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31651发布日期:2024-06-14 11:0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散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属于机油冷却器


背景技术:

1、机油冷却器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于对机油进行冷却,机油中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胶质、杂质、水分和添加剂,为了减小发动机中相对运动机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减轻零件的磨损,机油被不断输送到各运动机件的摩擦表面,形成润滑油膜,进行润滑,同时,机油冷却器需要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不能因为外界的温度和杂质导致冷却器内部的温度过高,失去冷却的效果,导致机油不能够及时冷却;

2、其中申请号为“cn202222938693.1”所公开的“一种高效散热式机油冷却器”也是日益成熟的技术,其提出“但是该结构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冷却器中通过一端通冷却液另一端通入机油进行平行排列,利用机芯之间连接的铝片进行导热,使得冷却液与机油的接触面较低,且热能的传导需要一定的过程,从而导致冷却液吸收的热能较少,从而导致散热效率较低,因此,现提出一种高效散热式机油冷却器”的问题,有益效果为“通过盘管与连接管以及弧形管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使机油停留在冷却管中的时间更长,提高冷却液对机油内热量的吸收时间,且由于盘管内冷却液流速较大,且流量高,从而能够快速对机油内的热量快速吸收,并带走,从而提高机油的冷却效率,从而达到高效散热”,在经过进一步检索,其中申请号为“cn201620769815.0”所公开的“一种快速散热的机油冷却器”,其“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速度快和机油冷却效率高的特点;进油管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使得控制器可根据机油温度智能调节水泵速度,有利于机油的快速冷却;机油管设置在吸热管内,且设置有散热片,并且机油管内机油流向与吸热管内液体流向相反,提高了机油冷却的效率;散热管截面呈“d”状,且散热管呈弧状的一侧远离吸热管,增大了散热管与空气接触面积,有利于快速散热”;

3、但是上述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

4、其仅设置水箱和水泵来使得水源循环对机油进行降温,但是水箱的内部未设置对循环使用的水进行降温的结构,不便于提升水循环冷却的效果,进而降低了对机油的冷却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未对蓄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冷却,不利于提升水循环冷却的效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包括机油冷却器壳体、搅拌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内侧连接有机油流通管,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正面卡合连接有密封门;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储水箱、副锥齿轮和搅拌杆,所述储水箱设置在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底端内侧,所述储水箱的顶端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传动轴连接有主锥齿轮,所述副锥齿轮与所述主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副锥齿轮的内侧连接有支杆,所述搅拌杆设置在所述支杆的底端,所述搅拌杆的表面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支块、水泵、出水管和冷凝器,所述支块设置在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顶端内侧,所述支块的底端连接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套设在所述机油流通管的外侧,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底端内侧,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管的底端,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一侧的内壁。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与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另一侧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搅拌杆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储水箱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水箱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耐磨环,所述耐磨环的内侧与所述搅拌杆的表面相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另一侧的内壁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杆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板的底端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箱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的表面相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内侧与所述进水管的表面相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连接有防尘网。

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通过耐磨环减轻了搅拌杆的磨损,通过主锥齿轮和副锥齿轮便于带动搅拌杆转动,便于带动若干个搅拌叶片转动,即便于对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对其进行物理搅拌,有助于防止冷却水升温,通过冷却管便于蓄入冷却液便于对机油流通管内部的机油进行降温,通过冷凝器便于对流经进水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以提升对机油流通管内部机油的冷却效率,且通过冷凝器的冷却效果有效对冷却液进行降温,有效防止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液出现升温的情况,并且冷却液为循环往复流通,有效减少局部快速升温的情况,因此无需在储水箱表面开设孔洞用于冷却液的散热,通过机油冷却器壳体顶端的防尘网减少灰尘进入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内部,且通过上方的防尘网位置也便于对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内部进行通风散热。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2)的一侧与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1)另一侧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搅拌杆(26)的底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储水箱(21)的底端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21)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有耐磨环(28),所述耐磨环(28)的内侧与所述搅拌杆(26)的表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1)另一侧的内壁连接有支板(29),所述支杆(25)的顶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板(29)的底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4)的一端和所述出水管(36)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箱(21)的一侧相连接,所述进水管(35)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管(32)的表面相连接,所述冷凝器(37)的内侧与所述进水管(35)的表面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2)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冷却器壳体(1)的顶端连接有两个固定框(39),所述固定框(39)的内侧连接有防尘网(310)。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冷却器的新型散热结构,涉及机油冷却器技术领域,包括机油冷却器壳体、搅拌组件和冷却组件;机油冷却器壳体的内侧连接有机油流通管,机油冷却器壳体的正面卡合连接有密封门;搅拌组件包括储水箱、副锥齿轮和搅拌杆;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耐磨环减轻了搅拌杆的磨损,通过主锥齿轮和副锥齿轮便于带动搅拌杆转动,便于带动若干个搅拌叶片转动,即便于对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水进行搅拌,对其进行物理搅拌,有助于防止冷却水升温,通过冷却管便于蓄入冷却液便于对机油流通管内部的机油进行降温,通过冷凝器便于对流经进水管内部的冷却液进行冷却,以提升对机油流通管内部机油的冷却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齐高将,卜亚猛,卜亚秋,卜利娟,李涛,杜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山宏捷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24
技术公布日:2024/6/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