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探井试油工艺方法及设备,特别是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在石油勘探探井的试油工程中使用,减少通井机游动系统的损伤,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
背景技术:
排液是石油工业探井试油施工中对全部试油过程能够形成最终结论的工序环节,也是试油过程中占用时间最长的工序。近两年试油单层排液周期平均25.6-27.5天,而有些油田的平均单层试油周期50天左右,占单层试油周期的一半以上。目前石油勘探井的试油工程,常用的排液方法有三种:1、抽油机排液方法。由于安装要求高、每台价格高达40多万元等原因,虽然抽油机排液能耗低,但投入成本高、安装周期长,排液时间容易被延误,导致储层改造后被二次污染,影响储层及措施效果的准确评价,造成油气藏区块开发决策的失误。同时如果排液井经过排液试油后该探井没有形成工业油流,不具备商业开采价值,则一次性投入安装的抽油机没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导致资金浪费。2、通井机排液方法。通井机泵抽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随时可转抽排液,但该种方法为人工长时间连续操作,工艺技术含量低、技术落后,所以存在工作效率低、能耗高,通井机的发动机功率在110KW、安全性差、排液效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排液质量难以保证的缺点。同时排液过程中频繁的往复提放导致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绳磨损严重,排液完成后如不更换大绳,则给后期作业施工埋下安全隐患。如更换大绳,则需要增加成本一万多元,而且延长试油周期,进一步提高了试油成本。3、电动绞车排液方法。目前大量应用的电动绞车泵抽技术,是用自动正反转的电动绞车代替通井机泵抽排液中的通井机,实现了泵抽排液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但该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a、电动绞车设计电机功率为75KW,现场需配备200 300KW的发电机,
20 30天的连续排液周期,发电机需要消耗大量能源。b、与通井机排液方法一样,该方式需要利用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绳,长时间排液造成大绳严重磨损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C、电动绞车运行过程中噪音很大,严重影响施工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综上所述,抽油机排液方法、通井机排液方法、电泵绞车排液方法存在能耗高、成本高、噪音大、安全性差等问题,大幅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消耗能源,严重影响试油工作的经济效益和排液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解决现有泵抽排液工程设备的游动系统损伤大、能耗高的问题,简化试油设备的安装施工,避免游动系统的损伤,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高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0009]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包括作业井架和抽汲换向装置,抽汲换向装置设有电机和滚筒,传动皮带搭在抽汲换向装置的滚筒上,一端与井下抽油泵的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平衡块,平衡块沿平衡块导轨运动,控制柜与抽汲换向装置连接。抽汲换向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中,固定架悬挂在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上,其架体通过绷绳与地面固定;平衡块导轨一端连接在固定架的下端,另一端与丝杠调节筒连接。将抽汲换向装置用固定架固定,由作业井架和挂钩或通井机的游动系统吊挂,替代了抽油机的机架,简化了安装施工,减少能耗,保护通井机游动系统,降低投入成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抽汲换向装置通过固定架和绷绳固定,取代了抽油机的机架。免除了抽油机的安装和投入成本,实现了抽油机抽汲排液能耗低的优势。将电动绞车使用的抽汲换向装置由作业井架悬挂,其抽汲换向装置中的电机通过滚筒和传动皮带带动井下的抽油泵进行抽汲排液。传动皮带另一端悬挂平衡块,可大幅、数十倍地降低电机功率和能耗。抽汲换向装置中的电机控制器控制、调节本地面抽汲系统的抽汲运动和系统故障诊断等。本地面抽汲系统能耗小、成本低、结构简单,节能环保,具有安装方便、可快速转排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常规通井机抽汲、电动绞车泵抽排液的缺点和安全隐患。本系统设计电机功率为30KW,实际运行功率≤20KW,现场应用时只需由施工队伍常规配备的50KW发电价提供电力即可,无需另外再 配备大功率发电机。该系统运行过程中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绳是静止不动的,大绳不会磨损,以上排液方法存在的类似问题完全可以避免。而且该系统运行噪音低,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如果直接使用已停放在井场的通井机和作业井架来悬挂抽汲排液装置也不会对通井机的游动系统有任何损伤。也可以不用通井机,直接用井架大绳和挂钩悬挂抽汲换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参数控制和安全措施控制齐全,实现了泵抽排液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由于本地面抽汲系统安装简便,可随时转抽排液,转抽周期短、安全可靠、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高效、融先进的诊断和智能控制技术于一身,对于提高试油质量,缩短试油周期、降低试油成本、增加勘探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减少了油层改造后的二次污染,提高了储层及工艺措施效果的准确评价,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包括作业井架5和抽汲换向装置10,作业井架5由作业井架前绷绳6和作业井架后绷绳4固定。抽汲换向装置10设有电机和滚筒,传动皮带11搭在抽汲换向装置10的滚筒上,一端与井下抽油泵的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平衡块14,平衡块14沿平衡块导轨15运动,控制柜17与抽汲换向装置10连接,抽汲换向装置10安装在固定架8中,固定架8悬挂在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7上,其架体通过绷绳与地面固定;平衡块导轨15 —端连接在固定架8的下端,另一端与丝杠调节筒16连接。作业井架5通过井架大绳一端与地面或通井机I固定,另一端与挂钩或通井机的游动系统连接,由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7悬挂抽汲换向装置10。也可以不使用通井机1,直接使用作业井架5和井架大绳实现悬挂抽汲换向装置10的任务。井架大绳一端直接与地面固定,另一端绕过作业井架5后直接与挂钩连接,由挂钩悬挂抽汲换向装置10。固定架8的架体四角设有绷绳固定孔,固定架8的架体通过固定架后上绷绳3、固定架后下绷绳2、固定架前上绷绳9和固定架前下绷绳12与地面固定。平衡块导轨15下端与丝杠调节筒16连接,将丝杠调节筒16与地面固定。丝杠调节筒16包括丝杠和套筒,丝杠与套筒丝扣连接,通过调整丝杠的长度可保证滚筒的水平,防止传动皮带11运行中在滚筒上偏移。控制柜17的电源线可以绑缚在固定架前下绷绳12上与抽汲换向装置10的电控接线盒连接。通过作业井架5悬挂抽汲换向装置10,将抽汲换向装置10上的传动皮带11一端与井口 13中的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平衡块14,通过抽汲换向装置10中的电机提供动力,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井下抽油泵抽汲排液。具体工作过程是:将本地面抽汲系统安装完成后,打开控制柜17的电源,抽汲换向装置10中的电机带动滚筒转动,滚筒再带动传动皮带11、光杆、平衡块14运动,光杆带动井下的抽油泵泵杆运动。光杆运动到下止点时,抽汲换向装置10中的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当光杆运行到上止点时,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换向正向转动。通过电机的正反向转动,带动井下的抽油泵往复运动进行抽汲排液。
权利要求1.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包括作业井架(5)和抽汲换向装置(10),抽汲换向装置(10)设有电机和滚筒,其特征是,传动皮带(11)搭在抽汲换向装置(10)的滚筒上,一端与井下抽油泵的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平衡块(14),平衡块(14)沿平衡块导轨(15)运动,控制柜(17)与抽汲换向装置(10)连接;抽汲换向装置(10)安装在固定架(8)中,固定架(8)悬挂在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7)上,其架体通过绷绳与地面固定;平衡块导轨(15)—端连接在固定架(8)的下端,另一端与丝杠调节筒(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其特征是作业井架(5)通过井架大绳一端与地面或通井机(I)固定,另一端与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连接,由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7)悬挂抽汲换向装置(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8)的架体四角设有绷绳固定孔,固定架(8)的架体通过固定架后上绷绳(3)、固定架后下绷绳(2)、固定架前上绷绳(9)和固定架前下绷绳(12)与地面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平衡块导轨(15)下端与丝杠调节筒(16)连接,将丝杠调节筒(16)与地面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探井试油悬挂式自动泵抽排液地面抽汲系统,在石油勘探探井的试油工程中使用,减少通井机游动系统的损伤,降低能耗,提高安全性。通过作业井架悬挂抽汲换向装置,将抽汲换向装置上的传动皮带一端与井口中的光杆连接,另一端连接平衡块,通过抽汲换向装置中的电机提供动力,电机的正反转带动井下抽油泵抽汲排液,可大幅降低电机功率和能耗,保护通井机游动系统。抽汲换向装置安装在固定架中,固定架悬挂在挂钩或通井机游动系统的大钩上,其架体通过绷绳与地面固定;平衡块导轨一端连接在固定架的下端,另一端与丝杠调节筒连接。简化了安装施工,减少能耗,保护通井机游动系统,降低投入成本。
文档编号E21B43/00GK203050635SQ201220368259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培东, 黄建生, 孙毅然, 吴艳华, 吴运刚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