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车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9147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电解车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电解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铝电解车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铝电解过程中,热场的控制是电解工艺一个关键的技术难题,一直以来电解槽内部保温与电解槽外部的通风是两个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问题,在考虑电解槽内如何做到尽可能的保温的同时,又要控制电解槽外部的通风效果和车间内热场的影响和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另外一方面,早期电解 槽上输送氧化铝的溜槽一直装在厂房外的平台上,溜槽的防水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并且影响了厂房整体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风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铝电解车间系统。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包括左边墙和右边墙,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之间限定有操作间室;电解槽,所述电解槽设在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之间,且所述电解槽和右边墙之间限定出第一进风口 ;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在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左边墙之间,且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电解槽之间限定出第二进风口 ;溜槽,所述溜槽设在所述操作间室内;和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操作间室上方且分别与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的上端相连;其中,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分别包括多个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以及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连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在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通气间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通过在左侧板和左支撑柱以及右侧板和右支撑柱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在车间系统主体造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外界空气能从通气间隙内进入操作间室内,可以有效地调节冷热气流,使冷热气流组织更加合理,增强了自然通风效果。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距离为1. 5-2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预定距离为1. 8米。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溜槽设在所述左侧板和左支撑柱之间。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连。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顶板上形成有出气口。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 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包括左边墙10、右边墙20、电解槽30、操作平台40、溜槽和顶板50。具体而言,左边墙10和右边墙20之间限定有操作间室,电解槽30设在左边墙10和右边墙20之间,且电解槽30和右边墙20之间限定出第一进风口 31。操作平台40设在电解槽30与左边墙10之间,且操作平台40与电解槽30之间限定出第二进风口 32。溜槽设在操作间室内,顶板50设在操作间室上方且分别与左边墙10和右边墙20的上端相连。其中,左边墙10和右边墙20分别包括多个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柱21以及分别与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21柱相连的左侧板12和右侧板22,左侧板12和右侧板22分别设在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柱21的外侧且分别与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柱21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通气间隙60。换言之,左边墙10包括多个左支撑柱11以及与左支撑柱11相连的左侧板12,左侧板12与左支撑柱11之间形成通气间隙60,相应地,右边墙20包括多个右支撑柱21以及与右支撑柱21相连的右侧板22,右侧板22与右支撑柱21之间也形成有通气间隙60。外界空气从通气间隙60内进入操作间室,并从电解槽30的槽间空隙通过,以达到冷却电解槽30的效果。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通过在左侧板12和左支撑柱11以及右侧板22和右支撑柱21之间形成通气间隙60,在车间系统主体造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夕卜界空气能从通气间隙60内进入操作间室内,可以有效地调节冷热气流,使冷热气流组织更加合理,增强了自然通风效果。需要理解的是,关于左侧板12和右侧板22向两侧延伸的预定距离没有特别限制,考虑到溜槽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该溜槽设在左侧板12和左支撑柱11之间。优选地,该预定距离为1. 5-2米。进一步地,该预定距离为1. 8米。由此,可以将溜槽布置在铝电解车间系统内,可以起到防水防晒等作用,延长了溜槽的使用寿命,并且使铝电解车间系统整体结构更为美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左侧板12和右侧板22分别通过连接杆13 (23)与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柱21相连。具体地,连接杆13 (23)可以为钢结构件。由此,在保证左侧板12和右侧板22能够与左支撑柱11和右支撑柱21稳固连接的基础上,可以保证空气能够从通气间隙60内流通。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气流在铝电解车间系统更好地流通,更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顶板50上形成有出气口 51。由此,可以将冷却电解槽30产生的热气体排出铝电解车间系统,使铝电解车间系统内气流形成循环,并且将溜槽结构设置在铝电解车间系统内,能够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在车间系统主体造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外界空气能从通气间隙60内进入操作间室内,可以有效地调节冷热气流,使冷热气流组织更加合理,增强了自然通风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一种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边墙和右边墙,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之间限定有 呆作间室;电解槽,所述电解槽设在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之间,且所述电解槽和右边墙之间限定出第一进风口;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设在所述电解槽与所述左边墙之间,且所述操作平台与所述电解槽之间限定出第二进风口;溜槽,所述溜槽设在所述操作间室内;和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操作间室上方且分别与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的上端相连; 其中,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分别包括多个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以及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连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在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通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1.5-2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为1.8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槽设在所述左侧板和左支撑柱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铝电解车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形成有出气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电解车间系统,包括左边墙和右边墙;电解槽;操作平台;溜槽,所述溜槽设在所述操作间室内;和顶板;其中,所述左边墙和右边墙分别包括多个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以及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相连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设在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的外侧且分别与所述左支撑柱和右支撑柱间隔开预定距离以形成通气间隙。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铝电解车间系统,通过在左侧板和左支撑柱以及右侧板和右支撑柱之间形成通气间隙,在车间系统主体造型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外界空气能从通气间隙内进入操作间室内,可以有效地调节冷热气流,使冷热气流组织更加合理,增强了自然通风效果。
文档编号C25C3/06GK103014763SQ20121056994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5日
发明者尹传兴, 周飞, 赵钢, 汤其富, 陆正国, 贺永吉, 何鹏飞 申请人:云南云铝涌鑫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