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和塔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061668发布日期:2024-08-17 22:31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和塔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和塔架。


背景技术:

1、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机械能带动转子旋转,最终产生电能的设备。随着风电产业的迅猛发展,风电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塔架内附件的安装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控制成为业内关注焦点。塔架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能够吸收机组的震动。为了便于对塔架的维护以及相应电气柜体等器件的置放,塔架的内部通常会设置有支撑平台,通常水平安置于塔筒内,利用支撑平台给电气柜体等器件以及操作人员提供支撑。

2、在此背景下,考虑到风机塔架的承载性和安全性等,塔筒直径也随之增加。现有的整体式支撑平台,当塔筒的内径较大时,风电塔架平台的外径也会增大以与塔筒筒体的内径基本保持一致,由此,风电塔架平台的重量会增加,平台的强度要求增加,需要重新选取型材型号,不便于风电塔架平台的安装和成本控制。

3、另外,在项目施工现场安装整体式圆形平台往往还需要起重机器协助,安装塔架平台与塔筒的筒体进行连接时,由于整体式支撑平台的尺寸和重量较大,其会导致现场吊装难度高、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且整体式支撑平台的支撑强度较差,需要多点焊装才能保持稳固性,不利于后续拆卸。因此,在施工现场安装整体式平台,安装工作量大、安装难度大、安装精度差、现场工时长。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包括:

3、平台主体,所述平台主体为由扇环形的多个平台板拼接成的环形结构,所述平台主体的外环面构造成与所在位置塔筒内壁相匹配;

4、多个支撑架,每个支撑架包括与所述平台主体的下端面连接的横向支撑部,与塔筒内壁连接的竖向支撑部,和两端分别与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下端和所述横向支撑部的内侧端连接的斜向支撑部,所述竖向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横向支撑部的外侧端连接;

5、防坠网,所述防坠网与所述平台主体连接以覆盖所述平台主体的内侧空间;

6、护栏,所述护栏在靠近所述平台主体的内环面的位置与所述平台主体的上端面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支撑架为相同规格的支撑架,并且所述多个护栏为相同规格的护栏。

8、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平台板包括彼此交替设置的第一平台板和第二平台板,所述第一平台板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平台板的端面面积。

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横向支撑部的上表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平台板的板型相匹配,使得各所述第一平台板与所述多个支撑架一一对应地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平台板的两个侧边部位分别连接至相邻两个支撑架的横向支撑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支撑部包括两个径向横梁和三个环向横梁,两个径向横梁分别沿相邻平台板之间的拼接缝设置,使得每个径向横梁与彼此相邻的第一平台板和第二平台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三个环向横梁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的外侧端连接的外侧环向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的内侧端连接的内侧环向横梁、和位于所述外侧环向横梁与所述内侧环向横梁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连接的中间环向横梁。

11、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支撑部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竖向梁,一竖向梁的上端分别与一径向横梁的外侧端和所述外侧环向横梁的一端连接,另一竖向梁的上端分别与另一径向横梁的外侧端和所述外侧环向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斜向支撑部包括两个斜向梁,一斜向梁自一竖向梁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侧环向横梁的一端,另一斜向梁自另一竖向梁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侧环向横梁的另一端。

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加固横梁,所述加固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梁的下端和两个斜向梁的外侧端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焊接螺柱,所述支撑架通过所述焊接螺柱焊接至塔筒内壁。

14、进一步地,所述径向横梁由角钢和钢板焊接形成,所述角钢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平台板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所述钢板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平台板连接的螺栓连接孔。

15、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所述塔架包括多个上述塔架平台,所述多个塔架平台位于所述塔架的不同高度处,所有塔架平台均采用相同规格的一种支撑架和相同规格的一种护栏。

16、本发明塔架平台的主体结构由多个平台板和多个支撑架拼装形成,相比于一体式平台,重量轻且成本低,由于尺寸小且重量轻,能够有效降低现场安装的难度;并且通过三角支撑结构的多个支撑架实现稳固支撑。整个塔架的所有塔架平台均采用相同规格的一种支撑架和相同规格的一种护栏,便于实现设计、生产的标准化,同时使得加工制造、安装更便捷、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支撑架(2)为相同规格的支撑架,并且所述多个护栏(4)为相同规格的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台板包括彼此交替设置的第一平台板(11)和第二平台板(12),所述第一平台板(11)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平台板(12)的端面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的横向支撑部(21)的上表面轮廓与所述第一平台板(11)的板型相匹配,使得各所述第一平台板(11)与所述多个支撑架(11)一一对应地相互连接,并且所述第二平台板(12)的两个侧边部位分别连接至相邻两个支撑架(2)的横向支撑部(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支撑部(21)包括两个径向横梁(211)和三个环向横梁(212),两个径向横梁(211)分别沿相邻平台板之间的拼接缝设置,使得每个径向横梁(211)与彼此相邻的第一平台板(11)和第二平台板(12)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三个环向横梁(212)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211)的外侧端连接的外侧环向横梁(212a)、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211)的内侧端连接的内侧环向横梁(212b)、和位于所述外侧环向横梁(212a)与所述内侧环向横梁(212b)之间且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径向横梁(211)连接的中间环向横梁(212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部(22)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两个竖向梁(221),一竖向梁(221)的上端分别与一径向横梁(211)的外侧端和所述外侧环向横梁(212a)的一端连接,另一竖向梁(221)的上端分别与另一径向横梁(211)的外侧端和所述外侧环向横梁(212a)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斜向支撑部(23)包括两个斜向梁(231),一斜向梁(231)自一竖向梁(2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侧环向横梁(212b)的一端,另一斜向梁(231)自另一竖向梁(2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内侧环向横梁(212b)的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还包括加固横梁(24),所述加固横梁(2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竖向梁(221)的下端和两个斜向梁(231)的外侧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梁(22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焊接螺柱(25),所述支撑架(2)通过所述焊接螺柱(25)焊接至塔筒内壁。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塔架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横梁(211)由角钢(211a)和钢板(211b)焊接形成,所述角钢(211a)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平台板(11)连接的螺栓连接孔,所述钢板(211b)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二平台板(12)连接的螺栓连接孔。

10.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塔架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塔架平台,所述多个塔架平台位于所述塔架的不同高度处,所有塔架平台均采用相同规格的一种支撑架(2)和相同规格的一种护栏(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电机组的塔架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多个支撑架、防坠网和护栏。平台主体为由扇环形的多个平台板拼接成的环形结构,平台主体的外环面构造成与所在位置塔筒内壁相匹配;每个支撑架包括横向支撑部、竖向支撑部和斜向支撑部;防坠网与平台主体连接以覆盖平台主体的内侧空间;护栏在靠近平台主体的内环面的位置与平台主体的上端面连接。该塔筒平台的主体结构由两种规格的平台板和多个相同的支撑架拼装形成,相比于整体式平台,重量轻且成本低,而且由于尺寸小且重量轻,能够有效降低现场安装的难度。因为整个平台的平板、支撑架、护栏等规格只有一种或两种,便于实现设计、生产的标准化,同时使得加工制造、安装更便捷、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卜忠林,郝海凌,张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锐风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