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1203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铜电解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电解法生产阴极精铜时需要使用添加剂,添加剂加入的精确程度将影响析出的阴极铜品质。目前在铜电解行业,添加剂在配料过程中所需的热水是采用蒸汽加热,热水温差大,难以保证添加剂分散和浓度的均匀性。此外,添加剂在加料时也以人工控制为主,需要依赖人的经验判断,容易因经验误差而造成添加剂加入量不准确,容易造成整个电解系统出现波动,降低了阴极析出的精铜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能提高添加剂加入的精确程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包括向溶解槽内通水的水管,水管的管道上设有电热水装置,溶解槽槽体的上端设有加料斗,溶解槽的底部设有通向计量槽的出料管,所述计量槽槽体的上端设有液位计,计量槽的底部设有通向铜电解生产系统的加料管,加料管的管道上设有隔膜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电热水装置对水进行加热,能够实现水温的准确控制;通过计量槽的设置能避免添加剂凝固的问题,保证了添加剂浓度的准确;加料管管道上设有的隔膜泵能保证加料管中为恒定压力,使添加剂输送到铜电解生产系统中的加料流量不受计量槽内添加剂体积变化的影响,从而实现添加剂加料流量的定量、稳定控制。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能有效消除人为不确定因素,从而实现添加剂的均匀、稳定、准确加入,有助于提高阴极精铜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向溶解槽10内通水的水管20,水管20的管道上设有电热水装置30,溶解槽10槽体的上端设有加料斗11,溶解槽10的底部设有通向计量槽40的出料管50,所述计量槽40槽体的上端设有液位计41,计量槽40的底部设有通向铜电解生产系统的加料管60,加料管60的管道上设有隔膜泵61。电热水装置30可以直接对水管20中的生产水/自来水加热至工艺所需温度,一般为60℃左右,保证了水温的均匀性。具体的,电热水装置30的温度数值信号可连接到生产控制系统plc,实现远程监控和记录水温数据。均匀温度的热水通过水管20流动到溶解槽10中,能实现对添加剂良好的溶解,再经计量槽40计量、隔膜泵61恒定泵送,添加剂可被定量、可控的添加到铜电解生产系统中。具体的,隔膜泵61的流量通过plc系统与计量槽液位计联锁控制,无需人工调整,既省时省力,同时也消除了经验误差的影响,保证添加剂能在24h内均匀加料。

更具体的方案为,所述溶解槽10和计量槽40均还包括对槽体实施搅拌的搅拌单元70,搅拌单元70包括伸进槽体内的转轴71和设置在转轴71中部和/或端部的叶片72,电机73驱动转轴71转动。搅拌单元70是用于实施对槽内添加剂的搅拌,使添加剂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可避免出现添加剂结块凝固问题,保证了添加剂浓度的准确性。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50自溶解槽10的底部延伸至计量槽40内,出料管50的管道上设有截止阀51。

优选的,所述溶解槽10和计量槽40的整体轮廓呈漏斗状,计量槽40的外周壁上设有保温层42,用于对计量槽40内的添加剂进行保温。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溶解槽10的最低位置高于计量槽40的最高位置,如此,溶解槽10中的添加剂可自然流入计量槽40。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铜电解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包括向溶解槽内通水的水管,水管的管道上设有电热水装置,溶解槽槽体的上端设有加料斗,溶解槽的底部设有通向计量槽的出料管,所述计量槽槽体的上端设有液位计,计量槽的底部设有通向铜电解生产系统的加料管,加料管的管道上设有隔膜泵;本发明提供的铜电解添加剂的自动配料、加料系统能提高添加剂加入的精确程度。

技术研发人员:何梅松;谢钿生;王万军;杨威;王俊杰;何夏雨;梁玮;章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