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71108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与天然气生产领域中使用的油管柱径向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和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生产管柱(通常为油管柱)需要从井底连通到井口,以建立油气从井底到井口的流动或举升通道。在常规采油(气)方式下,该生产管柱为一同心油管柱,上端悬挂在井口采油树上,下端一般为自由悬垂在套管中,不需要特殊的定位以使整个油管柱居中或偏心。但是在一些特殊的生产管柱,如带气举阀的油管柱中,为了避免气举阀与套管柱的摩擦、磨损而在气举阀处采用保护块以使油管柱偏心,这种偏心的目的在于保护油管柱上的特殊部件,而不是使整个油管柱强制偏心、定位,因而在油套管环形空间并未真正建立起从井口到井底的保证特殊工具顺利下落的通道。
在一些特殊的采油方式如新型单油管柱球塞气举中,一方面需要保护油管柱上的气举阀,另一方面需要从井口将气举球等工具从油套管环形空间投入到井底的特殊装置上。在投球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投入工具及时顺利下落以防止其在井筒中的堆积、堵塞。为此,必须使油管柱在套管柱中的布设方式由自由悬垂改为偏心悬挂,以预留出足够的空间作为投入工具的下落通道。
纵观国内外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现状,目前尚未见使井筒纵向油管柱强制偏心的定位装置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该定位器能够使油管柱强制偏心,在保护气举阀等特殊部件的同时,为气举球等特殊工具由井口通过油套管环形空间自由下落到井底提供空间通道。
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由定位器本体、两个扶正块、两个导向板组成,所述定位器本体为一中空的柱形结构,扶正块呈一定夹角沿定位器本体轴向布设,所述扶正块两端呈锥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导向板位于定位器本体和扶正块之间,所述导向板一端有倾斜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
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器本体形同油管短节,上端为带油管接箍的标准油管母螺纹,下端为标准油管公螺纹,可与油管直接相联。导向板的倾斜角与扶正块一端的锥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总体径向尺寸小于套管内径,以方便井下作业,也可根据油管尺寸要求加工为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油管、套管规格的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用方便,油管下井时,只需在两油管间联结本实用新型即可;2)依靠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使油管柱下井后强制偏向于套管一侧并与套管保持平行,为所投放的气举球等工具的下落预留了足够空间;3)由于导向板倾斜安装,使气举球等不能在本实用新型处堆积从而保证气举球的下落自如;4)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为球塞气举等采油方式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注采循环条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径向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块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板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看图1、图2、图3、图4,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由定位器本体3、两个扶正块2、两个导向板1组成,所述定位器本体3为一中空的柱形结构,扶正块2呈一定夹角沿定位器本体轴向布设,所述扶正块两端呈锥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导向板1位于定位器本体和扶正块之间,所述导向板一端有倾斜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
参看图2,定位器本体上端为带油管接箍的标准油管母螺纹,下端为标准油管公螺纹,油管下井时,只需在两油管间联结本实用新型即可,依靠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使油管柱下井后强制偏向于套管4一侧并与套管保持平行,为所投放的气举球5的下落预留了足够空间,由于导向板倾斜安装,使气举球5不能在本实用新型处堆积而下落自如。
权利要求1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其特征在于,由定位器本体(3)、两个扶正块(2)、两个导向板(1)组成,所述定位器本体(3)为一中空的柱形结构,扶正块(2)呈一定夹角沿定位器本体轴向布设,所述扶正块两端呈锥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导向板(1)位于定位器本体和扶正块之间,所述导向板一端有倾斜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本体(3)上端为带油管接箍的标准油管母螺纹,下端为标准油管公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1)的倾斜角与扶正块(2)一端的锥角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与天然气生产领域中使用的油管柱径向偏心定位器,由定位器本体、两个扶正块、两个导向板组成,所述定位器本体为一中空的柱形结构,扶正块呈一定夹角沿定位器本体轴向布设,所述扶正块两端呈锥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导向板位于定位器本体和扶正块之间,所述导向板一端有倾斜角,其外轮廓面为球面。该定位器能够使油管柱强制偏心,在保护气举阀等特殊部件的同时,为气举球等特殊工具由井口通过油套管环形空间自由下落到井底提供空间通道。
文档编号E21B23/00GK2672281SQ20042003243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5日
发明者李颖川, 杨志, 喻中胜, 刘永辉 申请人:西南石油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