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具体讲是一种基坑特别是超深大型基坑 (深度超过16米)的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趋于紧张。建筑工程特别是城市中繁华地段的建筑工程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和利用地下空间。基坑开挖的深度也越来越深,很多大型建筑如地铁站、含三、四层地下室的建筑物的深度均超过16米。而基坑开挖深度越大,对基坑支护结构要求越高。现有技术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设于基坑边缘的围护桩墙和一道或多道内支撑, 每道内支撑为标高(即水平高度)相同的多根内支撑,每根内支撑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围护桩墙上,每根内支撑两端靠近围护桩墙的附近区域(如离墙面1. ail的区域内)称为该内支撑的两个节点区,位置最低的最下层的内支撑称为底道内支撑。由行业内常识可知,底道内支撑的标高越低,基坑的围护桩墙受到外侧的土体和水侧压而产生的弯矩和剪力越小,围护桩墙被外侧的土体和水侧压而造成的位移越小,这样,该基坑对支护结构的要求越低,基坑就可以采用横截面面积和造价相对低的支护结构, 如可以采用直径和深度较小的围护桩,而且基坑本体也更牢固,综上,如果底道内支撑标高最低,即底道内支撑位于坑底且直接浇捣在地下室底板内时,围护桩墙受到的弯矩、剪力和其本身的位移最小,基坑支护结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两个技术难题第一、因为实际施工过程是先浇注底道内支撑,等内支撑强度达到要求后继续下挖到坑底,再浇注地下室底板的,即底道内支撑和底板是分期浇注的,这样,底板的混凝土和内支撑混凝土之间会形成施工缝即内支撑四周形成施工缝,坑外的地下水会以施工缝为渗漏通道,渗入地下室底板,腐蚀底板内的钢筋甚至造成底板开裂;第二、同样由于内支撑和底板是分期浇注的,这样,内支撑浇注后,势必会隔断地下室底板的竖直向钢筋和水平向钢筋,降低地下室底板的强度;综上所述,实际施工中,现有技术的底道内支撑无法和地下室底板浇捣在一起,而是均高于地下室底板顶面lm。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浇捣到地下室底板中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它包括位于最底层的标高相同的多根内支撑,每根内支撑的节点区的四个侧面设有凸出四个侧面的环状混凝土凸台;混凝土凸台上锚固有一圈止水钢板,该圈止水钢板均外凸于混凝土凸台的四个侧面;每根内支撑上预埋有多根凸出于内支撑的水平向连接钢筋和竖直向连接钢筋。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0008]由于每根内支撑的节点上设有混凝土凸台,凸台的宽度中间锚固有一圈止水钢板,这样,待该内支撑混凝土强度到达要求后,再浇注地下室底板的混凝土,虽然底板和内支撑仍然是分期浇注的,两者之间仍然会形成施工缝,但混凝土凸台的存在,会遮挡一部分地下水的渗漏,而且,关键是锚固在混凝土凸台中的止水钢板同样也会锚固在底板混凝土中,这样,就很大程度的封闭了施工缝,大大降低了地下水的渗入量,克服了施工缝渗水导致的底板开裂的技术难题;又由于每根内支撑上预埋了多根水平向连接钢筋和竖直向连接钢筋,这样,人们可以将底板内的水平向钢筋与预埋在内支撑内的水平向连接钢筋连接;将底板内的竖直向钢筋与预埋在内支撑中的竖直向连接钢筋连接,这就克服了内支撑会隔断底板内水平向和竖直向钢筋导致底板强度不足的技术难题,综上,该结构的底道内支撑能浇捣在地下室底板内,即该结构的底道内支撑能与地下室底板浇捣在一起,使得围护桩墙受到的弯矩、剪力和其本身的位移最小,故可以采用直径和高度较小的围护桩等支护结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好。作为改进,止水钢板位于混凝土凸台的宽度中间,这样,止水钢板的固定更牢固。作为再改进,混凝土凸台与基坑围护桩墙的距离为0. 5 1. 0m,这样,该结构的防水效果较理想。作为还改进,混凝土凸台与基坑围护桩墙的距离为0. 8m,这样,该结构的防水效果
更理想。作为进一步改进,每根内支撑的混凝土凸台的内侧预留有一圈凹槽,凹槽内嵌有一圈橡胶止水条,这样,即使有少量地下水渗透过混凝土凸台和止水钢板而渗到橡胶止水条处,橡胶止水条也会遇水膨胀,完全堵死地下水渗漏的通路,使得该基坑支护结构的防水效果更理想。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凸台之间的距离为0. 08 0. 15m,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凸台之间的距离合理,防水效果理想。作为还进一步改进,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凸台之间的距离为0. lm,橡胶止水条与混凝土凸台之间的距离最合理,防水效果最理想。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的局部正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的剖视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所示 1、内支撑,2、混凝土凸台,3、止水钢板,4、凹槽,5、橡胶止水条,6、水平向连接钢筋,7、竖直向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它包括位于最底层的标高(即水平高度)相同的多根内支撑1。每根内支撑1的节点区的四个侧面设有凸出四个侧面的环状混凝土凸台2。混凝土凸台2与基坑围护桩墙的距离为0. 8m,具体的说,混凝土凸台2的外面(即靠近围护桩墙的面)与基坑围护桩墙面的距离为0. Sm。混凝土凸台2上锚固有一圈止水钢板3,该圈止水钢板3均外凸于混凝土凸台2的四个侧面;止水钢板3 位于混凝土凸台2的宽度中间。每根内支撑的混凝土凸台2的内侧(即远离围护桩墙的一侧)预留有一圈凹槽4,凹槽4内嵌有一圈橡胶止水条5。橡胶止水条5与混凝土凸台2之间的距离为0. lm,更具体的说,止水橡胶条的外面(即靠近围护桩墙的面)与混凝土凸台的内面(即远离围护桩墙的面)的距离为0. lm。每根内支撑上预埋有多根凸出于内支撑1的水平向连接钢筋6和竖直向连接钢筋7。施工本实用新型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的具体步骤为a、下挖基坑,至底道内支撑1标高。b、敷设内支撑1底部垫层和两侧模板,两侧模板和底部垫层与混凝土凸台2对应的位置预留出容置混凝土凸台2的空间。C、放置绑扎好的内支撑1的钢筋笼。d、在内支撑1钢筋笼上与混凝土凸台2对应的位置焊接上、下两开口箍。e、在上、下两开口箍上分别焊接上、下止水钢片,在上下止水钢片之间焊接左、右两止水钢片,上下左右四止水钢片焊接一体即成一圈的止水钢板3。f、在内支撑1钢筋笼上绑扎水平向连接钢筋6和竖直向连接钢筋7,其中水平向连接钢筋6用于与地下室底板内的水平向钢筋连接,竖直向连接钢筋7用于与地下室底板内的竖直向钢筋连接。g、在内支撑1节点区的与凹槽4对应的位置固定上、下、左、右四根木条。h、浇注内支撑1混凝土,使得四根木条、一圈止水钢板3锚固在内支撑1内。i、挖出木条,形成凹槽4,往凹槽4内嵌入橡胶止水条5。此时,内支撑1的施工完成。j、继续下挖基坑至坑底的设计标高,下挖的深度是地下室底板的厚度减去内支撑 1的高度再减去内支撑1的埋置深度,如底板2. 5m高,内支撑1为Im高,内支撑1埋置深度 0. 5m,就下挖lm,这样,Im高的内支撑1就能浇捣在2. 5m高的底板内。k、绑扎地下室底板内的钢筋,其中,水平向的钢筋与锚固在内支撑1中的水平向连接钢筋6连接,竖直向钢筋与锚固在内支撑1中的竖直向连接钢筋7连接。1、浇注地下室底板混凝土。
权利要求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它包括位于最底层的标高相同的多根内支撑(1),其特征在于每根内支撑(1)的节点区的四个侧面设有凸出四个侧面的环状混凝土凸台(2);混凝土凸台(2)上锚固有一圈止水钢板(3),该圈止水钢板(3)均外凸于混凝土凸台(2)的四个侧面;每根内支撑上预埋有多根凸出于内支撑(1)的水平向连接钢筋(6)和竖直向连接钢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止水钢板(3)位于混凝土凸台(2)的宽度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凸台(2)与基坑围护桩墙的距离为0. 5 1. 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凸台(2)与基坑围护桩墙的距离为0. S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每根内支撑的混凝土凸台(2)的内侧预留有一圈凹槽(4),凹槽(4)内嵌有一圈橡胶止水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橡胶止水条(5)与混凝土凸台(2)之间的距离为0. 08 0. 15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其特征在于橡胶止水条(5)与混凝土凸台(2)之间的距离为0. l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它包括位于最底层的标高相同的多根内支撑(1),每根内支撑(1)的节点区的四个侧面设有凸出四个侧面的环状混凝土凸台(2);混凝土凸台(2)上锚固有一圈止水钢板(3),该圈止水钢板(3)均外凸于混凝土凸台(2)的四个侧面;每根内支撑上预埋有多根凸出于内支撑(1)的水平向连接钢筋(6)和竖直向连接钢筋(7)。该基坑支护结构的底道内支撑能浇捣到地下室底板中。
文档编号E02D17/02GK202194145SQ201120279140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日
发明者华锦耀, 李 杰, 陈勇 申请人: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