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643547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动力产生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有关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因此世界各国皆不断地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法来产生电力能量,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
[0003]但是,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故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太阳能”自然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更是需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
[0004]现有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结构复杂,只能应对单一形式的自然界能量进行能量转换,而各种不同形式的自然界能量进行能量转换的装置则各不相同,对其进行能量转换的主体结构更是大不一样,如此,对于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购置此类装置时则需要备置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界能量产生装置,这样就增加了成本预算,而各装置在闲置季节时又会造成该种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于不同类型自然界能量产生装置进行替换,则可以解决该问题,然而,至现在还没有能够解决该种方法的产品出现。
[0005]本发明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装置。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产生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
[0007]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上方设有一转盘与一马达,该马达可带动该转盘转动,而于基座下方则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内设有一重块,且该重块与转盘之间设有一连杆,借以使转盘转动时,可驱动该连杆而带动该重块上下位移;
两横杆,每一横杆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而上述连杆上设有一容置空间,供该两横杆另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可交叉靠置于上,使连杆上下位移时,该两横杆可形成上下的摆动;一转动装置,结合于上述连杆上,其上设有两个以上棘轮,又上述两横杆上相对于上述之棘轮设有对应之推杆,当该横杆上下摆动时,可带动该推杆上下位移,而使推杆一端推动该棘轮转动;以及
至少一集能装置,与该转动装置连接,借以使该棘轮转动时,可带动该集能装置动作而_倉泛。
[0008]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集能装置为一发电机。
[0009]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重块与基座间隙设有弹簧。
[0010]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两横杆另一端各连接有一重块。
[0011]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转动装置包括有一上杆体,供所述棘轮设置于该上杆体上,又该上杆体两端各连接有一盘体,该两盘体另一端则通过一下杆体连接,而上述之集能装置设于该下杆体上,借以使当棘轮转动时,可连动上杆体、盘体及下杆体转动,进而带动该集能装置动作而集能。
[0012]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基座设有一用以检测温度的感应器。
[0013]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转动装置与重块之间设有弹簧。
[0014]上述的动力产生装置,该基座设有一用以检测该两横杆位置的感应器。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棘轮转动可依序连动上杆体、盘体及下杆体转动,进而带动设于下杆体上的集能装置动作,重复进行从而实现集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至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动力产生装置实施时的连续动作状态示意图。
[0017]其中:
1:基座11:转盘 12:马达13:框架
14:重块15:连杆 16:容置空间2:横杆 21:推杆22:重块 3:转动装置 31:棘轮 32:上杆体 33:盘体 34:下杆体 4:集能装置 5:弹簧6: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图式内容为本发明动力产生装置之一最佳实施例,其主要由一基座1、两横杆2、一转动装置3及至少一集能装置4所组成。
[0019]该基座1上方设有一转盘11与一马达12,该马达12可带动该转盘11转动,而于基座1下方则设有一框架13,该框架13内设有一重块14,该重块14与基座1间隙设有弹簧5,且该重块14与转盘11之间设有一连杆15,借以使转盘11转动时,可驱动该连杆15而带动该重块14上下位移。
[0020]每一横杆2 —端枢接于该框架13上,而上述连杆15上设有一容置空间16,供该两横杆2另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可交叉靠置于上,使连杆15上下位移时,该两横杆2可形成上下摆动,另两横杆2另一端各连接有一重块22。
[0021]该转动装置3结合于上述连杆15上,其上设有两个以上棘轮31,又上述两横杆2上相对于上述之棘轮31设有对应之推杆21,当该横杆2上下摆动时,可带动该推杆21上下位移,而使推杆21 —端推动该棘轮31转动。
[0022]该集能装置4为一发电机,其与该转动装置3连接,借以使该棘轮31转动时,可带动该集能装置4动作而集能。
[0023]实施时,该转动装置3与重块22之间设有弹簧5,而该转动装置3包括有一上杆体32,供上述之棘轮31设置于上,又该上杆体32两端各连接有一盘体33,该两盘体33另一端则通过一下杆体34连接,而上述之集能装置4系设于该下杆体34上,借以使当棘轮31转动时,可连动上杆体32、盘体33及下杆体34转动,进而带动该集能装置4动作而集能。
[0024]此外,该基座1设有一用以检测温度之感应器6,以及用以检测该两横杆2位置之感应器6。
[0025]因此,实施时,请参阅图1至图4,当该马达12通电启动后带动该转盘11转动时,该转盘11即可连动该连杆15,使该连杆15形成上下位移,并通过连杆15下方的重块14,增加向下位移的速度。而当连杆15上下位移时,与连杆15相接之两横杆2同样可形成摆动,促使该两横杆2上之推杆21形成上下位移,当该两横杆2上之推杆21向上位移时,恰可触及该棘轮31,使推动该棘轮31转动,当该棘轮31转动后,可依序连动上杆体32、盘体33及下杆体34转动,进而带动设于下杆体34上的集能装置4动作。
[0026]因此,重复上述的动作方式,当马达12持续驱动该转盘11运转时,该集能装置4即可收集转动装置3转动时之能量。
[0027]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创造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为了清楚地说明各部件的组合关系,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部件的组合是实现哪种功能,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装置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引伸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该基座上方设有一转盘与一马达,该马达可带动该转盘转动,而于基座下方则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内设有一重块,且该重块与转盘之间设有一连杆,借以使转盘转动时,可驱动该连杆而带动该重块上下位移; 两横杆,每一横杆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而上述连杆上设有一容置空间,供该两横杆另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可交叉靠置于上,使连杆上下位移时,该两横杆可形成上下的摆动; 一转动装置,结合于上述连杆上,其上设有两个以上棘轮,又上述两横杆上相对于上述之棘轮设有对应之推杆,当该横杆上下摆动时,可带动该推杆上下位移,而使推杆一端推动该棘轮转动;以及 至少一集能装置,与该转动装置连接,借以使该棘轮转动时,可带动该集能装置动作而_倉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集能装置为一发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重块与基座间隙设有弹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两横杆另一端各连接有一重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装置包括有一上杆体,供所述棘轮设置于该上杆体上,又该上杆体两端各连接有一盘体,该两盘体另一端则通过一下杆体连接,而上述之集能装置设于该下杆体上,借以使当棘轮转动时,可连动上杆体、盘体及下杆体转动,进而带动该集能装置动作而集能。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一用以检测温度的感应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动装置与重块之间设有弹簧。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一用以检测该两横杆位置的感应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产生装置,包括一基座、两横杆、一转动装置及至少一集能装置,其中该基座上方设有一转盘,下方设有一框架,该框架内设有一重块,该重块与转盘之间设有一连杆,使转盘转动时,可驱动该连杆带动该重块上下位移,该两横杆一端枢接于该框架上,另一端靠近中央位置处可交叉靠置于连杆上,使连杆上下位移时,该两横杆可形成上下之摆动,该转动装置结合于连杆上,其上设有两个以上棘轮,又两横杆上相对于棘轮设有对应之推杆,当该横杆上下摆动时,可带动该推杆上下位移,而使推杆一端推动该棘轮转动,使该棘轮转动时,带动该集能装置动作而集能。
【IPC分类】F03G7/00
【公开号】CN105402096
【申请号】CN201410459841
【发明人】邱金和
【申请人】邱金和
【公开日】2016年3月1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