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桩基础施工系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
背景技术:
桩基础是桥梁工程、海洋工程的主要基础型式之一,桩基础的施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传统的水上打桩机械设备功能单一,作业范围小,一次定位可施打的桩位十分有限,需要船体多次移位,大大降低了作业效率。随着大型群桩基础在跨海桥梁中的应用, 大量的桩基础作业需求、复杂恶劣的作业环境,传统的水上打桩设备已无法满足要求。设计打桩范围大,作业效率高,适合施打各种斜桩、潜水桩的打桩设备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可完成大范围的直桩、多角度的斜桩以及潜水桩的施打作业,可满足大量的桩基础作业需求并能在深水环境下工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提供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包括龙口、回转基座、打桩导梁、上支架、下支架和桩锤机构,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龙口和回转基座联接,打桩导梁与龙口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的一端和可伸缩的下支架的一端分别与回转基座铰接;龙口与上支架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联接;龙口设有下支架滑槽,下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带轨道的横梁,龙口通过联接滑槽和横梁轨道的万向接头与横梁构成滑动联接付。而且,所述下支架设有筒状变幅主架,变幅主架内部设有与之相适应且可沿变幅主架方向滑动的变幅撑杆。而且,所述打桩导梁通过滑槽与龙口构成滑动联接付。而且,所述打桩导梁上设置有抱桩器。而且,所述桩锤机构包括桩锤、控制系统和缓冲系统,桩锤的敲击端联接缓冲系统,另一端与控制系统相联接。而且,所述桩锤机构与打桩导梁通过滑道构成滑动联接付。而且,所述全回转基座底部设置有供其横向移动的轨道。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设计,主要具有以下优点1、龙口与上支架和下支架的连接设计,使得打桩船一次定位就可以施打任意方向的斜桩,作业效率高。2、龙口上设置有打桩导梁,可完成潜水桩的施打。3、通过在全回转基座底部设置横向轨道,可使打桩机整体在船体甲板上移动,作业范围大。4、本系统适用性强,可广泛应用于平台和船舶等大型海上作业设备。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2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龙口,2、回转基座,3、打桩导梁,4、上支架,5、下支架,6、桩锤机构,7、横梁,8、基座轨道,9、万向接头,11、下支架滑槽,12、滑槽,31、抱桩器,32、滑道,51、变幅主架,52、变幅撑杆,61、桩锤,62、控制系统,63、缓冲系统,71、横梁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包括龙口 1、回转基座2、打桩导梁3、上支架4、下支架5和桩锤机构6,上支架4和下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龙口 1和回转基座2联接,打桩导梁3与龙口 1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4的一端和可伸缩的下支架5的一端分别与回转基座2铰接;龙口 1与上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9 联接;龙口 1设有下支架滑槽11,下支架5的另一端设有带轨道的横梁7,龙口 1通过联接滑槽12和横梁轨道71的万向接头9与横梁7构成滑动联接付。上述实施例的更进一步方案可以是所述下支架5设有筒状变幅主架51,如图5所示,变幅主架51内部设有与之相适应且可沿变幅主架51方向滑动的变幅撑杆52。如图4所示,所述打桩导梁3通过滑槽12与龙口 1构成滑动联接付。所述打桩导梁3上设置有抱桩器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给出的抱桩器是3组, 实际抱桩器可根据桩体得长度设置任意数量。所述桩锤机构6包括桩锤61、控制系统62和缓冲系统63,如图3所示,桩锤61的敲击端联接缓冲系统63,另一端与控制系统62相联。所述桩锤机构6与打桩导梁3通过滑道32构成滑动联接付。所述回转基座2底部设置供其横向移动的轨道8。上述实施例中,上支架4与下支架5的一端与回转基座2铰接,则上下支架可灵活调整打桩的俯仰角度,下支架5的伸缩且下支架横梁7在龙口 1的滑槽11内上下移动可以进一步调整打桩的俯仰角度,从而完成作业区域内前后方向各角度的俯桩、仰桩的施打。龙口 1与下支架横梁7连接处可以沿轨道71移动,则可以调整打桩的左右倾斜角度,实现作业区域内横向各角度的斜桩施打。打桩导梁3可沿龙口方向移动,实现潜水桩的施打。打桩机通过基座轨道8连接于船体甲板,可以使打桩机横向移动,实现不移动船体的大范围群桩基础作业。本实用新型的打桩机,其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作业效率高;结构设计简单, 操作方便,十分适合水下桩基础的建设施工。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包括龙口(1)、回转基座(2)、打桩导梁(3)、上支架(4)、下支架(5)和桩锤机构(6),上支架(4)和下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龙口(1)和回转基座(2)联接,打桩导梁(3)与龙口(1)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4)的一端和可伸缩的下支架(5) 的一端分别与回转基座(2)铰接;龙口(1)与上支架(4)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9)联接; 龙口(1)设有下支架滑槽(11),下支架(5)的另一端设有带轨道的横梁(7),龙口(1)通过联接滑槽(12)和横梁轨道(71)的万向接头(9)与横梁(7)构成滑动联接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打桩导梁(3)通过滑槽 (12)与龙口(1)构成滑动联接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打桩导梁(3)上设置有抱桩器(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桩锤机构(6)与打桩导梁(3)通过滑道(32)构成滑动联接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回转基座(2 )底部设置供其横向移动的轨道(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桩基础施工机械,提供一种多功能打桩系统,包括龙口、回转基座、打桩导梁、上支架、下支架和桩锤机构,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两端分别与龙口和回转基座联接,打桩导梁与龙口联接,其特征是所述上支架的一端和可伸缩的下支架的一端分别与回转基座铰接;龙口与上支架的另一端通过万向接头联接;龙口设有下支架滑槽,下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带轨道的横梁,龙口通过联接滑槽和横梁轨道的万向接头与横梁构成滑动联接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打桩机可完成大范围的直桩、多角度的斜桩以及潜水桩的施打作业,其适用范围广,作业效率高,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十分适合水下桩基础的建设施工。
文档编号E02D27/52GK202148526SQ20112012506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刘占国, 张国志, 张永涛, 杨炎华, 胡东勇, 金书成 申请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