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倾角液压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采矿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在不大于60°工作面安全使用的大倾角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大倾角液压支架是倾斜或急倾斜工作面必备的支护设备。随着工作面倾角的不断增大,对液压支架的防倒、防滑、防护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在工作面倾角大于45°急倾斜工作面,液压支架的防倒、防滑、防护性能尤为重要。因此,具备完善的防倒、防滑、防护装置的液压支架是该领域人员一直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大倾角液压支架,可以安全地使用在不大于60°的工作面上。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大倾角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顶梁和底座通过立柱连接,顶梁上设置有顶梁侧护板,顶梁后部通过铰接轴与掩护梁连接,掩护梁上设置有掩护梁侧护板,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设置平衡千斤顶,掩护梁和底座分别与前、后连杆铰接,在顶梁侧护板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挡矸装置,可伸缩档矸装置由挡矸板、挡矸插板、挡矸千斤顶和挡矸插板千斤顶构成,挡矸板铰接在顶梁上,挡矸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挡矸板铰接,挡矸插板插装在挡矸板腹板内,挡矸插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挡矸插板和档矸板铰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的顶梁侧护板和掩护梁侧护板是可活动的侧护板,顶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顶梁内的顶梁侧推千斤顶铰接,掩护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掩护梁内的掩护梁侧推千斤顶铰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护帮板,护帮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护帮板铰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机道防护装置,机道防护装置由防护板和防护千斤顶构成,防护板铰接在顶梁前端侧面,防护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防护板铰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腹板设置有防倒装置。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防倒装置是手拉手防倒装置或者斜拉防倒装置,手拉手防倒装置由手拉手防倒连接轴、手拉手防倒连接头和手拉手防倒千斤顶构成,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架顶梁上,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之间设置有手拉手防倒千斤顶,手拉手防倒防倒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相连,斜拉防倒装置由斜拉防倒连接轴、斜拉防倒连接头、矿用圆滑链和斜拉千斤顶构成,斜拉防倒连接轴固定在顶梁上,斜拉防倒连接轴、斜拉防倒连接头I、矿用圆滑链、斜拉防倒连接头II、斜拉千斤顶和斜拉防倒连接头III依次连接,斜拉防倒连接头III的另一端与工作面另一架液压底座相连。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在底座中档设置推移装置,一侧设有调架装置,前过桥上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或防倒装置,前过桥前部设置人行道隔离装置和调节推杆装置,侧面前部还可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推移装置前部与刮板输送机连接,双伸缩立柱上设置爬坡扶手。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调架装置由调架梁和调架千斤顶,调架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与调架梁连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的防滑装置由底座防滑装置、输送机防滑装置和锚固装置构成,底座防滑装置由底座防滑连接头和底座防滑千斤顶构成,底座防滑连接头I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分别铰接在相邻底座上,底座防滑连接头I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中间通过铰接轴与底座防滑千斤顶两端连接;输送机防滑装置由输送机防滑连接头、输送机防滑圆滑链和构成,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固定在刮板输送机上,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输送机防滑圆滑链、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输送机防滑千斤顶和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依次连接,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所述锚固装置由工作面三组液压支架、锚固千斤顶、 锚固连接头、锚固圆滑链、导链筒和导链板构成,锚固千斤顶通过销轴固定在排头第一架底座上,锚固圆滑链通过锚固连接头与锚固千斤顶连接,锚固圆滑链穿过固定排头第一架和第二架上的导链筒和导链板与第三架底座连接。上述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调节推杆装置是调节推杆千斤顶,调节推杆千斤顶固定在底座前部腹腔内,所述人行道隔离装置由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和隔离板构成,隔离板通过支撑轴固定在底座上,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连接于底座和隔离板间。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适应倾角大设有较完善的机道防护、防倒防滑装置,使支架能适应0° 60°大倾角煤层综采支护。双侧活动侧护板一侧暂时固定、一侧活动,并将顶梁侧护延长至前端,掩护性好,适应较破碎顶板。防护装置 支架机道和人行道有隔离装置,可以有效的防护综采机械和人行道人身安全。防倒防滑装置顶梁前端设有防倒筒、底座设有手拉手防滑装置及调推杆装置、三架一组的斜拉装置, 可以有效的防止支架倒架,支架和输送机下滑。后调装置两架底座后部设双作用的调节架装置,防止支架前部咬架。本发明是一种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其防倒、防滑、防护装置是针对急倾斜工作面采煤工艺而设计的,能在不大于60°工作面安全使用。
图1是大倾角液压支架示意图。图2是机道防护装置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4是挡矸装置示意图。图5是图4B向视图。图6是手拉手防倒装置示意图。图7是斜拉防倒装置示意图。图8是调架装置示意图。
图9是底座防滑装置示意图。图10是输送机防滑装置示意图。图11是锚固装置示意图。图12是调节推杆装置示意图。图13是人行道隔离装置示意图。图14是图13C向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4和图5所示的大支架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5和顶梁1,顶梁1和底座 15通过双伸缩立柱8连接,顶梁1上设置有顶梁侧护板7,顶梁1后部通过铰接轴与掩护梁 11连接,掩护梁11上设置有掩护梁侧护板12,顶梁1和掩护梁11之间设置平衡千斤顶10, 掩护梁11和底座15分别与前连杆13、后连杆14铰接,掩护梁11、底座15、前连杆13和后连杆14构成四连杆机构,在顶梁侧护板12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挡矸装置6。如图4和图5所示可伸缩档矸装置由挡矸板M、挡矸插板25、挡矸千斤顶27和挡矸插板千斤顶沈构成,挡矸板M铰接在顶梁1上,挡矸千斤顶27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挡矸板M铰接,挡矸插板 25插装在挡矸板M腹板内,挡矸插板千斤顶沈的两端分别与挡矸插板25和档矸板M铰接,在底座15中档设置推移装置21,一侧设有调架装置16,前过桥上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18或防倒装置,前过桥前部设置人行道隔离装19置和调节推杆装置20,侧面前部还可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推移装置前部与刮板输送机连接,双伸缩立柱8上设置爬坡扶手17。如图1所示的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的顶梁侧护板7和掩护梁侧护板12是可活动的侧护板,顶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顶梁内的顶梁侧推千斤顶9铰接,由顶梁侧推千斤顶9控制顶梁侧护板7的展开和收缩,掩护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掩护梁内的掩护梁侧推千斤顶铰接,掩护梁侧推千斤顶控制掩护侧护板的展开和收缩。如图1所示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护帮板2,护帮板千斤顶3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护帮板2铰接,护帮千斤顶3控制护帮板2的展开和收缩。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机道防护装置4,机道防护装置4由防护板22和防护千斤顶23构成,防护板22铰接在顶梁1前端侧面,防护千斤顶23的两端分别与顶梁1和防护板22铰接,防护千斤顶23控制防护板22的展开和收缩。如图1所示大倾角液压支架,所述顶梁1腹板设置有防倒装置5,防装置可以是手拉手防倒装置或斜拉防倒装置。如图6所示的手拉手防倒装置由手拉手防倒连接轴四、手拉手防倒连接头30和手拉手防倒千斤顶31构成,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四和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 291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架顶梁1和顶梁111上,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四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 30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 291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 301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四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 291之间设置有手拉手防倒千斤顶31,手拉手防倒防倒千斤顶31的两端分别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 30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 301相连。如图7所示的斜拉防倒装置由斜拉防倒连接轴四、斜拉防倒连接头、矿用圆滑链 33和斜拉千斤顶35构成,斜拉防倒连接轴四固定在顶梁1上,斜拉防倒连接轴四、斜拉防倒连接头I 32、矿用圆滑链33、斜拉防倒连接头II 34、斜拉千斤顶35和斜拉防倒连接头 III 36依次连接,斜拉防倒连接头III 36的另一端与工作面另一架液压底座152相连。如图8所示的调架装置由调架梁37和调架千斤顶38,调架千斤顶38 —端固定在底座15上,另一端与调架梁37连接。所述防滑装置由底座防滑装置182、输送机防滑装置18和锚固装置构成,如图9所示底座防滑装置182由底座防滑连接头和底座防滑千斤顶40构成,底座防滑连接头I 39 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 391分别铰接在相邻底座15和151上,底座防滑连接头I 39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 391中间通过铰接轴与底座防滑千斤顶40两端连接;如图10所示输送机防滑装置由输送机防滑连接头、输送机防滑圆滑链42和输送机防滑千斤顶44构成,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 41固定在刮板输送机上,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 41、输送机防滑圆滑链42、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 43、输送机防滑千斤顶44和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 45依次连接,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 45的另一端与底座15相连;如图11所示的锚固装置由工作面三组液压支架、 锚固千斤顶46、锚固连接头47、锚固圆滑链48、导链筒49和导链板50构成,锚固千斤顶46 通过销轴固定在排头第一架底座1上,锚固圆滑链48通过锚固连接头47与锚固千斤顶46 连接,锚固圆滑链48穿过固定排头第一架支架1和第二架支架111上的导链筒49和导链板50与第三架支架底座152连接。如图12所示调节推杆装置是调节推杆千斤顶51,调节推杆千斤顶51固定在底座 1前部腹腔内。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人行道隔离装置由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53和隔离板52 构成,隔离板52通过支撑轴固定在底座1上,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53连接于底座1和隔离板52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大倾角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顶梁和底座通过立柱连接,顶梁上设置有顶梁侧护板,顶梁后部通过铰接轴与掩护梁连接,掩护梁上设置有掩护梁侧护板,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设置平衡千斤顶,掩护梁和底座分别与前、后连杆铰接,其特征在于在顶梁侧护板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挡矸装置,可伸缩档矸装置由挡矸板、挡矸插板、挡矸千斤顶和挡矸插板千斤顶构成,挡矸板铰接在顶梁上,挡矸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挡矸板铰接,挡矸插板插装在挡矸板腹板内,挡矸插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挡矸插板和档矸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梁侧护板和掩护梁侧护板是可活动的侧护板,顶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顶梁内的顶梁侧推千斤顶铰接,掩护梁侧护板通过导杆与掩护梁内的掩护梁侧推千斤顶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护帮板, 护帮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护帮板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前端设置有机道防护装置,机道防护装置由防护板和防护千斤顶构成,防护板铰接在顶梁前端侧面,防护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防护板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腹板设置有防倒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装置是手拉手防倒装置或者斜拉防倒装置,手拉手防倒装置由手拉手防倒连接轴、手拉手防倒连接头和手拉手防倒千斤顶构成,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架顶梁上,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轴II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相连,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之间设置有手拉手防倒千斤顶,手拉手防倒防倒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和手拉手防倒连接头II相连,斜拉防倒装置由斜拉防倒连接轴、斜拉防倒连接头、矿用圆滑链和斜拉千斤顶构成,斜拉防倒连接轴固定在顶梁上,斜拉防倒连接轴、斜拉防倒连接头I、矿用圆滑链、斜拉防倒连接头II、斜拉千斤顶和斜拉防倒连接头III依次连接,斜拉防倒连接头III的另一端与工作面另一架液压底座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在底座中档设置推移装置,一侧设有调架装置,前过桥上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或防倒装置,前过桥前部设置人行道隔离装置和调节推杆装置,侧面前部还可通过销轴连接防滑装置,推移装置前部与刮板输送机连接,双伸缩立柱上设置爬坡扶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架装置由调架梁和调架千斤顶,调架千斤顶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与调架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装置由底座防滑装置、输送机防滑装置和锚固装置构成,底座防滑装置由底座防滑连接头和底座防滑千斤顶构成,底座防滑连接头I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分别铰接在相邻底座上,底座防滑连接头 I和底座防滑连接头II中间通过铰接轴与底座防滑千斤顶两端连接;输送机防滑装置由输送机防滑连接头、输送机防滑圆滑链和构成,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固定在刮板输送机上,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输送机防滑圆滑链、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输送机防滑千斤顶和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依次连接,输送机防滑连接头III的另一端与底座相连,所述锚固装置由工作面三组液压支架、锚固千斤顶、锚固连接头、锚固圆滑链、导链筒和导链板构成,锚固千斤顶通过销轴固定在排头第一架底座上,锚固圆滑链通过锚固连接头与锚固千斤顶连接,锚固圆滑链穿过固定排头第一架和第二架上的导链筒和导链板与第三架底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倾角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推杆装置是调节推杆千斤顶,调节推杆千斤顶固定在底座前部腹腔内,所述人行道隔离装置由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和隔离板构成,隔离板通过支撑轴固定在底座上,人行道隔离装置千斤顶连接于底座和隔离板间。
全文摘要
一种大倾角液压支架,包括底座和顶梁,顶梁和底座通过立柱连接,顶梁上设置有顶梁侧护板,顶梁后部通过铰接轴与掩护梁连接,掩护梁上设置有掩护梁侧护板,顶梁和掩护梁之间设置平衡千斤顶,掩护梁和底座分别与前、后连杆铰接,在顶梁侧护板上设置有可伸缩的挡矸装置,可伸缩档矸装置由挡矸板、挡矸插板、挡矸千斤顶和挡矸插板千斤顶构成,挡矸板铰接在顶梁上,挡矸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顶梁和挡矸板铰接,挡矸插板插装在挡矸板腹板内,挡矸插板千斤顶的两端分别与挡矸插板和档矸板铰接。本发明适应倾角大设有较完善的机道防护、防倒防滑装置,使支架能适应0°~60°大倾角煤层综采支护。
文档编号E21D23/06GK102465707SQ20101054224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4日
发明者于飞, 刘岩, 宋少军, 张锦波, 杨慧敏, 林海, 焦陶气, 赵富军, 郑波, 黄建丰 申请人: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