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5351发布日期:2023-04-20 04:12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金属生产,尤其涉及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1、高纯铁性能优异被广泛地运用于航天、军工、核工业等各个领域,高纯铁生产工艺被日本企业所垄断,其生产高纯铁的纯度高达99.999%,高纯铁的生产制备过程通常以电解的方式进行生产。

2、传统的电解生产高纯铁方式繁琐,效率低下,需要在电解槽内反复添加足够浓度的电极液,以保证高纯铁能够足量快速的析出,采取电解液补铁循环能够提高高纯铁生产的效率,但是在电解液循环的过程当中循环通道内三价铁离子所产生的胶体物质会堵塞循环通道,导致了电解液循环速率慢,电解生产高纯铁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高纯铁的生产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能够实现电极液的循环,并且祛除三价铁及其产生胶体,提高了高纯铁的生产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包括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所述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首尾连通形成电解液输送回路,所述除三价铁系统包括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所述第一置换柱的出液端与第二置换柱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酸淋塔以及储酸罐,所述酸淋塔和储酸罐之间形成酸洗回路,所述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并列地串接于酸洗回路中,所述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的进液端以及出液端均设置有三通控制组件,其中通过三通控制组件控制酸洗回路导通状态,所述电解液输送回路以及酸洗回路内均设置有泵体。

4、优选地,所述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均为多个且并列设置。

5、优选地,所述电解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通的高位混合槽、沉降槽以及电解槽,所述沉降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隔膜板。

6、优选地,所述高位混合槽内设置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包括搅拌叶片,所述高位混合槽与沉降槽之间形成有铁粉循环回路。

7、优选地,所述铁粉循环回路包括与沉降槽底端连通的铁粉循环管道,所述铁粉循环管道末端与高位混合槽连通其与搅拌叶片位置相对应,所述高位混合槽外壁套设有位于搅拌叶片外侧的导流罩体。

8、优选地,所述铁粉循环管道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铁粉循环管道外侧设置有电控装置用于控制螺旋输送叶片转动。

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0、通过电解液输送回路能够持续向电解槽内输送电解液,能够保证高纯铁生产的效率,通过酸洗回路能够对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内三价铁产生的胶体进行溶解,保证回路的通畅,通过铁粉循环回路能够实现铁粉的循环利用,提高整体生产效率,通过上述循环改良了高纯铁生产的工艺,提高了高纯铁生产的效率以及效益;通过在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内分别填充大小颗粒的铁屑,能够通过第一置换柱更好起到过滤胶体的作用,通过第二置换柱能够更好起到补铁除三家铁的作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通过设置导流罩体以及螺旋输送叶片的组合能够实现沉降槽内多余铁粉的回收利用,整体自动进行,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益。



技术特征:

1.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包括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所述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首尾连通形成电解液输送回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换柱(7)以及第二置换柱(8)均为多个且并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系统包括首尾依次连通的高位混合槽(2)、沉降槽(3)以及电解槽(5),所述沉降槽(3)内壁固定连接有隔膜板(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混合槽(2)内设置有搅拌器(1),所述搅拌器(1)包括搅拌叶片,所述高位混合槽(2)与沉降槽(3)之间形成有铁粉循环回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粉循环回路包括与沉降槽(3)底端连通的铁粉循环管道(300),所述铁粉循环管道(300)末端与高位混合槽(2)连通其与搅拌叶片位置相对应,所述高位混合槽(2)外壁套设有位于搅拌叶片外侧的导流罩体(2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粉循环管道(300)内部设置有螺旋输送叶片,所述铁粉循环管道(300)外侧设置有电控装置用于控制螺旋输送叶片转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纯铁的生产装置,包括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所述电解系统以及除三价铁系统首尾连通形成电解液输送回路,所述除三价铁系统包括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所述第一置换柱的出液端与第二置换柱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生产装置还包括酸淋塔以及储酸罐,所述酸淋塔和储酸罐之间形成酸洗回路,所述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并列地串接于酸洗回路中,所述第一置换柱以及第二置换柱的进液端以及出液端均设置有三通控制组件。本技术其能够实现电极液的循环,并且祛除三价铁及其产生胶体,提高了高纯铁的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俞鹰,蔡晨龙,钱俊杰,方支灵,潘荣选,戴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铜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