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12、15马力柴油机的新型飞轮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12、15马力柴油机的新型飞轮发电机,适用于12、15马力柴油机在700转/分低转速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及功率不低于12V及60W,以提供夜间作业时的灯光照明。
现有12、15马力柴油机上的飞轮发电机当转速降低到700转/分,飞轮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下降至4V,输出功率仅为40W,60W灯泡已基本不亮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功率大、700转/分的低转速时保证60W灯泡有足够亮度的12、15马力柴油机的新型飞轮发电机。
原12、15马力柴油机的飞轮发电机尺寸是结构型式是外定子,内转子,三个单独的定子铁芯,每个铁芯上有绕组,铁芯厚度15mm,铝外壳外径为220mm,永磁铁为6块,每块长54mm,高度20mm,厚度10mm,每个绕组的匝数为55匝,线径为0.7mm。
1.将原飞轮发电机的外定子、内转子改为外转子、内定子类型,外壳直径减少约1/3,使发电机的体积减小,将铝外壳改为铁外壳,成本降低;2.采用整体式六个定子铁芯,由原来的三个绕组变为六个绕组,提高了输出电压,设置三个固定板,其外端用螺钉与柴油机机体连接,内端用螺栓将定子与柴油机机体连接;3.永磁体的长度、厚度和高度都增加了,材料选用Y35铁氧体代替了原来的Y25铁氧体材料,增加了磁场强度,从而增加了切割磁力线的面积,提高了输出功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半剖侧视图,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说明如下
结构型式为外转子、内定子转子由沿圆周均布的6块永磁铁3,每块永磁铁两侧中部设置有凹圆弧面,楔形塑料块4两侧中部设置有突起的圆弧面,两块永磁铁之间与楔形塑料块4插装,在楔形塑料块4上用螺钉与铁外壳1固连,铁外壳1前端的外圆处设置有台阶1a,其作用是让开固定油管卡子的螺钉,铁外壳1通过三个螺钉与柴油机的飞轮固连;与永磁体对应,连成一体的6个定子铁芯2上设置有绕组5,铝垫圈7的圆环部分套在整体铁芯的中心孔内,分别用螺栓穿过其六角形台阶及整体铁芯六角形端面的三个孔及三个固定板6内端的孔与柴油机机体相固连;本实用新型各主要部分的尺寸范围如下铁外壳1外径为150-165mm,绕线柱为6个,每个绕组匝数为115-125mm,铁芯厚度为20-24mm,永磁铁长度为60-68mm,厚度为10-13mm,高度为33-35mm,线径为0.8-0.9mm。
经实际测量本新型飞轮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如下2000转/分时为35-37V,约150W;700转/分时为11.9V-12.1V,约60W,使60W灯泡具有正常亮度,解决了12、15马力柴油机低速灯不亮的问题;当转速增加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也会增加,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稳压器,其稳压范围为12-14V,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稳定在该范围内,实现了稳压照明。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柴油机工作在低转速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及输出功率增加,分别为12V左右及60W左右;2.体积小,成本低;3.不改变原12、15马力柴油机的飞轮发电机的安装位置,通过三个固定板将本实用新型的定子固定于机体上,转子的铁外壳固定于柴油机的飞轮上,安装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12、15马力柴油机的新型飞轮发电机,由转子、定子组成,其特征是该发电机的结构型式为外转子,内定子,转子由沿圆周均布的6块永磁铁(3),每块永磁铁两侧中部设置有凹圆弧面,楔形塑料块(4)两侧中部设置有突起的圆弧面,两块永磁铁之间与楔形塑料块(4)插装,在楔形塑料块(4)上用螺钉与铁外壳(1)固连,铁外壳(1)前端的外圆处设置有台阶(1a),铁外壳(1)通过三个螺钉与柴油机的飞轮(8)固连;与永磁铁对应,连成一体的6个铁芯(2)上设置有绕组(5),铝垫圈(7)的圆环部分套在整体铁芯的中心孔内,分别用螺栓穿过铝垫圈六角形台阶上的三个孔、铁芯六角形端面上的三个孔及三个固定板(6)内端的孔与柴油机机体相固连;主要尺寸范围如下铁外壳(1)的外径为150~165mm,绕线柱为6个,每个绕组匝数为115~125匝,铁芯厚度为20~24mm,永磁铁(3)的长度为60~68mm,厚度为10~13mm,高度为33~35mm,线径为0.8~0.9mm。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发电机,其特征是电路中采用稳压器,其稳压范围为12~14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12、15马力柴油机在700转/分低转速时,飞轮发电机输出电压、功率保证60W灯泡正常照明。采用外转子内定子结构型式转子由沿圆周均布的6块永磁铁,每两块永磁铁之间与楔形塑料块插装后与外壳固连,再与飞轮固连;连成一体的6个铁芯上设置绕组,通过三个固定板内端的孔用螺栓与柴油机机体固连。具有体积小、功率大、成本低、安装简单等优点。
文档编号F03G3/08GK2252898SQ9620743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5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5日
发明者丁俊青, 王慧平, 常保喜 申请人:丁俊青, 王慧平, 常保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