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10130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于输电线路铁塔固定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
背景技术
铁塔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所以无论是地基还是基础不管哪一部分出现问题或发生破坏,都将对上部的铁塔造成恶劣的影响或重大事故,进而影响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在基础设计时必须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区地质地貌的分析研究,遵循“安全可靠、方便施工、便于运行、注重环保、节省投资”的原则来选择与工程所在地区地质情况相对应的基础型式。目前上海地区常用的基础型式为:①直柱式基础;②单桩、双桩、四桩钻孔灌注桩基础这两种型式。其中直柱式基础一般用于地质情况较好的地区,而灌注桩基础一般用于河塘、软土等地质不利地区。上海地区的地质土均系第四纪三角洲堆积物和沉淀物,是典型的软土地基,地表下30.0m范围内普遍分布有多个软粘土层,地下水位较高,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较低,相对于其他地区的铁塔浅埋基础(直柱式基础)需要占用更大的占地面积且基础开挖更深,造成基础开挖量大,混凝土及钢筋用量也就更大;另外在线路建设中为了减少前期的赔偿费用,有更多的铁塔不得不定位于河塘内或位于面积狭窄地区,其后果是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运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钻孔灌注桩基础同样存在混凝土和钢筋用量大、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的问题。上海地区地势平坦,鱼塘、河沟纵横,地下水的水量充沛,水位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海地区又是典型的软土地基,软土具有高含水量、大空隙比、低强度、高压缩性等不良工程特点。近几年由于铁塔设计标准提高,征地、绿化赔偿、铁塔基础维护费用增加等各方面的原因,电网建设的成本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能找一种或几种基础型式,能减少征地面积、降低基础的材料用量,使其在基础占地面积、综合造价等方面更具合理性与经济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缩短桩体长度、有效减少水平位移、节约混凝土用量的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和桩体紧固件,所述的桩体紧固件设在桩体的两侧。所述的桩体紧固件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在桩体两侧。所述的桩体紧固件通过旋喷注浆形成,其旋喷注浆点与桩体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注浆半径。所述的旋喷注浆点与桩体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0 270mm。所述的注衆半径为380 420mm。
若所述的桩体为抗压桩体,所述的桩体紧固件的深度为桩体深度加三倍桩体直径。若所述的桩体为抗拔桩,所述的桩体紧固件的深度为桩体深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将本发明作为输电线路铁塔的基础型式,起到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基础的混凝土和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工程投资,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2、达到缩小桩径,缩短桩体长度,有效减少水平位移,节约混凝土用量。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包括桩体I和桩体紧固件2,所述的桩体紧固件2设在桩体I的两侧。所述的桩体紧固件2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在桩体I两侧。所述的桩体紧固件2通过旋喷注浆形成,其旋喷注浆点21与桩体I外表面的距离大于注浆半径。所述的旋喷注浆点21与桩体外表面的距离为250mm。所述的注浆直径d为 400mm。若所述的桩体I为抗压桩体,所述的桩体紧固件2的深度为桩体深度加三倍桩体直径。若所述的桩体I为抗拔桩,所述的桩体紧固件2的深度为桩体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和桩体紧固件,所述的桩体紧固件设在桩体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紧固件设有两个,分别对称设在桩体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桩体紧固件通过旋喷注浆形成,其旋喷注浆点与桩体外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注浆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喷注浆点与桩体外表面的垂直距离为220 27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楽.半径为380 4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的桩体为抗压桩体,所述的桩体紧固件的深度为桩体深度加三倍桩体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的桩体为抗拔桩,所述的桩体紧固件的深度为桩体深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铁塔的复合桩结构,包括桩体和桩体紧固件,所述的桩体紧固件设在桩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缩短桩体长度、有效减少水平位移、节约混凝土用量等优点。
文档编号E02D27/42GK103174162SQ20111043371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
发明者倪镭, 房岭锋, 许建华, 张永隆, 陶春凤, 顾俊颉 申请人:上海市电力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