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窨井座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19810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材料窨井座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窨井座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塑料(SMC、DMC、BMC、HMC)复合材料制成的与窨井盖配套的窨井座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塑料如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塑料(SMC、DMC、BMC、HMC)窨井盖具有强度高、耐疲劳性好、耐磨蚀、重量轻、美观等优点,但是在安装井座时,发现复合材料窨井座与水泥混凝土粘结强度差,致使水泥固化后两种材料之间出现裂缝和自然开裂等现象,特别是经车辆施载后会出现加固材料破碎等现象,影响其使用性能且大大缩短了井座的使用寿命,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及其制造方法,该种井座与水泥混凝土粘结强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包括预制井座,预制井座为整体结构,预制井座与水泥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塑料和水泥混凝土都有很好粘结性的高分子涂层。
该种复合材料窨井座的制造方法如下(1)用浸渍、喷雾或涂刷方法,在预制井座外表面覆盖一层高分子涂层;(2)高分子涂层自然凉干或加热烘干,蒸发内部溶剂。高分子涂层采用极性高分子材料,极性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中含有-OH或-COOH、-CHO、-CH=CH-。极性高分子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饱和或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酫。对于用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模塑料(SMC、DMC、BMC、HMC)复合材料制成的预制井座,极性高分子材料最为理想的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因其分子结构与预制井座的基材属同类。
该种复合材料窨井座由于具有一层高分子涂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窨井盖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避免出现水泥固化后井座与加固材料之间出现裂缝和自然开裂等现象,特别是避免了经车辆施载后加固材料破碎等现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井座的使用寿命,十分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现场示意图。
图2是与图1所示的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同质平板与水泥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测试方法示意图。
图中1、预制井座,2、高分子涂层,3、井盖,4、水泥混凝土,5、井座下垫砖,6、拉力实验机,7、铁板,8、与复合材料窨井座同质平板,9、预埋螺丝。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再作描述。
实例1参见图1,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包括预制井座1,预制井座1为整体结构,预制井座1与水泥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塑料和水泥混凝土都有很好粘结性的高分子涂层2。
该种复合材料窨井座的制造方法如下(1)用喷雾方法,在预制井座1外表面覆盖一层固体含量为6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溶液高分子涂层2;(2)高分子涂层2自然凉干两天,蒸发内部溶剂。
制作与上述复合材料窨井座同质平板8与水泥、砂(1∶1+适量水)的水泥混凝土4接触,室温固化,静置100h后,发现两者之间没有裂缝,用图2所示的测试方法测试,计算公式为P=F/S,其中P为粘结强度(N/mm2),F为最大拉力(N),S为水泥混凝土4与试样(与复合材料窨井座同质平板8)接触面积(mm2),测量出其粘结强度为0.18N/mm2。
实施例2同实施例1方法一样,用环氧树脂代替不饱和聚酯树脂,测量出其粘结强度为0.05N/mm2。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包括预制井座(1),预制井座(1)为整体结构,其特征是预制井座(1)与水泥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塑料和水泥混凝土都有很好粘结性的高分子涂层(2)。
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窨井座的方法,其特征是(1)用浸渍、喷雾或涂刷方法,在预制井座(1)外表面覆盖一层高分子涂层(2);(2)高分子涂层(2)自然凉干或加热烘干,蒸发内部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造复合材料窨井座的方法,其特征是高分子涂层(2)采用极性高分子材料,极性高分子材料分子链中含有-OH或-COOH、-CHO、-CH=C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制造复合材料窨井座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极性高分子材料包括环氧树脂、饱和或不饱和聚酯树脂、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缩酸。
全文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窨井座,包括预制井座,预制井座为整体结构,预制井座与水泥混凝土接触的表面覆盖有一层与玻璃纤维增强树脂模塑料和水泥混凝土都有很好粘结性的高分子涂层。该种复合材料窨井座的制造方法如下(1)用浸渍、喷雾或涂刷方法,在预制井座外表面覆盖一层高分子涂层;(2)高分子涂层自然凉干或加热烘干,蒸发内部溶剂。该种复合材料窨井座由于具有一层高分子涂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窨井座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避免出现水泥固化后井座与水泥混凝土出现裂缝和自然开裂等现象,特别是避免了经车辆施载后加固材料破碎等现象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井座的使用寿命,十分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
文档编号E02D29/14GK1546807SQ20031012416
公开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7日
发明者周虹, 陈忆, 周 虹 申请人:陈忆, 陈 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