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2585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油田所采用的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该
装置具有以井杆自身重力,冲击井下的原油作用,增加抽油产量。
技术背景公知,目前油田袖油作业时,所使用的袖油机是曲柄转动作往 复运动抽油机,这种抽油机的井杆作匀速往复运动,由于井杆作匀速往复运动 的冲程中,抽油产量平稳,难于实现达到抽油增产的目的,为使抽油机在同等 耗能的情况下,实现抽油增产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井杆自身的重力,向井 下作加速运动,使井杆下端的柱塞,向井下加速冲击原油,于是通过抽油泵内 的原油向上作加速流动,于此原油在泵简内向上作加速流动的惯性作用,同比 之下,本实用新型可以增加抽油产量为15—20%。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重力冲击增袖油机装置,这个装置能够 将利用抽油井杆的重力加速的动能,加速井杆铅垂向下运动的速度,使连接井 杆下端的柱塞加速向下冲击泵筒内原油,导致泵筒内原油沿着柱塞中心孔向上 流动加速运动,原油从柱塞中心孔向上运动加速惯性力的作用,于是,同比之 下,可以增加抽油产量为15—20%。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重力冲击增抽油泵装置中,是以立机架、 横梁、后转动轮、拉动钢绳、配重后轮、配重前轮、套管、前轴、连接板、井 杆、配重钢绳、配重铁、减速机、从动轴、拨动轮、双向铰链轴、拨动块、轨 道轮、轨道、电动机、皮带、皮带轮、主动轴、飞轮、后轴、中轴、前转动轮、 轨道轮轴所组成。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的组装立机架是以角钢制成,立机 架上面固结于横梁,横梁是槽铜制成。二个横梁上面分别固结着前轴、中轴和 后轴的二端部,前轴长度的中心及附近处,分别串入着三个轮子,其中间的轮子是前转动轮,前转动轮的二倒设有配重前轮,二侧配重前轮和中间的前转动 轮以套管隔离开来,前转动轮和配重前轮是圆形的,它们的中心设有一通孔。 以这个通孔串进在前轴的外圆上可以转动。套管是圆筒形的,套管的内孔可以 分别串入着前轴、中轴和后轴的外圆上。两个橫梁的中间部位上面分别固结着 中轴的二端部,中轴长度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分别串入在配重后轮的中心孔内, 可以转动。套管将配重后轮隔离开来,配重后轮是圆形轮,中心设一通孔,以 这个通孔串套在中轴的外圆上。两个横梁的后端部上面固结着后轴的二端,后 轴长度中心位置设有后转动轮,后转动轮两侧分别以套管串套在后轴的外圆上, 将后转动轮限位于后轴长度的中心部位。拉动钢绳悬挂在前转动轮和后转动轮 的外圆上面;配重钢绳悬挂在配重前轮和配重后轮外圆的上面。连接板将配重 钢绳的一端和拉动钢绳的一端及井杆的上端,紧固于一起。配重钢绳的另一端 固结着配重铁;拉动钢绳的另一端与双向铰链轴固结于一起。双向铰链轴的水 平轴固结于拨动轮的侧面凸圆板上,双向铰链轴的铅垂轴与拉动钢绳的端头进 行连接。拨动轮是圆形的凸轮,它的中心设一通孔,这一通孔串套在减速机的 从动轴上迸行固结,在拨动轮上面设有的双向铰链轴位置下面的凸圆上,设有 坡面。在拨动轮内凸圆的轮廓上的一定位置固结着拨动块,拨动块是斜坡形钢 体,当拉动钢绳在拨动轮的内凸圆绕缠到拨动块的斜坡面上时,拉动钢绳在拨 动块的斜坡面上进行滑动,当拉动钢绳滑动到拨动块斜坡的端部时,拉动钢绳 继续绕缠着的同时,离开拨动块,脱落在拨动轮的一侧面,由于拉动钢绳受井 杆的拉力作用,则脱离绕缠拨动轮的拉动钢绳,则向上运动。与此同时,则井 杆以自身的重力向下运动,当井杆向下运动到下止点时,则拉动溺绳向上运动 到达上止点,与此同时,固结在双向铰链轴的铅垂轴上的拉动钢绳被拉直。轨道轮设在轨道轮轴的两端,轨道轮可以绕轨道轮轴的端轴进行转动,轨道轮可 以在轨道上进行滚动。电动机上的皮带轮与减速机上的皮带轮,以皮带进行连 接。减速机上的皮带轮中心有一通孔,这一通孔串套在减速机的主动轴上进行 固结。飞轮是圆形轮,它的中心有一通孔,这一通孔串套在减速机的主动轴的 端部进行固结。当电动机转动时,通过皮带的传动,使减速机的主动轴进行转 动,于此同时,减速机的从动轴亦进行转动;使从动轴上固结的拨动轮亦进行 转动。当拨动轮转动时,固结在拨动轮上的双向铰链轴连接着的拉动钢绳,沿 着拨动轮的内凸圆的外圆面上进行绕缠运动,使悬挂在后转动轮的拉动钢绳向 下运动,与此同时,井杆从下止点开始向上止点迸行运动,当拉动钢绳绕缠至 拨动块端部时,井杆向上运动至上止点,当拉动钢绳从拨动块端部脱落下去时, 则井杆开始向下运动,显而易见,井杆的往复运动一次行程,是拉动钢绳在拨 动轮内凸圆的外圆面上绕缠一次,脱落下去一次的过程。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利用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在油田的抽油井上迸行 抽油,采用井杆自身的重力加速度的运动能量,冲击井下泵筒内的原油,加速 抽油柱塞中心孔向上流动原油的数量,由于原油向上冲击惯性力的作用,同比
之下,可以增加抽油量为15—20%。


图1是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主视构造原理图。
图2是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腑视构造原理图。 图3是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A-—A剖视构造原理图。 图4是重力冲击增袖油机装置B"~B放大剖面构造原理图。 图5是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d放大剖面构造原理图。具钵实旛方式下面参阅图K图2、图3、图4及图5进行详细说明。在
图l、图2、图3、图4及图5中;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是以立机架l、横 梁2、后转动轮3、拉动钢绳4、配重后轮5、配重前轮6、套管7、前轴8、连 接板9、井杆10、配重钢绳H、配重铁12、减速机13、从动轴14、拨动轮i5、 双向铰链轴16、拨动块17、轨道轮18、轨道19、电动机20、皮带21、皮带轮 22、主动轴23、飞轮24、后轴25、中轴26、前转动轮27和轨道轮轴28所组 成。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的组装立机架(1)是以角钢制成,立机架(〗) 上面固结于横梁(2),橫梁(2)是槽钢制成。两个横梁(2)的上面,别固结 着前轴(8)、中轴(26〉和后轴(25)的两个端部,前轴(8)长度的中心及附 近处,分别串入着三个轮子,其中间的轮子是前转动轮(27),前转动轮(27) 二侧分别设有配重前轮(6), 二侧配重前轮(6)和中间的前转动轮(27)以套 管(7)隔离开来,前转动轮(27)和配重前轮(6)是圆形的,轮的中心设有 一通孔。以这个通孔串进在前轴(8)的外圆上。套管(7)是圆筒形的,套管 (7)的内孔可以分别串入在前轴(g)、中轴(26)和后轴(25)的外圆上。两 个横梁(2)的中间部位上面,分别固结着中轴(26)的端部,中轴(26)长度 的中间位置的二侧,分别串入在配重后轮(5)的中心孔内,套管(7)将配重 后轮(5)隔离开来,配重后轮(5)是圆形轮,它的中心设一通孔,以这个通 孔串套在中轴(26)的外圆上。两个横梁(2)的后端部上面固结着后轴(25) 的两端,后轴(25)长度的中心位置,串套着后转动轮(3),后转动轮(3)的 两侧分别以套管(7)串套在后轴(25)的外圆上,将后转动轮(3)限位于后 轴(25)长度的中心位置。拉动钢绳(4)悬挂在前转动轮(27)和后转动轮(3) 的外圜上面;配重钢绳(11)悬挂在配重前轮(6)和配重后轮(5)外圆的上面。连接板(9)将配重钢绳(11)的一端和拉动钢绳(4)的一端及井杆(10) 的上端紧固于一起。配重钢绳(ii)的另一端固结着配重铁(12);拉动钢绳(4)
的另一端与双向铰链轴(16)固结于一起。双向铰链轴(16)的水平轴固结于 拨动轮U5)的侧面凸圆板上,双向铰链轴(〖6)的铅垂轴与拉动铜绳(4)的 端头进行连接。拨动轮(15)是圆形的凸轮,它的中心设一通孔}这一通孔串 套在减速机(13)的从动轴(14)上进行固结,在拨动轮(15)上面设有的双 向铰链轴(16)位置下面的凸圆上,设有坡面。在拨动轮(15)的内凸圆的外 圆面上的一定位置,固结着拨动块(n)。拨动块(17)是斜坡形钢体,当拉动 钢绳(4)在拨动轮(15)的内凸圆绕缠到拨动块(17)的斜坡面上时,拉动钢 绳(4)在拨动块(17)的斜坡面上进行滑动,当拉动钢绳(4)滑动到拨动块
(17)的斜坡端部时,拉动钢绳(4)继续绕缠的同时,离开拨动块(17),脱 落在拨动轮(15)的一侧面,由于拉动钢绳(4)受井杆的拉力作用,则拉动钢 绳(4)脱离绕缠拨动轮(15)的内凸圆外圆面,而向上运动。当井杆GO)向 下运动到下止点时,则拉动钢绳(4)向上运动到达上止点,与此同时,固结在 双向铰链轴(16)的铅垂轴上的拉动钢绳(4)被拉直。轨道轮(18)设在轨道 轮轴(28)的两端,轨道轮(18)可以绕轨道轮轴(28)的端轴进行转动,轨 道轮(18)还可以在轨道(19)上进行滚动,立机架(1)下面固结在轨道轮轴
(28)的上面。电动机(20)上面的皮带轮与减速机(13)上面的皮带轮(22) 的皮带(21)进行连接,减速机(B)的皮带轮(22)中心有一通孔,这一通 孔串套在减速机(13)的主动轴(23)上进行固结。飞轮(24)是圆形轮,它 的中心有一通孔,这一通孔串套在减速机(13)的主动轴(23)的端部进行固 结。当电动机(20)转动时,通过皮带(21)传动,使减速机(13)的主动轴(23)进行转动。于此同时,减速机(13)的从动轴(14)亦进行转动。从动 轴(i4)上固结的拨动轮(15)亦进行转动。当拨动轮(15)转动时,固结在 拨动轮(15)的双向铰链轴(16)连接着的拉动钢绳(4),沿着拨动轮(15) 的内凸圆的外圆面上迸行绕缠运动,使悬挂在后转动轮U3)的拉动铜绳(4) 向下运动,与此同时,井杆(10)从下止点开始向上止点进行运动,当拉动销 绳(4)绕缠至拨动块(17)端部时,井杆(i0)向上运动至上止点,当拉动铜 绳(4)从拨动块(n)端部脱落下去时,弁杆U0)开始向下运动,显而易见, 井杆的往复运动一次行程,是拉动钢绳(4)在拨动轮G5)的内凸圆的外圆面 上绕缠一次,脱落下去一次的过程。
权利要求1、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立机架(1)上面固结着横梁(2),两个横梁(2)的上面分别固结着前轴(8)、中轴(26)和后轴(25)的两个端部,前轴(8)的上面分别设有前转动轮(27)和配重前轮(6),中轴(26)上设有配重后轮(5),后轴(25)的中间位置设有后转动轮(3),拉动钢绳(4)悬挂在前转动轮(27)和后转动轮(3)的外圆上面,配重钢绳(11)悬挂在配重前轮(6)和配重后轮(5)外圆的上面,连接板(9)将配重钢绳(11)的一端和拉动钢绳(4)的一端及井杆(10)的上端紧固于一起,配重钢绳(11)的另一端固结着配重铁(12),拉动钢绳(4)的另一端与双向铰链轴(16)固结于一起,双向铰链轴(16)的水平轴固结于拨动轮(15)的侧面凸圆板上,双向铰链轴(16)的铅垂轴与拉动钢绳(4)的端头进行连接,拨动轮(15)的中心孔串套在减速机(13)的从动轴(14)上进行固结,在拨动轮(15)的内凸圆的外圆面上一定位置,固结着拨动块(17),轨道轮(18)设在轨道轮轴(28)的两端,轨道(19)上面设有轨道轮(18),立机架(1)下面固结在轨道轮轴(28)的上面,电动机(20)的皮带轮与减速机(13)上的皮带轮(22)以皮带(21)进行连接,减速机(13)的皮带轮(22)是套在主动轴(23)上进行固结。
专利摘要重力冲击增抽油机装置,是油田采油所用的一种抽油机装置。在装置中,立机架的上面固结着两个相同的横梁,横梁上面的二端和中间分别固结着前轴、中轴和后轴的二端部位,前轴上设有二个配重前轮和一个前转动轮,中轴上设有二个配重后轮,后轴上设有一个后转动轮,配重钢绳悬挂在配重前轮和配重后轮上方,拉动钢绳悬挂在前转动轮和后转动轮的上方,配重钢绳和拉动钢绳的一端及井杆的上端以连接板进行固结,配重铁悬挂在配重钢绳的另一端,拉动钢绳的另一端与双向铰链轴固结,双向铰链轴与拨动轮固结。电动机的转动,使拨动轮转动,同时使井杆作往复运动,利用井杆自身重力加速度的冲击力作用,可以增加原油产量为15-20%。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1306156SQ200820231859
公开日2009年9月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齐玉民 申请人:齐玉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