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地下道路、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建设中,地下道路及隧道作为一种缓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技术,越来越被各大、中型城市所重视和采用。然而长大隧道的建设,除在引道敞口段需占用地面,引起拆迁外,尚需在隧道中段设置通风井等附属设施。这些通风井等附属设施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段,选址的困难尤为突出,甚至可能影响到整条隧道的线路走向。即使选定了建设位置,往往由于周边建筑较为密集,附属设施地下结构的实施难度及对周边环境的保护难度很大,需投入较多的施工措施,造成工程建设费用的增加。如隧道通风井等设施能够利用既有地下建、构筑物,采取改建或合建的方式,将对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维护地面原有景观十分有利。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在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包括既有地下结构和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与既有地下结构通过顶圈梁连接。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静压锚杆桩或钻孔灌注桩。所述既有地下结构设有钢筋锚入顶圈梁内,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也设置有钢筋锚入顶圈梁内。该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底板下方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所述静压锚杆桩的顶端设置在底板内,且所述静压锚杆桩与底板之间设有桩头连接钢筋。所述既有地下结构为既有泵站地下结构,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为通风井主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城市道路隧道通风井等附属设施选址的困难,在既有地下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在地面原位竖立通风井,其建筑风格与视觉效果上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在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它相对于新建隧道通风井等设施具有以下优势:1、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减少了基坑围护结构投入,并且既有地下建筑物结构与通风井等设施主体结构相结合共同受力,可降低通风井等设施的整体造价;2、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兼作通风井等设施的基坑围护结构,减少了基坑开挖,避免施工了对紧临周边建筑的影响;3、通过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底板下设置桩基础,控制上部风塔沉降与变形。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通风井结构平面图。图2为该实施例通风井结构剖面图。图3为该实施例通风井底板桩基布置图。图4为该实施例的侧墙节点详图。图5为该实施例的桩头构造详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附属设施为通风井。在该实施例的平面图中包括既有泵站地下结构1,通风井主体结构2,通风井底板设静压锚杆桩3或钻孔灌注桩。其特征在于:通风井建造中保持和利用既有泵站地下结构1,并与通风井主体结构2形成共同受力的叠合结构;同时根据地面风塔结构需要,在通风井底设置静压锚杆桩3,以控制地面风塔的沉降与变形。如图所示,所述既有泵站地下结构I设有钢筋5锚入顶圈梁4内,通风井主体2也设置有钢筋5锚入顶圈梁4内。所述通风井主体结构2底部设有底板6,底板设有底板钢筋9锚入主体结构2两侧的侧板内,该底板6下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7,所述静压锚杆桩3的顶端设置在底板6内,且所述静压锚杆桩3与底板6之间设有桩头连接钢筋8。静压锚杆桩3内设置混凝土填芯10。图中11为变形缝,12为风道。本实用新型为保持与利用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在其内部进行改造修建而成隧道通风井等附属设施地下结构,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与隧道通风井等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形成共同受力的复合结构,并根据通风井等附属设施地面结构需要,在其底板下设置静压锚杆桩或钻孔灌注桩,以控制附属设施地面结构的沉降与变形。施工中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结构兼作通风井等设施施工期间的围护结构,降低基坑围护投资。
权利要求1.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包括既有地下结构和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与既有地下结构通过顶圈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静压锚杆桩或钻孔灌注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地下结构设有钢筋锚入顶圈梁内,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也设置有钢筋锚入顶圈梁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附属设施主体结构的底板下方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所述静压锚杆桩的顶端设置在底板内,且所述静压锚杆桩与底板之间设有桩头连接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广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地下结构为既有泵站地下结构,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为通风井主体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既有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改造的复合结构,包括既有地下结构和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与既有地下结构通过顶圈梁连接。所述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底部设有底板,底板底部设置有静压锚杆桩或钻孔灌注桩。该附属设施主体结构底板下方设置有素混凝土封底,所述静压锚杆桩的顶端设置在底板内,且所述静压锚杆桩与底板之间设有桩头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城市道路隧道通风井等附属设施选址的困难,在既有地下建、构筑物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并在地面原位竖立通风井,其建筑风格与视觉效果上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在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文档编号E02D29/045GK203022790SQ20122070522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谢明, 吴峰 申请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