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转阀式配气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往复活塞式内燃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其性能的配气机构。
内燃机的配气机构是通过正时齿轮带动凸轮轴,当凸轮轴上凸轮的升程逐渐增大时,使摇臂摆转克服气门弹簧的预紧力,迫使气门向下开启,当凸轮的升程逐渐减小时,由于气门弹簧的作用,又促使气门关闭。由于气门在开启时,须克服弹簧张力,这就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影响其功率的输出。另外人们一直把此种配气机构当作刚体,认为气门运动完全受凸轮轮廓线的控制。实际上,此种配气机构在运行时不能准确的配气,同时会产生强烈的振动和躁声。即影响发动机转速的提高,也影响内燃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为了解决上面所述的问题,一般的做法是全面提高内燃机设计和制造水平。加强凸轮部分的润滑,提高润滑油的品质。但无论怎样,此种配气机构本身的缺点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所以这种配气机构其结构本身就限制了内燃机的输出功率的提高和转速的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它能有效地提高内燃机的输出功率和转速。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上装有一个转阀,在转阀打有通孔,并在转阀上配有减摩密封装置。
转阀是由转轴、转盘组成的,转阀上的孔是开在转盘上的,在转盘的上下面上配置减摩密封块,在转盘转过程中,打开、关闭进气道或排气道,使其起到进排气门的作用,给内燃机换气保证其正常工作。
本发明改变了原有的内燃机的配气机构,利用转阀取代了有弹簧的气门。所以没有了凸轮带动摇臂克服气门弹簧的张力使气门开启而造成能量的损失,没有气门脱离凸轮轮廓的现象而引起的配气机构产生强烈振动和躁声,使内燃机工作更平稳;消除了配气失准现象,因此内燃机的转速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转阀式配气机构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单转阀式配气机构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所示,转阀式配气机构是由正时齿轮2带动驱动轴1和转阀正时轮,3、9使转阀7转动,4是导管,在转阀7的转盘上下工作面上有减摩密封块6、8,图1中的转阀与气道B处于相通的位置。
参阅图2,A为排气道,B进气道,C为转阀转盘上的配气孔。
配气孔由1、位置移动到2位置为进气行程。
由2、位置移动到3位置为压缩行程。
由3、位置移动到4位置为作功行程。
由4、位置移动到1位置为排气行程。
当内燃机的活塞处于排气上止点时,转阀转盘上的孔C在进气道B和排气道A之间。如图2所示,当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的同时,转阀在转动机构的驱动下,也随之转动。当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时,曲轴转角转过180°,孔C掠过进气道B,在活塞下行的作用下,将进气道B内的气体吸入气缸,孔C的由位置1移动到位置2,完成了进气行程。当内燃机在压缩、做功行程时,孔C不与进气道B和排气道A配合,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曲轴转角为540°,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孔C也由位置2移到位置4。在飞轮惯性的作用下,活塞由气缸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时,孔C掠过排气道口A,排气道开通,将燃烧后的废气,在活塞上行的作用下,通过气道A挤出气缸。当活塞又回到上止点时,孔C又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曲轴转角为720°,完成了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
上面所述的配气机构是由一个转阀来控制进气道和排气道开闭,也可以利用两个转阀分别控制进气道和排气道,来完成内燃机的配气。
权利要求
1.一种转阀式配气机构是由转阀(7)、转阀驱动机构,缸盖、减摩密封块(6)和(8)组成,其特征是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上装有转阀(7),在转阀(7)上开有通孔,并在转阀(7)上配有减摩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配气机构,其特征在转阀(7)的转盘上打有通孔,并在其上下工作面上配置减摩密封块(6)、(8),减摩密封块(6)、(8)上也打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配气机构,其特征是沿转阀(7)的转轴的轴投影为“圆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由转阀(7)、缸盖、转阀驱动机构,减摩密封块(6)、(8)组成的内燃机配气机构。此机构是在内燃机气缸盖上装一个转阀(7),在转阀(7)的转盘上打有通孔,其孔与气缸盖上的进、排气道相配合,转阀(7)在驱动机构作用下,使其上的孔控制进,排气道的开闭。由于此机构用转阀来配气,没有摇臂压缩气门弹簧;没有了配气失准现象;减小了机构的振动、噪音,所以可使内燃机油耗降低,转速提高、工作平顺。
文档编号F01L7/06GK1303991SQ9912397
公开日2001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同孟晨 申请人:同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