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07712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地下采矿业避难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隔绝式 避难室用制氧机。
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尚无可容纳多人,连续供氧72小时以上的专用矿井避难救生 设备,如果矿井内一旦发生矿难,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生理有 具体毒性效应的气体生成物基本上可分为三类1、 窒息性或昏迷性成分;2、 对感官或呼吸器官有刺激性的成分;3、 其它异常毒性成分;从大多数矿难死亡统计资料看,大部分罹难者是因吸入一氧化碳等有害燃 烧气体致死。由于采矿坑道被堵或被淹没,矿工无法通过采矿通道逃生,其生 存希望十分渺茫,这也是我国矿难死伤人员多的一个主要原因。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路就是在井下设置一种避难场所,在其工作空间内 形成适宜生存的小环境,而与上述避难场所相配套的生命支持系统便成为相关 技术的核心。现有通用型制氧机产品因其结构复杂,制氧效率低而不能与上述 生命支持系统相配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 便,制氧效率高,在发生矿难时能充分满足相应人体生存条件的隔绝式避难室 用制氧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它包括配有呼气口及吸气口的壳体;所述壳 体内设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外壁与壳体的内壁间形成柱形腔体;所述滤筒内配 有制氧剂;所述呼气口与腔体相通;所述吸气口与滤筒的内腔相通;所述滤筒 的侧壁配有微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壳体外可固定配有散热片组件。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滤筒的侧壁可采用波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制氧效率高,在发生矿难时能充分满足相应人体生存条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制氧机可实现二氧化碳与氧气的交替置换,从而保证了壁体内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基本体症的正常,最终为矿难救助赢得宝贵的时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保护范围将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2、 3所示,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它包括配有呼气口 8及吸气口 9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设有滤筒15;所述滤筒15的外壁与壳体12的内壁间形成柱形腔体16;所述滤筒15内配有制氧剂13;所述呼气口 8与腔体 16相通;所述吸气口9与滤筒15的内腔相通;所述滤筒15的侧壁配有微孔;在所述壳体12外固定配有散热片组件17;所述滤筒15的侧壁采用波纹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呼气口 8及吸气口 9依次分别与位于隔绝式避难室壁体内呼吸面 罩的面罩呼气口及面罩吸气口相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制氧剂13可采用Na202; 所述呼气口 8与腔体16相通;所述吸气口 9与滤筒15的内腔相通;所述滤筒15的侧壁配有微孔;如图2、 3所示,为降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温度,本实用 新型在所述壳体12外固定配有散热片组件17。本实用新型所述滤筒15的侧 壁可采用波纹结构;在滤筒15的侧壁上配有供气体通过的微孔。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制氧机产生的氧气通过吸气口 9及面罩吸气口送入 人体,而作业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通过面罩呼气口经呼气口 8送入本实用新型 的腔体16中,二氧化碳气体再经滤筒15的侧壁上的微孔,最终进入制氧剂 13的工作仓,流经的二氧化碳气体与制氧剂13反应后生成氧气,再由与制氧 剂13的工作仓相通的吸气口 9送出完成一次循环。
权利要求1、一种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有呼气口(8)及吸气口(9)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设有滤筒(15);所述滤筒(15)的外壁与壳体(12)的内壁间形成柱形腔体(16);所述滤筒(15)内配有制氧剂(13);所述呼气口(8)与腔体(16)相通;所述吸气口(9)与滤筒(15)的内腔相通;所述滤筒(15)的侧壁配有微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12)外固定配有散热片组件(17)。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其特征 在于所述滤筒(15)的侧壁采用波纹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地下采矿业避难救生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用隔绝式避难室用制氧机,它包括配有呼气口(8)及吸气口(9)的壳体(12);所述壳体(12)内设有滤筒(15);所述滤筒(15)的外壁与壳体(12)的内壁间形成柱形腔体(16);所述滤筒(15)内配有制氧剂(13);所述呼气口(8)与腔体(16)相通;所述吸气口(9)与滤筒(15)的内腔相通;所述滤筒(15)的侧壁配有微孔;在所述壳体(12)外固定配有散热片组件(17);所述滤筒(15)的侧壁采用波纹结构。
文档编号E21F11/00GK201221378SQ200820013579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连成 申请人:黄志燕;张连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