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18714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上的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了满足柴油机的性能要求,大多需在柴机油上安装带油量校正器,油量校正器能够控制柴油机上杠杆的移动,而油门只有在克服校正弹簧的作用力下产生逐渐增大,有效避免了燃油栗超负荷运作。现有的油量校正器上的加浓弹簧其一般与加浓螺母进行弹性抵接,但是由于加浓螺母是螺接在校正器体上的,在长时间受到加浓弹簧的压力后,其容易松动,这样使得油量校正器的使用精确度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它具有结构简单及在长时间使用后其精确度依然较高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包括校正器体,所述校正器体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分别设置有校正杆、校正弹簧座、校正弹簧、加浓弹簧及加浓螺母,所述校正弹簧设置在校正弹簧座内且其与校正杆使用配合,所述校正杆与校正弹簧座形成有校正行程区间;所述加浓弹簧设置在校正弹簧座的外周面且其与加浓螺母使用配合,所述加浓螺母与校正弹簧座之间形成有加浓行程区间;所述校正器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圈,所述加浓弹簧的端部与环形挡圈抵接设置。
[0005]所述环形挡圈与校正器体为一体式结构。
[0006]所述校正器体的内壁涂设有陶瓷耐磨涂料层。
[0007]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加浓弹簧在使用时与校正器体内的环形垫圈抵接,其能够有效减免加浓螺母所受的压力,使得加浓螺母在使用时较为稳定,提高使用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包括校正器体10,校正器体10为内部中空结构,在其外壁及内壁上均设置有渗碳层,渗碳层能够提高校正器体10的整体刚硬度。在校正器体10的内壁涂设有陶瓷耐磨涂料层,耐磨陶瓷涂料层能够增强校正器体10内壁的耐磨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校正器体10的中空部内分别设置有校正杆11、校正弹簧座12、校正弹簧13、加浓弹簧14及加浓螺母15,校正弹簧13设置在校正弹簧座12内且其与校正杆11使用配合,校正杆11与校正弹簧座12形成有校正行程区间,校正弹簧13能够给予校正杆11 一定的作用力,防止燃油栗因供油过大而超负荷运作。加浓弹簧14设置在校正弹簧座12的外周面,加浓螺母15螺接在校正器体10上且其端部插套在加浓弹簧14内,加浓螺母15与校正弹簧座12之间形成有加浓行程区间;在校正器体10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圈16,环形挡圈16与校正器体10为一体式结构,加浓弹簧14的端部与环形挡圈16抵接设置;这种结构设置能减免加浓螺母15所受的压力,使得其使用较为稳定,而且能让加浓螺母15与校正弹簧座12之间所形成的加浓行程区间间距较为固定,提高使用的精确度。
【主权项】
1.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包括校正器体(10),所述校正器体(10)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分别设置有校正杆(11)、校正弹簧座(12)、校正弹簧(13)、加浓弹簧(14)及加浓螺母(15),所述校正弹簧(13)设置在校正弹簧座(12)内且其与校正杆(11)使用配合,所述校正杆(11)与校正弹簧座(12)形成有校正行程区间;所述加浓弹簧(14)设置在校正弹簧座(12)的外周面且其与加浓螺母(15)使用配合,所述加浓螺母(15)与校正弹簧座(12)之间形成有加浓行程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器体(10)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圈(16),所述加浓弹簧(14)的端部与环形挡圈(16)抵接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挡圈(16)与校正器体(10)为一体式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器体(10)的内壁涂设有陶瓷耐磨涂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上的油量校正器,包括校正器体,所述校正器体为内部中空结构,其内部分别设置有校正杆、校正弹簧座、校正弹簧、加浓弹簧及加浓螺母,所述校正弹簧设置在校正弹簧座内且其与校正杆使用配合,所述校正杆与校正弹簧座形成有校正行程区间;所述加浓弹簧设置在校正弹簧座的外周面且其与加浓螺母使用配合,所述加浓螺母与校正弹簧座之间形成有加浓行程区间;所述校正器体的内壁设置有环形挡圈,所述加浓弹簧的端部与环形挡圈抵接设置。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及在长时间使用后其精确度依然较高。
【IPC分类】F02D1/04
【公开号】CN205330811
【申请号】CN201620078111
【发明人】余荣飞
【申请人】浙江飞亿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