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58073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单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注水井流体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单流阀。
背景技术
油田注水作业中,常规采用单流阀控制注水的开启和止流。目前油井中使用的单流阀基本上都是整装一体型,阀门设置在阀体内,安装后更换和检查较困难,而在油田恶劣的作用环境下单流阀损失率大,更换工作相对繁琐;同时,常用的单流阀阀体内部结构为直角台阶式,阀门也相应为直角阀,阀门在水压作用下上行开启使水流注入井内,注水停止时阀下行与阀体的直角台阶配合密封,起到止流作用;由于油田注水水质差,阀体台阶容易结垢,且水流中夹杂的砂粒在管线返水时也容易积存在台阶上,造成阀体与阀 门配合不严,影响止水回流的作用。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油田注水井用单流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流阀,其阀体可拆卸、检修方便,密封效果好,且能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单流阀,包括阀体和阀门,所述阀体为三通阀体,三通阀体其中两通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另一通安装可活动拆卸堵头,进水口内壁固定有与阀门配合止流的挡阶,所述挡阶顶部为倾斜面;阀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挡杆,阀门本体固定在挡杆端部,阀门本体底部设有与挡阶顶部配合的斜坡,挡杆垂直安装在阀门本体中心,进水口内固定一支架,挡杆穿过支架中心且另一端安装有调整螺母,挡杆外部套装有弹簧,弹簧位于调整螺母与支架之间。所述堵头与阀体以螺纹形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该单流阀设计为可拆式结构,故障或损坏时方便拆卸检修更换配件及修理;阀门与阀体配合的挡阶设计为斜面形式,泥砂不易积存,且水流经过时没有死角,有效防止结垢,增强了单流阀的止流效果,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单流阀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流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阀体;2、堵头;3、阀门本体;4、挡杆;5、挡阶;6、调整螺母;7、进水口 ;8、弹簧;9、支架;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流阀,包括阀体I和阀门,所述阀体I为三通阀体,阀体I形状采用常规的圆管形,三通阀体I其中两通为进水口 7和出水口 10,另一通安装可活动拆卸堵头2,堵头2与阀体I以螺纹形式连接,进水口 7内壁固定有与阀门配合止流的挡阶5,所述挡阶5顶部为倾斜面;阀门设置在阀体I内,所述阀门采用圆盘形,包括阀门本体3和挡杆4,阀门本体3固定在挡杆4端部,阀门本体3底部设有与挡阶5顶部配合的斜坡,挡杆4垂直安装在阀门本体3中心,进水口 7内固定一支架9,支架9外缘与挡阶5内缘卡紧,挡杆4穿过支架9中心且另一端安装有调整螺母6,挡杆4外部套装有弹簧8,弹簧8位于调整螺母6与支架9之间。使用时,将阀体I的进水口 7、出水口 10分别连接在注水井管线上,注水时,在水流压力作用下阀门被顶推上行,打开水流通道,弹簧8被压缩,支架9的设计可对阀门起导向作用;当管线内无水流进入或压力低于弹簧8设 定压力时,阀门在弹簧8的反作用力下复位关闭,起到单向止流的作用;调整螺母6的设计可结合弹簧8对阀门限位。由于阀体I设计有活动连接的堵头2,若有损坏,可拆卸进行更换或修理,操作方便,提高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单流阀,包括阀体和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为三通阀体,三通阀体其中两通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另一通安装可活动拆卸堵头,进水口内壁固定有与阀门配合止流的挡阶,所述挡阶顶部为倾斜面;阀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挡杆,阀门本体固定在挡杆端部,阀门本体底部设有与挡阶顶部配合的斜坡,挡杆垂直安装在阀门本体中心,进水口内固定一支架,挡杆穿过支架中心且另一端安装有调整螺母,挡杆外部套装有弹簧,弹簧位于调整螺母与支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与阀体以螺纹形式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流阀,其阀体可拆卸、检修方便,密封效果好,且能延长使用寿命。该单流阀包括阀体和阀门,所述阀体为三通阀体,三通阀体其中两通为进水口和出水口,另一通安装可活动拆卸堵头,进水口内壁固定有与阀门配合止流的挡阶,所述挡阶顶部为倾斜面;阀门设置在阀体内,所述阀门包括阀门本体和挡杆,阀门本体固定在挡杆端部,阀门本体底部设有与挡阶顶部配合的斜坡,挡杆垂直安装在阀门本体中心,进水口内固定一支架,挡杆穿过支架中心且另一端安装有调整螺母,挡杆外部套装有弹簧,弹簧位于调整螺母与支架之间。
文档编号E21B43/20GK202578628SQ2012202345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4日
发明者魏海, 朱来麒, 来志强, 孙国栋, 李连栋, 王峰, 牛勇, 王静 申请人:魏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