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电解工艺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在铜等电解装备设计中为了更有效的使用整流器以达到节能提产的目的, 在设计、应用中往往使用多槽串联成组。在产量到达相应规模时,一组电解槽内的阴、阳极板在出槽时间上,头尾就会相差很多,当局部电解槽需要检修时更是需要断电进行维修。一旦断电时间过长就会影响产量、也会影响阴极的质量。由于断电致使循环液体造成更多的消耗,一些泵等配置设备承担了更多的运行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要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主要是用于电解、电积工艺中槽间电流的短接桥接。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包括起吊梁和集电梁,由起吊梁和集电梁组成矩形框架并构成短路装置,起吊梁中设置有导电铜排B,集电梁中设置有导电铜排A,导电铜排A和导电铜排B通过铜连接片连接成导电体。所述的起吊梁和集电梁由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的起吊梁包括导电铜排B和槽钢B,槽钢B将导电铜排B通过螺栓对夹成型, 起吊梁上装有吊耳。所述的集电梁包括导电铜排A、槽钢A和铜触头,槽钢A将导电铜排A上部通过螺栓对夹安装,导电铜排A下部用螺栓连接铜触头。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因几个电解槽的阴、阳极板出槽;或因局部电解槽需断电检修而导致整组电解槽断电,致使生产中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电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起吊梁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5的A-A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起吊梁1、集电梁2、铜连接片3、导电铜排A4、槽钢A5、铜触头6、连接板7、吊耳8、导电铜排B9,槽钢B10,电解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3[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举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举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包括起吊梁1和集电梁2,起吊梁1和集电梁2由连接板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由起吊梁1和集电梁2组成矩形框架并构成短路装置,起吊梁1中设置有导电铜排B9,集电梁2中设置有导电铜排A4,导电铜排A4 和导电铜排B9通过铜连接片3连接成导电体。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的起吊梁1包括导电铜排B9和槽钢B10,槽钢BlO将导电铜排B9通过螺栓对夹成型(两根槽钢BlO对夹导电铜排B9而成),起吊梁1上装有吊耳8。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集电梁2包括导电铜排A4、槽钢A5和铜触头6,槽钢A5 将导电铜排A4上部通过螺栓对夹安装(通过螺栓夹装在两根槽钢A5中间),导电铜排A4 下部用螺栓连接铜触头6。图7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安装在电解槽11的上方,作为一种可移动吊装的电积、电解槽间电流的短路桥接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起吊梁(1)和集电梁0),由起吊梁 ⑴和集电梁⑵组成矩形框架并构成短路装置,起吊梁⑴中设置有导电铜排B(9),集电梁O)中设置有导电铜排AG),导电铜排A(4)和导电铜排B(9)通过铜连接片C3)连接成导电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起吊梁(1)和集电梁O)由连接板(7)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起吊梁(1) 包括导电铜排B(9)和槽钢B(10),槽钢B(10)将导电铜排B(9)通过螺栓对夹成型,起吊梁 (1)上装有吊耳(S)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集电梁(2) 包括导电铜排AG)、槽钢A(5)和铜触头(6),槽钢A(5)将导电铜排A(4)上部通过螺栓对夹安装,导电铜排A(4)下部用螺栓连接铜触头(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电积槽间短路装置,包括起吊梁和集电梁,由起吊梁和集电梁组成矩形框架并构成短路装置,起吊梁中设置有导电铜排B,集电梁中设置有导电铜排A,导电铜排A和导电铜排B通过铜连接片连接成导电体。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有效解决了因几个电解槽的阴、阳极板出槽;或因局部电解槽需断电检修而导致整组电解槽断电,致使生产中断。
文档编号C25C7/00GK201981274SQ20112003605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8日
发明者吴用 申请人:三门三友冶化技术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