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分次强夯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347603阅读:6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分次强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且回填土深度较深及回填土厚度不均匀时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填方整平场地中,当用回填土作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时,其填筑的厚度不均匀,较深处厚度为较薄处厚度的2倍左右,且回填土中夹砂砾卵石及块石,地基承载力较低,未经处理不适宜用作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为保证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产安全,必须对这种回填土进行处理。若采用桩基,则在打桩过程中遇砂砾卵石及块石易造成断桩;若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则换填深度太大,造价高不经济。此外,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在填土较厚的区域,需采用的单击夯击能比较大;例如,对于填土厚度在10-12米左右的区域进行强夯处理时,采用的单击夯击能需达到8000KN.m,施工过程中噪音和振动大,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大,不适合用于离建筑物和构筑物比较近的区域,易产生扰动和扰民。因此寻求一种效果显著、经济易行、设备简单、施工便捷且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的地基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且持力层厚度不均匀时的分次强夯处理方法,以解决填方整平场地时,回填土厚度较深及回填土厚度不均匀,不适于采用桩基及换填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所述回填土厚度不均匀是指,较深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较浅处回填土区域厚度的I. 5-2. 5倍;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深处回填土区域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所述较浅处回填土区域进行一次强夯处理;每次强夯处理均先进行点夯两遍,然后再进行满夯两遍。所述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即先回填一半厚度土层,强夯一次,再回填一半厚度土层,再强夯一次。较佳的,所述较深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10-12米,所述较浅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5-6米。较佳的,所述点夯时采的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 m ;所述满夯时采用的单击夯击能为 1000KN. m。较佳的,所述点夯以梅花形布点,布点间距为6mX6m。较佳的,所述点夯的夯击次数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IOOmm ;所述满夯的夯击次数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较佳的,所述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时,两次强夯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为7-14天。
本发明对回填土 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区域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经试验检测证明,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显著,处理后的回填土符合设计的要求,可用作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且该方法经济易行、设备简单、施工便捷、节能环保、质量保证、适用范围广、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和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图I为实施例I中的某污水处理厂场地回填土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针对填方整平场地中,回填土厚度较深且不均匀,较深处厚度为较浅处厚度的I. 5-2. 5倍,且土中夹砂砾卵石及块石,不适于采用桩基及换填垫层法对地基进行处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次强夯的处理方法。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表
6.2. 1,在填土较厚的区域,需采用的单击夯击能比较大;在填土较薄区域,需采用的单击夯击能较小。本发明出于经济、施工便捷及减少对周围建筑物影响的角度考虑,点夯时采用的单击夯击能根据较薄填土厚度进行选择;满夯时采用低能量夯击,将场地表层土夯实。本发明针对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的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在回填土较厚区域,采用两次强夯处理,即回填一半厚度土层,强夯一次,再回填一半厚度土层,再强夯一次;在回填土厚度较薄区域,采用一次强夯处理完成。本发明中所述回填是指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本实施例中以泥质砂岩碎块及其风化破碎形成的土(其局部夹杂有砂砾和卵石)为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例,仅用来举例说明本发明,而不对本发明的范围作任何限制,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可以轻易实现的修改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实施例I :某污水处理厂,其建筑物有综合楼I、辅房2、脱水机房等,构筑物有生化池3、沉淀池4、消毒池等。根据地勘报告,场地第①层5为回填土层,该回填土为砖红色泥质砂岩碎块及此类砂岩风化、破碎形成的土,局部夹砂砾卵石,含水量15. 8%,饱和度为60% -75%,塑性指数Ip在8. 3 10. 7之间,粘聚力为15-20KPa ;第②层6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ISOKPa ;第③层土为强风化泥质砂岩,承载力特征值达到400KPa。本项目为填方整平场地,在综合楼、辅房等区域回填土深度a达到10-12米,在生化池、沉淀池等区域回填土深度b为5-6米(见附图I)。若采用换填垫层法对回填土进行处理,则在综合楼、辅房等区域需换填的土层厚度较大,造价高,不经济,且处理效果不一定理想。若采用桩基,则遇砂砾卵石及块石易造成断桩。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本实施例采用分次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在综合楼、辅房等回填土较厚区域,分两次强夯完成,每次先点夯2遍(点夯时采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 m),再满夯2遍(满夯时采用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每次强夯填土深度为5-6米。在生化池、沉淀池等回填土较薄区域,采用I次强夯完成(先点夯2遍,点夯时采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 m ;再满夯2遍,满夯时采用单击夯击能为1000KN. m)。施工时采用I台W200A的50T履带式强夯机进行,点夯以梅花形布点,布点间距为6mX6m。点夯时,采用铸钢夯锤,重26t,落距为15. 5m,夯锤直径为2. 5m。每次点夯结束后用I台黄河220推土机将夯坑推平,两次强夯之间间隔时间为14天。每遍点夯和满夯的夯击次数满足点夯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100mm,满夯时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并且施工过程中不应发生夯点四周土体明显隆起及起锤困难等现象。两次强夯结束I周后,对该回填土 进行静力触探及标准贯入度试验检测,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80KPa以上、有效加固深度内土层压缩模量平均值Es = 8. OMpa,粘聚力为40-50KPa。结果表明采用两次强夯法处理效果明显,处理后回填土符合设计的要求,可用作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经过几年时间的考验,表明采用分次强夯法处理填筑厚度不均的回填土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所述回填土厚度不均匀是指,较深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较浅处回填土区域厚度的I. 5-2. 5倍;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深处回填土区域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所述较浅处回填土区域进行一次强夯处理;每次强夯处理均先进行点夯两遍,然后再进行满夯两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深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10-12米,所述较浅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5-6米。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夯时采的用单击夯击能为4000KN.m;所述满夯时采用的单击夯击能为1000KN. m。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夯以梅花形布点,布点间距为6m X 6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点夯的夯击次数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IOOmm ;所述满夯的夯击次数满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次强夯处理之间的时间间隔为7-14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填土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时回填土厚度不均匀的强夯处理方法,所述回填土厚度不均匀是指,较深处回填土区域的厚度为较浅处回填土区域厚度的1.5-2.5倍;其特征在于,所述较深处回填土区域分两次进行强夯处理,所述较浅处回填土区域进行一次强夯处理;每次强夯处理均先进行点夯两遍,然后再进行满夯两遍。经实践检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效果显著,处理后的回填土符合设计的要求,可用作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且该方法经济易行、设备简单、施工便捷、节能环保、质量保证、适用范围广、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是一种非常值得推荐和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文档编号E02D3/046GK102619211SQ20121010693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刘小勇, 张文彪, 潘春花 申请人:上海亚同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