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特别是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装置。该装置以“狭管效应”为设计理论,通过采用锥管状风筒放大自然风速,并结合挡风门的动态调节机制,将不稳定的自然风速和风向转化为稳定可控的工作风速,从而实现持续高效的电能输出。相较于现有的风电机,本发明的锥管式风电塔具有结构简单、风能利用率高、输出稳定、并网安全等优势,同时对材料要求较低,建造、安装、维护费用也更为经济。此外,本发明无需考虑风载、制动、偏航、变桨、塔架等传统风电机存在的问题。
背景技术:
0、技术背景
1、目前,现有的风力发电装置主要以螺旋桨式风机为主,其核心工作原理是依靠自然风速带动桨叶转动以产生电能。然而,这种风力发电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和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受风面小:螺旋桨式风机主要依赖自然风速进行工作,其桨叶受风面积有限。由于自然风速是主动的,而风电机桨叶的转动是被动的,因此自然风速的变化主要影响桨叶遮挡的部分,对于未遮挡部分的空气流动没有影响。此外,桨叶实体的受风面积相对较小,这限制了风能的捕获效率。
3、经济效益低:现有风电机存在装机容量大但发电量低的问题。风小不发电,风大又并不了网。
4、造价高,故障多:为了增加风能捕获量,现有风电机往往采用高塔架和大风轮设计。然而,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还容易导致叶片、变速箱、轴承和控制系统等部件出现问题。此外,高塔架也增加了气象灾害的风险,使得建造、安装和维护费用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1、
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风力发电装置的局限性,通过利用狭管效应及流体力学理论,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清洁能源发电装置。该装置不仅是对现有“三叶一杆”风电机技术的替代,更有望为解决人类能源供给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3、本发明通过设计独特的环形阵列锥管状风筒和挡风门,实现了对自然风速的主动调节,从而确保风轮在最佳的工作风速下稳定转动,输出更为稳定的电能,有效保证并网的安全性。
4、相较于传统风力发电装置,本发明具有低投入、高产出、低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同时建造安装、维护费用低,气象灾害的发生率低。此外,本发明还具备广泛的适应性,能够在多种地理环境中稳定运营。
5、本发明的另一重要优势在于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仅不会伤害鸟类,而且风轮、发电机等布局都安装在建筑物内部,雨雹冰雪等恶劣天气对其的影响较小,能够抵抗各种恶劣气候的考验。
6、本发明的实施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7、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主要由底板1、挡风墙2、挡风门3、风轮4、风筒进风口5、风筒出风口6、挡风门门轴7、上盖8等部件组成。锥管状风筒的设计是通过挡风墙2、底板1和上盖8合围而成的一头大一头小的筒体,经环形阵列后,能够放大自然风速并引导风向。这种设计以模拟“狭管效应”为理论基础,实现对自然风速的放大。环形阵列的锥管状风筒可以适应任意自然风向,确保以相同的角度作用于风轮4上,推动风轮4旋转。
8、锥管式风筒的制造材料可选用普通建筑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砖混、钢混结构等,降低了制造成本。挡风门3的设计则能够根据自然风速的实时变化情况,进行启闭操作,以调节风筒进风口和出风口截面积的比例,从而获得稳定的工作风速,确保电能的稳定输出。挡风门3可采用电动门、气动门、卷帘门或百叶窗等多种形式实现。
9、此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陆地和水面,还可方便地安装在车船和房顶上,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范围。
1.一种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筒、挡风门、风轮和发电机;其中,风筒具有锥管状结构,用于通过狭管效应原理放大自然风速;挡风门设置于风筒的进风口处,用于根据自然风速的大小调节风筒进风口的截面积,以稳定工作风速;风轮设置于风筒的出风口处,用于在稳定的工作风速作用下旋转发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该风电塔能够主动调节和控制自然风速,将其转化或引导为稳定可用的工作风速,突破了传统风电机被动利用自然风速的局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风筒的截面积从进风口到出风口逐渐减小,利用伯努利方程原理实现风速的放大;挡风门根据流体连续性方程适时调节开启角度,以维持工作风速的稳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通过环形阵列多个风筒,能够全方位地引导和调节自然风,确保任意风向的风都能以相同的角度作用于风轮,推动风轮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挡风门的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其关键在于能够改变风筒的截面积,从而调节风筒进出口的压缩比,以适应不同风速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挡风门的开度可根据自然风速的变化进行调节,确保工作风速始终保持在稳定的范围内,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实现安全并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锥管式风电塔,其特征在于,该风电塔既适用于单层或小型化应用场景,满足特定地点的发电需求;也可通过多层叠加或大型化设计,提高整体发电能力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