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43695发布日期:2023-08-06 00:34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解臭氧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由于电解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阳极电解室、贵金属质子交换电极室、阴极电解室内的温度上升很快,温度升高后不仅不利于电解反应的继续进行,而且电解产生的臭氧在温度较高时又会很快分解成氧气,导致产生的臭氧浓度下降;由于阳极电解室、阴极电解室内的气体本身和液体本身的传热比较慢,导致离阳极夹板和阴极夹板越近的地方温度越高,离阳极夹板和阴极夹板越远的地方温度越低,造成阳极电解室、阴极电解室内的温度不均衡,不仅不利于散热,而且在阳极电解室内温度较高的地方,臭氧又会很快分解成氧气,导致产生的臭氧浓度下降。

2、因此,现有技术中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存在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3、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所壳体内设置有产生臭氧的发生腔,所述壳体内设置内冷却机构,所述壳体外设置有外冷却机构;

4、所述内冷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生腔内的冷却架,所述冷却架设置有内散热片,所述内散热片凸出所述冷却架,所述冷却架内设置有内冷却通道,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内进水嘴,所述内进水嘴与所述冷却通道相通,所述冷却架远离所述内进水嘴的一端设置通孔,所述发生腔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内冷却通道相通,所述壳体的底壁还设置有内出水嘴,所述内出水嘴与所述发生腔相通;

5、所述外冷却机构包括外罩,所述外罩与所述壳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外冷却通道,所述外冷却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散热片,所述外散热片延伸至所述发生腔内,并且,所述外散热片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与所述外冷却通道相通,所述外冷却通道的下端设置有外进水嘴,所述外冷却通道的上端设置有外出水嘴。

6、作为优选,所述外冷却通道内还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外罩之间具有间隙。

7、作为优选,所述外冷却通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外罩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间隙。

8、作为优选,所述外罩远离所述外冷却通道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散热筋与所述外罩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筋设置有散热孔。

9、作为优选,所冷却架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冷却架包括内壁、外壁和连接所述内壁、所述外壁的顶壁,所述内壁、所述外壁、所述顶壁以及所述壳体的底壁围成所述内冷却通道,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均设置有通孔。

10、作为优选,所述内散热片设置有散热槽,位于所述内壁的所述内散热片与所述内壁为一体式结构,位于所述外壁的所述内散热片与所述外壁为一体式结构。

11、作为优选,所述外散热片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12、作为优选,所述外罩焊接于所述壳体,并且,所述外冷却通道的深度不于小所述内冷却通道的深度。

1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有排出气体的排气嘴。

14、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6、1、通过设置内散热机构和外散热机构,内散热机构用于对发生腔进行散热,使发生腔内具有合理的温度范围,外散热机构用于对围成发生腔的壳体进行散热,使壳体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壳体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提高了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效率。

17、2、通过设置冷却架,通过内进水嘴进入的冷却架先进入内冷却通道内,并且内冷却通道引导至发生腔的中部,然后,内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再通过通孔排入发生腔内,发生腔内的冷却液与发生腔完成热交换后再由内出水嘴排出。内冷却通道的设置延长了冷却液在发生腔内的流动路径,从而有利于冷却液在发生腔内完成热交换。

18、3、通过设置外冷却机构,外冷却机构用于对壳体进行散热,外冷却通道内的冷却液与壳体完成热交换后排出,使壳体的均匀,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壳体(1)内设置有产生臭氧的发生腔(11),所述壳体(1)内设置内冷却机构(2),所述壳体(1)外设置有外冷却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通道内还设置有散热翅片(36),所述散热翅片(36)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散热翅片(36)与所述外罩(31)之间具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冷却通道内设置有散热翅片(36),所述散热翅片(36)与所述外罩(31)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翅片(36)与所述壳体(1)之间具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31)远离所述外冷却通道的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散热筋与所述外罩(31)为一体式结构,并且,所述散热筋设置有散热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冷却架(21)焊接于所述壳体的底壁上,所述冷却架(21)包括内壁(212)、外壁(213)和连接所述内壁(212)、所述外壁(213)的顶壁(214),所述内壁(212)、所述外壁(213)、所述顶壁(214)以及所述壳体(1)的底壁围成所述内冷却通道,所述内壁(212)和所述外壁(213)均设置有通孔(2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散热片(22)设置有散热槽(221),位于所述内壁(212)的所述内散热片(22)与所述内壁(212)为一体式结构,位于所述外壁(213)的所述内散热片(22)与所述外壁(213)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散热片(33)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31)焊接于所述壳体(1),并且,所述外冷却通道的深度不于小所述内冷却通道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壁(214)设置有排出气体的排气嘴(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壁设置有支脚(13),所述支脚(13)与所述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解臭氧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一种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包括壳体,所壳体内设置有产生臭氧的发生腔,所述壳体内设置内冷却机构,所述壳体外设置有外冷却机构;通过设置内散热机构和外散热机构,内散热机构用于对发生腔进行散热,使发生腔内具有合理的温度范围,外散热机构用于对围成发生腔的壳体进行散热,使壳体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且,壳体不会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提高了低压电解臭氧发生器的散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应廉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兆江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