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计量多路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
背景技术:
油田计量多路阀是数字化油田的重要基础设备。油田现有计量流程是在计量站的每口井来油管线上安装三通阀组,以控制该口油井来油进入分离器计量或由集油管汇外输,故障率高,计量不方便,不适合远程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通过选择某口油井的来油从计量出油口进入分离器,以计量产量,其它油井的来油则通过接管汇的出油口正常外输。故障率低,管理方便,简化了管汇流程,配备专用自控系统后可在现场实现电控倒井或与控制系统通讯实现远程控制。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所述阀杆装在阀盖上,阀盖与阀筒连接,阀筒与阀座连接,阀座与阀底座组装,阀内部布置阀体和弹簧座。进一步,所述多通阀一共有8 12个进口、2个出口 ;其中一个是进分离器的计量口径,一个是进管汇的管汇口径。进一步,进油口分布在阀体的圆盘面上,计量出油口位于阀体回转中心;阀芯制有一个相对的进油孔和一个位于回转中心的计量出油孔,进油孔与计量出油孔连通,其余进油口与型腔连通;组装后阀体的计量出油口与阀芯的计量出油孔连通,型腔与阀体上的管汇出油口连通。本方案发明的油田计量多路阀,使用时,阀芯做圆周运动,可以十分方便地选择某口油井的来油从计量出油口进入分离器,以计量产量,其它油井的来油则通过接管汇的出油口正常外输。此装置大大简化了流程,仅用一套设备即可实现多口油井或气井的倒井控制,取代大量三通阀组,节省制备投入,减少占地面积;操作简单,相对原来的人工倒井阀组,使用多通阀意味着用一套设备可以实现多口油井或气井的倒井工作,减少了人工操作三通阀组的工作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选通灵敏度高,有机械阀位指示方便人工调试,数字量位置的输出可以接入自控系统,实现无人值守采油;密封可靠寿命长,多路阀体内的阀芯依靠多个螺旋弹簧变形应力,形成可靠密封比压,密封磨损后自动补偿,密封比压变化很小。有效地防止了阀芯上的密封面因磨损而产生的内漏现象,密封力可以调整,有效延长使用寿命;通过结构设计还解决了油井出砂带来的砂卡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计量多路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杆;2、阀盖;3、阀筒;4、阀座;5、阀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田计量多路阀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本装置包括:阀杆I装在阀盖2上,阀盖2与阀筒3连接,阀筒3与阀座4连接,阀座4与阀底座5组装,阀内部布置阀体(未图示)和弹簧座(未图示)。多通阀一共有8 12个进口(可定制)、2个出口(其中一个是进分离器的计量口径,一个是进管汇的管汇口径)。进油口分布在阀体的圆盘面上,计量出油口位于阀体回转中心;阀芯制有一个相对的进油孔和一个位于回转中心的计量出油孔,进油孔与计量出油孔连通,其余进油口与型腔连通。组装后阀体的计量出油口与阀芯的计量出油孔连通,型腔与阀体上的管汇出油口连通。使用时,阀芯做圆周运动,可以十分方便地选择某口油井的来油从计量出油口进入分离器,以计量产量,其它油井的来油则通过接管汇的出油口正常外输。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装在阀盖上,阀盖与阀筒连接,阀筒与阀座连接,阀座与阀底座组装,阀内部布置阀体和弹簧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计量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阀一共有8 12个进口、2个出口 ;其中一个是进分离器的计量口径,一个是进管汇的管汇口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计量多路阀,其特征在于,进油口分布在阀体的圆盘面上,计量出油口位于阀体回转中心;阀芯制有一个相对的进油孔和一个位于回转中心的计量出油孔,进油孔与计量出油孔连通,其余进油口与型腔连通;组装后阀体的计量出油口与阀芯的计量出油孔连通,型腔与阀体上的管汇出油口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田计量多路阀,所述阀杆装在阀盖上,阀盖与阀筒连接,阀筒与阀座连接,阀座与阀底座组装,阀内部布置阀体和弹簧座。本油田计量多路阀,包括阀体和阀芯,通过选择某口油井的来油从计量出油口进入分离器,以计量产量,其它油井的来油则通过接管汇的出油口正常外输。故障率低,管理方便,简化了管汇流程,配备专用自控系统后可在现场实现电控倒井或与控制系统通讯实现远程控制。
文档编号E21B34/02GK203008852SQ2012206173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学俭, 郝学成 申请人:刘学俭, 郝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