两个接头的方向,相对于下壳体旋转上壳体,上下两组安装孔对齐后,通过螺纹紧固件将上下两壳体固定在一起。现有的这种管体接头紧固密封模块虽然能够实现两壳体的多角度拼接,然而其可旋转自由度受到安装孔位置的限制,只能够在固定的几个角度进行调整,对不同发动机布置位置的适应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

2、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包括用于装配所述管体接头的壳体,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紧固支架和密封组件,所述紧固支架位于壳体外侧,且密封组件位于壳体内侧,所述紧固支架用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在一起。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紧固支架包括半包围地设于壳体外侧的紧固件、对向设于紧固件两侧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以及用于锁定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的定位部件,使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述紧固件的两端之间形成开口,通过定位部件将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的位置锁定,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能够为紧固件的两个端部提供相向的夹持力,从而通过紧固件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固定在一起,并使两壳体端部紧密抵接,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旋转任意角度,均可以上述方式将两个壳体相互固定。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紧固件包括套设于壳体外侧的限位箍,所述限位箍上部向内突起形成若干个上限位块,且限位箍下部向内突起形成若干个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之间形成用于连接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装配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限位块与下限位块相互交错。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壳体底端外周设有第一卡接部件,所述下壳体顶端外周设有第二卡接部件,所述第一卡接部件和第二卡接部件嵌入装配槽后卡接在一起。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定位部件是设于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的锁合结构,所述锁合结构包括固设于第一夹持臂上的拉杆和固设于拉杆末端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有可嵌入拉杆的卡槽,所述拉杆嵌入卡槽时,第一凸块紧贴第二夹持臂的内壁。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拉杆上固设有第二凸块,所述拉杆嵌入卡槽时,第二凸块紧贴第二夹持臂的外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定位部件是分别贯穿设置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内侧的两个限位嵌件,所述限位嵌件用于将两个夹持臂固定在同一安装面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卡合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密封板以及设于密封板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两个密封圈。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相抵的两个端部形状均为旋转对称图形。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定位部件将两夹持臂的位置锁定,使两夹持臂为紧固件的两端提供相向的夹持力,将两壳体固定在一起,并使两壳体端部紧密抵接,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旋转任意角度,均可实现两个壳体的相互固定,进而使上管接头和下管接头以及紧固支架之间的夹角在圆周方向上是任意的,并且实现壳体内腔的密封,提高了管接头布置自由度;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限位箍上设置相互交错的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使得紧固支架的紧固件能够将上下两壳体紧密的咬合在一起,拉杆嵌入卡槽时,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分别与第二夹持臂的内壁和外壁紧贴,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连接更为牢靠;

16、3)本实用新型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密封组件,通过下壳体的限位槽配合上壳体的压持筋对密封板的定位筋进行固定,从而将密封组件固定在壳体内部,同时利用密封板上的两道密封圈分别对上壳体及下壳体与壳体卡接位置进行密封,避免气体泄漏。



技术特征:

1.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包括用于装配所述管体接头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有紧固支架(3)和密封组件(4),所述紧固支架(3)位于壳体外侧,且密封组件(4)位于壳体内侧,所述紧固支架(3)用于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2)卡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支架(3)包括半包围地设于壳体外侧的紧固件(31)、对向设于紧固件(31)两侧的第一夹持臂(32)和第二夹持臂(33),以及用于锁定第一夹持臂(32)和第二夹持臂(33)的定位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31)包括套设于壳体外侧的限位箍(311),所述限位箍(311)上部向内突起形成若干个上限位块(312),且限位箍(311)下部向内突起形成若干个下限位块(313),所述上限位块(312)与下限位块(313)之间形成用于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的装配槽(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块(312)与下限位块(313)相互交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底端外周设有第一卡接部件(5),所述下壳体(2)顶端外周设有第二卡接部件(6),所述第一卡接部件(5)和第二卡接部件(6)嵌入装配槽(314)后卡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是设于第一夹持臂(32)与第二夹持臂(33)之间的锁合结构(34),所述锁合结构(34)包括固设于第一夹持臂(32)上的拉杆(341)和固设于拉杆(341)末端的第一凸块(342),所述第二夹持臂(33)上设有可嵌入拉杆(341)的卡槽(35),所述拉杆(341)嵌入卡槽(35)时,第一凸块(342)紧贴第二夹持臂(33)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341)上固设有第二凸块(343),所述拉杆(341)嵌入卡槽(35)时,第二凸块(343)紧贴第二夹持臂(33)的外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是分别贯穿设置在第一夹持臂(32)和第二夹持臂(33)内侧的两个限位嵌件(36),所述限位嵌件(36)用于将两个夹持臂(32,33)固定在同一安装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4)包括卡合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密封板(41)以及设于密封板(41)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两个密封圈(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相抵的两个端部形状均为旋转对称图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体接头紧固与密封的集成模块,属于曲轴箱通风系统的管路布置技术领域,包括用于装配所述管体接头的壳体,所述壳体分为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紧固支架和密封组件,所述紧固支架位于壳体外侧,且密封组件位于壳体内侧,所述紧固支架用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卡接在一起。本技术通过设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密封组件对壳体连接处进行密封,通过紧固支架使上壳体与下壳体相互卡合,连接壳体前,可以将上壳体相对于下壳体旋转任意角度,以调整上下两个接头的角度,连接壳体时也可任意调整紧固支架的角度,提高了管接头布置自由度。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杰,张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恒信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16
技术公布日:2024/6/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