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1408发布日期:2021-05-25 12:4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镀生产线中,由于电镀过程中电镀药水的损耗,需要操作人员在不同生产线的镍锡工站中及时的添加药水,以保持药水的浓度。这种方式中,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高,人工成本也高。如果说每一组镍锡工站都设置加液设备,成本会比较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通过使用该结构,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加药泵、存液桶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药泵电控连接;

所述加药泵的进液口经管路与所述存液桶的侧壁底部相连,所述存液桶的顶部与一送液管相连;

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多组出液管,所述机体内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加药泵的出液口经管路与所述空腔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左侧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每组所述通孔经连接管与一组所述出液管相连,且每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内设有上部隔板及中部隔板,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上部隔板上方的机体内,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的顶面上,所述加药泵及存液桶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下方的机体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存液桶的底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内部的底部,所述机体内部的右侧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中部隔板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存液桶的右侧上方,所述加药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存液桶内设有上液位传感器及下液位传感器,所述上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顶部设置,所述下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下方设置,所述上、下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液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体前侧面的上方设有一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组出液管与不同镍锡工站进行连接,利用加药泵将存液桶内的药水抽出到连接块内,根据不同镍锡工站的情况,及时的控制对应连接管的电磁阀打开,将药水送入到对应的镍锡工站内,实现自动加液,能够对多组镍锡工站进行加药,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液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也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体;2、加药泵;3、存液桶;4、控制器;5、送液管;6、出液管;7、连接块;8、连接管;9、电磁阀;10、触控显示屏;11、上部隔板;12、中部隔板;13、支撑板;14、上液位传感器;15、下液位传感器;16、第一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内设有加药泵2、存液桶3及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药泵电控连接;

所述加药泵的进液口经管路与所述存液桶的侧壁底部相连,所述存液桶的顶部与一送液管5相连;

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多组出液管6,所述机体内设有一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加药泵的出液口经管路与所述空腔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左侧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每组所述通孔经连接管8与一组所述出液管相连,且每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一电磁阀9,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所述机体前侧面的上方设有一触控显示屏10,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出液管的顶部分别经一管路与对应一组镍锡工站连接,送液管将需要的药水送入到存液桶内,这样在实际使用时,先通过触控显示屏将对应的数值预设在控制器内。实际使用时,当某个镍锡工站需要加入药水的时候,控制器控制加药泵工作,在存液桶内抽取预定的药水到空腔内,其中对应该镍锡工站的连接管上面的电磁阀打开,这样就能够通过加药泵将药水送入到对应的镍锡工站内,送药完成之后,电磁阀关闭,如此,哪一台镍锡工站需要加药,加药泵及对应的电磁阀打开即可,无需多人加液,减少人工成本,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参见图1、2所示,所述机体内设有上部隔板11及中部隔板12,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上部隔板上方的机体内,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的顶面上,所述加药泵及存液桶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下方的机体内。通过上部隔板及中部隔板的设置,能够将控制器、连接块、存液桶及药水泵分开,分隔成多个区,便于后续的检修,防止相互干扰。

参见图1、2所示,所述存液桶的底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内部的底部,所述机体内部的右侧设有一支撑板13,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中部隔板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存液桶的右侧上方,所述加药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支撑板设置在存液桶的右侧上方,这样能够将药水泵抬高,防止存液桶或者药水泵出现漏液情况将药水泵损坏。

所述存液桶内设有上液位传感器14及下液位传感器15,所述上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顶部设置,所述下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下方设置,所述上、下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所述送液管5上设有第一电磁阀16,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通过上、下液位传感器的设置,当上液位传感器检测药水到位之后,第一电磁阀关闭,送液管停止送入药水,当下液位传感器检测到药水位置之后,第一电磁阀打开,给予存液桶内加入药水,及时加液补充药水,防止药水泵空吸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加药泵、存液桶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药泵电控连接;

所述加药泵的进液口经管路与所述存液桶的侧壁底部相连,所述存液桶的顶部与一送液管相连;

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多组出液管,所述机体内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加药泵的出液口经管路与所述空腔的前端相连;

所述连接块的左侧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每组所述通孔经连接管与一组所述出液管相连,且每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上部隔板及中部隔板,所述控制器安装于所述上部隔板上方的机体内,所述连接块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的顶面上,所述加药泵及存液桶安装于所述中部隔板下方的机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桶的底部安装于所述机体内部的底部,所述机体内部的右侧设有一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所述中部隔板的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于所述存液桶的右侧上方,所述加药泵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桶内设有上液位传感器及下液位传感器,所述上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顶部设置,所述下液位传感器靠近所述存液桶的下方设置,所述上、下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液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前侧面的上方设有一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镍锡工站自动加液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加药泵、存液桶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加药泵电控连接;所述加药泵的进液口经管路与所述存液桶的侧壁底部相连,所述存液桶的顶部与一送液管相连;所述机体的顶部设有多组出液管,所述机体内设有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加药泵的出液口经管路与所述空腔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块的左侧设有多组通孔,每组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每组所述通孔经连接管与一组所述出液管相连,且每组所述连接管上设有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控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加液便利性,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温涛;汪庆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培雷特成套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