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19049发布日期:2024-11-08 20:1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车辆(例如汽车)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因此对于车辆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汽车暖气系统作为热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源的研究一直是行业主流方向。

2、相关技术中,一些技术会利用车辆的发动机的尾气热量来为车辆供暖,但其设计还未很好地满足需求,有一些不足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其换热器与车辆内的空气直接进行热量交换,以对车内进行供热,从而可以减少排气系统的热量传递环节,可以减少尾气中的热量损失,提高排气系统对尾气余热的利用效果。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排气管路,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相连;切换阀,所述切换阀具有进口和第一出口,所述进口连通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进口可切换连通;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车身的内部空间且为空气热交换器,且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相连;排气尾管,所述排气尾管与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相连。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换热器设于车身内部空间且为空气热交换器,且换热器包括一个换热管路,则尾气可以在换热管路内流动,使得换热管路可以与车辆内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以使换热器可以直接利用尾气中的热量以对车内进行供热,提高车内的温度。由此,排气系统可以直接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的余热作为热源,使得换热器与车辆内的空气直接进行热量交换,以对车内进行供热,从而可以减少排气系统的热量传递环节,可以减少尾气中的热量损失,提高排气系统对尾气余热的利用效果。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身包括内板组件和外板组件,所述内板组件的内侧限定出所述车辆的乘用空间,所述外板组件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车辆的外观面,且所述外板组件与所述内板组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板组件包括地板总成,所述地板总成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夹层空间内。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路为多个;和/或,所有所述换热管路的气流通道的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一排气管路的气流流道的截面积。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为多个,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流器具有第一进气端和第一出气端,所述第一进气端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端与所有所述换热管路的所述一端相连;所述第二分流器具有第二进气端和第二出气端,所述第二进气端与所有所述换热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器具有第三进气端和第三出气端,所述第三进气端与所有所述换热管路的所述另一端连通、或、所述第三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分流器的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系统构造成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条件a1、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分流器,所述第一进气端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出气端的流通面积;条件a2、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二分流器,所述第二进气端的流通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出气端的流通面积;条件a3、所述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器位于所述换热管路的下游侧且具有第三进气端和第三出气端,所述第三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所述第三进气端的流通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出气端的流通面积。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进口可切换连通,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气管路和第二消音器,所述第二排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消音器连通在所述第二排气管路和所述排气尾管之间。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构造成:所述第一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可调。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尾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换热管路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器。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所述排气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包括内板组件和外板组件,所述内板组件的内侧限定出所述车辆的乘用空间,所述外板组件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车辆的外观面,且所述外板组件与所述内板组件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组件包括地板总成,所述地板总成形成有夹层空间,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夹层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多个,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流器和第二分流器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还包括第一消音器,所述第一消音器具有第三进气端和第三出气端,所述第三进气端与所有所述换热管路的所述另一端连通、或、所述第三进气端与所述第二分流器的所述第二出气端连通,所述第三出气端与所述排气尾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构造成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还具有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进口可切换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阀构造成:所述第一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可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尾管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连通所述换热管路的所述另一端,所述第二支管连通所述第二消音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发动机和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第一排气管路、切换阀、换热器和排气尾管,第一排气管路的一端与发动机相连;切换阀具有进口和第一出口,进口连通第一排气管路的另一端,第一出口与进口可切换连通;换热器设于车身的内部空间且为空气热交换器,且包括至少一个换热管路,换热管路的一端与第一出口相连;排气尾管与换热管路的另一端相连。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换热器与车辆内的空气直接进行热量交换,以对车内进行供热,从而可以减少排气系统的热量传递环节,可以减少尾气中的热量损失,提高排气系统对尾气余热的利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接银,黄子涵,王玥,祝新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411
技术公布日:2024/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