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抑制由于废气与气缸盖接触而导致的热量损失,避免与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的传感器类发生干涉,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精度,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在气缸盖上形成作为排气通路的排气口,排气管连接于该排气口,在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使传感器部面对排气通路中的废气传感器安装于气缸盖,筒状的内管的上游端侧被插入排气口,下游端侧被插入排气管而构成排气通路,内管的上游端与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排气通路的上游侧,避开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避开部形成于内管,传感器部以从内管的传感器避开部面对内管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专利说明】
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
【背景技术】
[0002]就现有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而言,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具有连接于气缸盖的排气口的排气管和与排气管分开的内管,将内管插入排气口和排气管的内侧而将其插装在排气口和排气管之间。
[0003]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通过在内管和排气口内壁之间设置空间而形成隔热层,抑制燃烧后的废气的热量被热容量大的气缸盖吸收,并且能够向排气通路的下游侧所具有的废气净化催化剂供给废气的热量,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
[0004]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I中所示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内管使用圆筒状地形成壁面的筒状构件,但是,当研究内燃机及其排气通路构造的布局时,寻求能够兼顾如下两方面的布局的排气通路构造,即,抑制废气的热量被气缸盖吸收而能够将热量供给至排气通路的下游侧的废气净化催化剂,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以及避免设置于排气通路的传感器类等部件和内管发生干涉并且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的精确性。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58436号公报(图2、图4、图6)
【发明内容】
[0008](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作为阻碍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的主要原因的燃烧后的废气与热容量大的气缸盖接触而产生的热量损失,同时,在使废气传感器靠近排气通路的上游、特别是在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与传感器类发生干涉,维持传感器类的检测精度,同时,能够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
[0010](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0011]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在内燃机的气缸盖上,形成燃烧室和作为从该燃烧室排出的废气的排气通路的排气口,在该排气口的下游连接作为下游侧的排气通路的排气管,在该排气管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使传感器部面对所述排气通路中的废气传感器的主体部安装于气缸盖,由筒状的构件构成的内管的上游端侧被插入所述排气口,下游端侧被插入所述排气管而构成所述排气通路,所述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的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上游端与所述废气传感器的传感器部相比位于所述排气通路的上游侧,在所述内管上形成避开面对所述排气通路中的所述传感器部的传感器避开部,所述废气传感器的传感器部以从所述内管的传感器避开部面对该内管的内侧的方式配置。
[0012]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排气管在上游端附近具有扩径部,所述内管的下游端位于所述扩径部的范围内。
[0013]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内管的板厚比所述排气管的板厚薄。
[0014]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内管的内壁面和所述排气管的内壁面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
[0015]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内管的下游端被与所述排气管的扩径部的内壁面焊接而被固定支承,同时,该内管的上游端从所述气缸盖的排气口的内壁面离开规定距离。
[0016]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传感器避开部以与上述传感器部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并包围所述传感器部的方式形成。
[0017]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所述传感器避开部形成为长孔状,其下游侧与所述传感器部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其上游侧具有朝向所述内管的上游端的开口部。
[0018]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中,在所述内管上以如下方式形成所述传感器避开部:在上游端形成有相对于该内管的轴线倾斜的倾斜缺口部,该倾斜缺口部的下游侧位于安装所述废气传感器侧并与所述传感器部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
[0019](发明的效果)
[0020]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由于在排气口内插入内管,因此,被插入的范围内,形成废气直接接触的排气通路的构件为内管,因此,废气和气缸盖的接触减少,能够抑制燃烧后的废气的热量被热容量大的气缸盖吸收,并且能够将热量供给至作为下游侧的排气通路的排气管中的废气净化催化剂。
[0021 ]另一方面,即使将废气传感器直接安装于气缸盖,由于在被插入排气口的内管上设置有传感器避开部,因此,能够避免与废气传感器的传感器部发生干涉,并且使传感器部面对排气通路内侧,因此,废气传感器的检测不会有障碍。
[0022]由此,能够兼顾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和废气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维持。
[0023]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由于内管的下游端侧位于排气管的扩径部内,内管的下游端的下游侧连接未扩径的排气管,没有形成内管的下游的排气路径的内径变大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内管的废气在排气管的排气路径中产生膨胀,保持了废气的流速,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
[0024]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通过使内管的板厚较薄来降低热容量,能够抑制废气通过内管时被内管吸收热量,能够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
[0025]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通过抑制内管和排气管的连接部前后的内壁面的高度差,能够提高废气在排气管的排气路径中的流动效率,保持废气的流速,能够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的早期活化。
[0026]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通过将内管和排气管作为一体的部件而构成,在组装变得容易的同时能够确保内管发生热膨胀的空间余量。
[0027]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由于传感器部正前方也配置有内管,因此,能够抑制传感器部正前方的废气的流动紊乱,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废气的流畅的流动和废气传感器的检测精度的维持。
[0028]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由于能够在安装有传感器部的状态下进行内管的装卸,因此,保养性得以提尚O
[0029]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除了上述的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效果之外,由于能够在安装有传感器部的状态下进行内管的装卸,因此,保养性得以提尚O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搭载有具备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的内燃机的摩托车的右侧面图。
[0031]图2是图1中I1-1I箭头所示的内燃机的气缸盖的部分平面截面图。
[0032]图3是图2中II1-1II箭头所示的气缸盖的部分左立面截面图。
[0033]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避开部及其变形例1、变形例2的说明图。
[0034]符号说明
[0035]I…摩托车
[0036]2…车体框架
[0037]3...内燃机
[0038]5…排气管
[0039]5a...上游端
[0040]5b…扩径部的内壁面
[0041]5c…内壁面
[0042]6…排气通路
[0043]7...内管
[0044]7a…上游端
[0045]7b…下游端
[0046]7c…内壁面
[0047]8…废气传感器
[0048]8a…传感器部
[0049]8b...主体部
[0050]9…废气净化催化剂[0051 ]30...曲柄箱
[0052]31…曲柄轴
[0053]33…气缸盖
[0054]40...燃烧室
[0055]42...排气口
[0056]42a…排气口出口
[0057]43…废气传感器安装孔
[0058]44…排气管安装凹部
[0059]49…凸缘安装凸起部
[0060]49a…螺栓孔[0061 ]50…扩径部
[0062]50a…第一扩径部
[0063]50b…第二扩径部
[0064]51…柱环
[0065]51a...前端缘
[0066]51b…后端缘
[0067]52…安装凸缘
[0068]52a…螺栓孔
[0069]53...凸缘紧固螺栓
[0070]54...空隙
[0071]70A…传感器避开部
[0072]70Aa …圆孔
[0073]70B…传感器避开部
[0074]70Ba …长孔
[0075]70Bb …开口部
[0076]700..传感器避开部
[0077]70Ca…倾斜缺口部
[0078]X…排气口出口中心轴
[0079]Y…内管7的轴线
[0080]D7...内管7的外径[0081 ]d7…内管7的内径
[0082]T7…内管7的板厚
[0083]d5...排气管5的内径
[0084]T5…排气管5的板厚
[0085]Dl…第一扩径部50a的外径
[0086]d2…第二扩径部50b的内径
[0087]d51…柱环51的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88]基于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进行说明。
[0089]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将内燃机3搭载于摩托车I的情况,本发明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说明书的说明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按照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的内燃机3搭载于摩托车I的状态下的车辆(摩托车)的方向设定。
[0090]图中,分别为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LH表示车辆左方,RH表示车辆右方,UP表示车辆上方。
[009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摩托车I的右侧面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I的车体框架2中,主框架21从头管20朝向后方稍微向下方倾斜地延伸之后再向下方弯曲而形成主陡倾斜部21a,同时,下框架22从头管20沿车宽方向中央朝向斜后下方延伸。
[0092]内燃机3中的曲柄箱30的前部通过吊挂螺栓3a安装于下框架22的下部的支承架22a的上下两处,曲柄箱30的后部通过吊挂螺栓3a安装于主框架21的主陡倾斜部21a的支承架的上下两处,从而内燃机3支承于车体框架2。
[0093]左右一对座椅导轨25从主框架21的弯曲部向后方延伸的同时形成中途弯曲部,将座椅导轨25的弯曲部和主陡倾斜部21a的中央部连结的后支撑26支承座椅导轨25。
[0094]在以上的车体框架2中,在头管20上枢轴支承前叉10,在其下端轴支承前轮11,在前叉10的枢轴的上端设置有转向把手12,后叉13的前端轴支承于在主框架21的下部设置的枢轴27,后叉13向后方延伸,后轮(本发明中的“驱动车轮”)14轴支承于该后叉13的后端,在后叉13的中央部和后支撑26之间插装有后减振器15。
[0095]在主框架21上,以横跨左右两侧的方式架设燃料箱16,在燃料箱16的后方座椅17支承于座椅导轨25而设置。
[0096]前罩18A从左右两侧覆盖车体框架2的下框架22的上部,侧罩18B覆盖内燃机3和座椅17之间的左右两侧,后罩18C覆盖座椅导轨25的后半部分。
[0097]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燃机3为如下空冷式单气筒的SOHC型四冲程循环内燃机,在其曲柄箱30内的后部一体地具有多段变速器35而构成所谓的动力单元,使该曲柄轴31配向于摩托车I的车宽方向即左右方向,使气筒以稍微前倾而立起的姿势搭载于摩托车I。
[0098]在内燃机3中,在对于左右方向指向的曲柄轴31进行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的曲柄箱30的斜上方,依次重叠气缸体32以及气缸盖33,并通过未图示的双头螺栓将二者一体地紧固,在气缸盖33上覆盖气缸盖罩34,气缸体32、气缸盖33、气缸盖罩34从曲柄箱30向前方稍微前倾突设。
[0099]驱动链条29卷绕于从曲柄箱30突出的内燃机3的输出轴36的输出链轮28,该驱动链条29连接于后轮14侧的被动链轮14a,从而将动力传递给后轮14。
[0100]如图1所示,从气缸盖33的吸气口41向后方延伸的吸气管45经由节流阀体46与空气过滤器47连结。
[0101]从气缸盖33的排气口42向前方延伸的作为排气通路6的排气管5向下方弯曲,进一步向后方弯曲,沿着曲柄箱30的下面向后方靠右侧延伸,从而与配置于后轮14的右侧的消声器59连结。
[0102]在排气管5的内燃机前方位置的中途部,内装有废气净化催化剂9。
[0103]废气净化催化剂9是为了实现废气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的无害化而设置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排气口 42延伸的排气管5中的接近排气口 42侧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9,以接收高温的废气的作用、迅速活化从而提高净化效率。
[0104]图2是图1中I1-1I箭头所示的内燃机3的气缸盖33的部分平面截面图,在观察者以内燃机3为前方站立俯视的状态下图示。
[0105]另外,图3是图2中II1-1II箭头所示的气缸盖33的部分左立面截面图,在观察者以内燃机3为左侧方站立观察的状态下图示。
[0106]如图3所示,在内燃机3的气缸盖33上,形成有燃烧室40和作为从燃烧室40排出的废气的排气通路6的排气口 42。
[0107]在排气口42的下游连接有作为下游侧的排气通路6的排气管5,在排气管5中具有如前所述的废气净化催化剂9(参照图1)。
[0108]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燃机3中,为了减少从内燃机3排出的废气中所包含的有害物质,需要根据内燃机3的状态将空气和燃料的比率保持为最佳,从而根据废气中所包含的氧浓度、节流阀的打开度等控制未图示的燃料喷射阀等以实现最佳的空燃比。
[0109]因此,如图2所示,测定废气的氧浓度的废气传感器8的主体部8b使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部8a面对在排气口 42内形成的排气通路6,并且被气密地螺合安装于在气缸盖33中与排气口 42内连通而穿孔的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
[0110]这样,由于使传感器部8a面对排气口42内的排气通路6,因此,能够使废气传感器8的检测精度为高精度。
[0111]如上所述,内燃机3的排气通路6从排气口42向排气管5连接形成,达到排气管5中所具有的废气净化催化剂9。为了提高废气的净化效率,需要抑制燃烧后的废气的热量被热容量大的气缸盖吸收,而将热量供给至废气净化催化剂9,实现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在排气口42和排气管5的连接部60上,以涵盖连接部60的方式插入设置有内管7。
[0112]内管7由筒状的构件构成,其上游端7a侧插入排气口42,下游端7b侧插入排气管5,其内部空间构成排气通路6。
[0113]由此,就气缸盖33内的排气通路6而言,在形成于气缸盖33的排气口42中与废气直接接触气缸盖33的构件的区间相比,在内管7内构成的区间占据更多的空间,能够抑制燃烧后的废气的热量被气缸盖吸收。
[0114]内管7的上游端7a与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部8a相比被插入至排气口42的里侧,SP在排气通路6中与传感器部8a相比位于上游侧。
[0115]但是,在内管7中形成避开面对排气通路6中的传感器部8a的传感器避开部70A,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8a以从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面对内管7的内侧的方式配置,成为避免内管7和废气传感器8发生干涉并且不会阻碍废气传感器8的检测精度的布局。
[0116]也就是说,由于将内管7插入排气口42内,因此,就被插入的范围而言,形成废气直接接触的排气通路6的构件为内管7,因此,废气与气缸盖33的接触减少,能够抑制燃烧后的废气的热量被热容量大的气缸盖33吸收,能够将热量供给至作为下游侧的排气通路6的排气管5中的废气净化催化剂9。
[0117]另一方面,即使将废气传感器8直接安装于气缸盖33,由于在插入排气口42的内管7上设置有传感器避开部70A,从而避免了与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8a发生干涉,能够使传感器部8a面对排气通路6内侧,因此,废气传感器8的检测不会有障碍。
[0118]由此,能够兼顾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和废气传感器8的检测精度的维持。
[0119]另外,排气管5在其上游端5a附近具有扩径部50,所述扩径部50从端开始依次由第一扩径部50a和第二扩径部50b构成,被插入的内管7的下游端7b位于扩径部50的范围内。第二扩径部50b与下游侧的排气管5相比被规定量扩管,第一扩径部50a与第二扩径部50b相比进一步被规定量扩管。
[0120]参照图3,具体而言,内管7的外径D7以与排气管5的第二扩径部50b的内径d2相等的方式设定,内管7的内径d7以与排气管5的内径d5相等的方式设定,并且内管7的板厚T7与排气管5的板厚T5相比较薄设定。
[0121 ]内管7的下游端7b被插入至排气管5的第二扩径部50b的深处,通过点焊在wl处被焊接而被固定支承于排气管5的扩径部50的内壁面5b,从而将内管7和排气管5作为一体的部件构成,因此,组装变得容易。
[0122]进一步,具有与第一扩径部50a的外径Dl相等的内径d51的短圆筒状的柱环51,以在与第一扩径部50a的上游端即排气管5的上游端5a相比的上游侧留有突出部的方式外嵌于排气管5的第一扩径部50a,第一扩径部50a的上游端5a和柱环51的内壁面在w2处被焊接,从而将内管7和排气管5作为一体的部件构成。
[0123]另一方面,在气缸盖33的排气口出口42a处设置有直径比排气管5侧的柱环51大的环状的排气管安装凹部44,所述排气管安装凹部44被设置于支承柱环51的前端缘51a在轴向相同位置被支承的深度,具备使内管7插通的开口的环状的衬垫48装填于排气管安装凹部44的底面44a。
[0124]当将作为一体的部件构成的内管7和排气管5和柱环51安装于气缸盖33的排气口出口42a时,以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与排气口出口中心轴X所成的角度与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的角度位置一致的方式,将内管7的上游端7a插入排气口42内,并且使柱环51的前端缘51a抵接于排气管安装凹部44的衬垫48。
[0125]然后,以使从排气管5的下游侧插通的安装凸缘52与柱环51的后端缘51b抵接的方式,对于安装凸缘52进行定位。
[0126]另一方面,在气缸盖33的排气口出口42a的周围,在与图2中所示的截面和排气口出口中心轴X所成的角度不同的截面中,对应于安装凸缘52,形成有如图2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凸缘安装凸起部49,使安装凸缘52的螺栓孔52a与凸缘安装凸起部49的螺栓孔49a—致,并紧固凸缘紧固螺栓53。
[0127]被紧固的安装凸缘52,将衬垫48压接于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的同时将柱环51固定,从而,内管7和排气管5以及柱环51与安装凸缘52—起被紧固固定于气缸盖33的排气口出口 42a。
[0128]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被插入的内管7的上游端7a以从气缸盖33的排气口42的内壁面离开规定距离的方式设定,确保了内管7产生热膨胀的空间余量。
[0129]另外,以在被插入的内管7的外壁面和排气口42的内壁面即气缸盖33的内壁面之间具有间隙54的方式设定,能够期待间隙54的空气层作为隔热层产生作用。通过该作用,能够抑制废气的热量被气缸盖33吸收,从而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
[0130]此外,也可以在柱环51和排气管5的焊接之前从排气管5的上游端5a侧插入安装凸缘5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安装凸缘52的插通孔52b形成为能够使排气管5的第一扩径部50a通过的构件。
[0131]另外,虽然也可以预先将安装凸缘52与柱环51焊接固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以如下方式进行组装:在与排气口出口中心轴X所成的角度位置上,使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和安装凸缘52的螺栓孔52a与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和凸缘安装凸起部49的螺栓孔49a一致。
[01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如上所述的安装的状态下,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以在排气口出口中心轴X方向位置与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的位置一致的方式设定,当从外侧将废气传感器8气密地螺旋安装于废气传感器安装孔43时,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部8a通过传感器避开部70A而面对排气通路6内侧,如前所述,废气传感器的检测不会有障碍。
[0133]另外,如图2、图3所示,传感器避开部70A如图4(a)部所示以如下方式形成:以与传感器部8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并包围传感器部8a的方式而形成圆孔70Aa,因此,在传感器部8a正前方也配置有内管7,由此,能够抑制传感器部8a正前方的废气的流动紊乱,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废气的顺利的流动和废气传感器8的检测精度的维持。
[0134]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排气管5在上游端5a附近具有扩径部50,内管7的下游端7b存在于扩径部50的范围内,内管7的下游端7b的下游侧连接未扩径的排气管5,没有形成内管7的下游的排气路径6的内径变大的构造,因此,能够防止通过内管7的废气在排气管5的排气路径6中产生膨胀,保持了废气的流速,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
[0135]另外,如前述,由于内管7的板厚T7比排气管5的板厚T5薄,因此,内管7的热容量下降,能够抑制废气通过内管7时被内管7吸收热量,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
[0136]另外,如前述,由于内管7的内径d7以与排气管5的内径d5相等的方式设定,因此,内管7的内壁面7c和排气管5的内壁面5c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即呈相同的面位置。
[0137]因此,能够抑制内管7和排气管5的连接部60前后的内壁面7c、5c形成高度差,能够提高排气管5的排气路径6中的废气的流动的效率,保持了废气的流速,有助于废气净化催化剂9的早期活化。
[013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前述,如图4(a)部所示,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为圆孔70Aa状的构件,但是在本发明中并不限定于此。
[0139]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传感器避开部70A及其变形例1、变形例2的说明图,在图4的(b)部示出该变形例I的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B。
[0140]变形例I的传感器避开部70B形成为长孔70Ba状,其下游侧与传感器部8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其上游侧具有朝向内管7的上游端7a的开口部70Bb,能够在将传感器部8a安装于气缸盖33的状态下装卸内管7,因此,能够提高保养性。
[0141]另外,在图4的(C)部示出该变形例2的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C,在该图中(d)部示出(C)部中d-d箭头视图。
[0142]在设置有变形例2的传感器避开部70C的内管7上,以如下方式形成传感器避开部70C:在上游端形成有相对于该内管7的轴线Y倾斜的倾斜缺口部70Ca,倾斜缺口部70Ca的下游侧位于安装有废气传感器8的一侧,与传感器部8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
[0143]因此,能够在将传感器部8a安装于气缸盖33的状态下装卸内管7,从而能够提高保养性。
[0144]以上,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多样的方式。
[0145]例如,本发明的内燃机也可以为具有本发明技术方案I的要件的内燃机。
[0146]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各设备的左右的配置特定为图示的配置而记载,但是,也可以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出的配置左右颠倒的配置,其也包含于本发明。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中, 燃烧室(40)和排气口(42)形成于内燃机(3)的气缸盖(33),该排气口(42)成为从该燃烧室(40)排出的废气的排气通路(6), 在该排气口(42)的下游连接作为下游侧的排气通路(6)的排气管(5),在该排气管(5)中具有废气净化催化剂(9), 废气传感器(8)的主体部(8b)安装于气缸盖(33),该废气传感器(8)的主体部(8b)使传感器部(8a)面对所述排气通路(6)中, 由筒状的构件构成的内管(7)的上游端(7a)侧被插入所述排气口(42)、下游端(7b)侧被插入所述排气管(5)而构成所述排气通路(6), 所述内燃机(3)的排气通路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7)的上游端(7a)与所述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部(Sa)相比位于所述排气通路(6)的上游侧, 传感器避开部(70A、70B、70C)形成于所述内管(7),该传感器避开部(70A、70B、70C)避开面对所述排气通路(6)中的所述传感器部(8a), 所述废气传感器(8)的传感器部(8a)以从所述内管(7)的传感器避开部(70A、70B、70C)面对该内管(7)的内侧的方式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5)在上游端(5a)附近具有扩径部(50),所述内管(7)的下游端(7b)位于所述扩径部(50)的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7)的板厚(T7)比所述排气管(5)的板厚(T5)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7)的内壁面(7c)和所述排气管(5)的内壁面(5c)在废气的流动方向上位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7)的下游端(7b)被与所述排气管(5)的扩径部(50)的内壁面(5b)焊接而被固定支承,同时,该内管(7)的上游端(7a)从所述气缸盖(33)的排气口( 42)的内壁面离开规定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避开部(70A)以与所述传感器部(S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并包围所述传感器部(Sa)的方式形成。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避开部(70B)形成为长孔(70Ba)状,其下游侧与所述传感器部(S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其上游侧具有朝向所述内管(7)的上游端的开口部(70Bb)。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排气通路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管(7)上以如下方式形成所述传感器避开部(70C):在上游端(7a)形成有相对于该内管(7)的轴线(Y)倾斜的倾斜缺口部(70Ca),该倾斜缺口部(70Ca)的下游侧位于安装所述废气传感器(8)侧并与所述传感器部(Sa)的外形离开规定距离。
【文档编号】F02F1/42GK106014672SQ20161017225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4日
【发明人】仓泽侑史, 木村聪朗, 山口拓未, 饭室昭宏, 中井之, 中井一之, 岸信之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