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467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至少包括反力墙、反力梁以及模型箱,反力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围绕设置于基坑的四个周边;基坑的一侧具有物料输送电梯井,与物料输送电梯井对应的一侧的反力墙上设置有一个试验通道;反力梁横跨基坑设置于反力墙的上端面;模型箱可由多块水平加载板拼接成四个周边,多块垂直加载板拼接成顶部。本发明提出的试验平台可实现真三维加载,可进行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可用于地下空间及其开挖模拟试验、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条件下地基和边坡工程模拟试验、桩基和桩周土的动力响应试验、管片模拟试验、结构部件性能试验等不同功能的物理模型试验。
【专利说明】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隧道和地铁车站、基础工程、边坡工程、挡土结构等岩土工程的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对大型地质模型进行综合模拟的实验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
【背景技术】
[0002]物理模型试验是研究大型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在工程研究和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针对大型矿井顶板围岩稳定、大坝坝体与坝基的岩体稳定、大型洞室围岩稳定与支护等工程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并研制了规模不等的配套模型试验设备。
[0003]但是正如CN1696417A【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那样,现有的各种用于物理模型试验的试验装置往往都是针对特定的工程而专门设计研制的,只能模拟某一类型的岩土工程,不具备通用性,而且不能实现三维加载,也不能实现对地下水影响的模拟。该专利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工程试验系统,试图解决上述问题。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所提供的试验系统仅仅提供了一个边长大约2米左右的试验空间,难以满足模型试验通用性的要求。
[0004]在本发明的下述说明中,所谓立体综合模拟试验,指的是可实施真三轴加载,可进行地下空间及其开挖模拟试验、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条件下地基和边坡工程模拟试验、桩基和桩周土的动力响应试验、管片模拟试验、结构部件性能试验等不同功能的物理模型试验。模型最大尺寸可达IOmX 6mX 6m (长X宽X高),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模型试验规模来说,尺寸上要相对大得多,因此本发明的试验台相对前述现有技术而言属于一种大型的试验平台。
[0005]物理模型试验的几何相似比是一个关键的技术指标。几何相似比取得过小,虽可以节省实验材料,但是过小的模型体量会限制传感器的布置,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实验精度。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量采用较大的模型几何相似比,在这种情况下,模型实验本身的复杂性也相应的增加。例如大比例模型实验需要的相似材料用量较大;在模拟大埋深复杂工况时,需要大吨位的加载系统以及刚度较大的反力系统等。随着岩土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出现的工程问题更加复杂,现有模型试验设备已不能很好地满足工程实践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0007]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至少包括提供水平加载力的反力墙、提供垂直加载力的反力梁以及模型箱。
[0008]所述反力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设置于地下;地面上设置有地面试验建筑,所述地面试验建筑的顶部具有横跨反力墙的可移动的吊车;所述试验平台的一侧具有一个连通地面的物料输送电梯井;与所述物料输送电梯井对应的一侧的所述反力墙上设置有一个试验通道,所述试验通道与所述物料输送电梯井连通。
[0009]所述反力梁横跨所述反力墙的上端面,并与浇注于所述反力墙的混凝土内部的钢结构部件固定连接;
[0010]所述模型箱由多块水平加载板拼接形成所述模型箱的四个周边,多块垂直加载板拼接形成所述模型箱的顶部,模型箱的底部与所述试验平台底部钢筋混凝土地面共用;
[0011]所述内侧反力墙均匀布置多个预留的水平安装孔;每个所述水平加载板都连接有一个水平加载作动器,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通过设置于所述水平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墙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垂直加载板都连接有一个垂直加载作动器,每个所述垂直加载作动器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梁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反力墙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反力墙之间具有人员操作通道,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的控制管线通过所述反力墙上预留的水平加载孔穿入所述双层反力墙之间,并连接至所述地面试验建筑的控制室内。
[0013]优选地,所述试验平台上部设置有可向所述模型箱中输送物料的传送带。
[0014]优选地,在所述基坑的底部,设置有至少2道平行的“T”型槽,以及与所述“T”型槽连接的排水沟。
[0015]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可用于地下空间及其开挖模拟试验、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条件下地基和边坡工程模拟试验、桩基和桩周土的动力响应试验、管片模拟试验、结构部件性能试验等不同功能的物理模型试验,同时,可实现真三维加载,可进行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最大模型尺寸可达10mX6mX6m (长X宽X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0017]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显示的是图1的横向剖视示意图;
[0019]图3显示的是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20]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提出的模型箱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提出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底面的俯视示意图;
[0022]图6显示的是图5所示的底面的部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0024]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提出的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粗略显示的是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大致结构,着重显示了其与相对【背景技术】部分提及的现有技术的主要区别。
[0025]参见图1,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与现有技术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主体部分设置于地面开挖的一个基坑I中(参见图2、3),其中,图1的附图标记11所表示的部分是地面,附图标记12所表示的部分是基坑I的底部。图2显示的是图1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当然,类似于图1,图2、图3采用的是简略画法,仅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理解。
[0026]如图1-3所示,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总体上包括位于基坑I中的地下部分和围绕基坑I设置的地上部分,其中,地下部分是试验平台的主体结构,至少包括反力加载装置2以及模型箱3 (模型箱3在图1-3中未显示,参见图4),其中反力加载装置2包括提供水平加载力的反力墙21以及提供垂直加载力的反力梁22。S卩,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至少包括提供水平加载力的反力墙21、提供垂直加载力的反力梁22以及模型箱3。
[0027]其中,反力墙21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围绕设置于由地面开挖的基坑I的四个周边;围绕基坑I的地面11上设置有地面试验建筑13 (图1中显示了一部分,具体结构参见图2、3),地面试验建筑13的顶部具有横跨基坑I的可移动的吊车14 ;基坑I的一侧具有一个连通地面11的物料输送电梯井15 ;与物料输送电梯井15对应的一侧的反力墙21上设置有一个试验通道16,试验通道16与物料输送电梯井15连通。
[0028]图1中显示的反力梁22有两个,设置于反力墙21的上端面,并与浇注于反力墙21的混凝土内部的钢结构部件(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模型箱3设置于反力墙21和反力梁22围绕的空间内。
[0029]反力梁22用于对模型顶部进行加载,图1中只显示了两个反力梁22,图3中只显示了一个反力梁22,图1-图3仅是示意,实际使用中,可根据模型箱3的大小和需要承受的顶部压力设置多个反力梁22,反力梁22两端通过螺栓与反力墙21顶部连接。
[0030]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置于地下,且为自平衡体系。例如,作动器作用在反力墙21上的力和对侧反力墙21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不会对试验平台的外侧结构产生影响。试验平台周围土体会对反力墙施加一定反力,会有效减少反力墙的变形,并大大提高试验平台的抗倾覆能力。反力墙21设置于地下基坑I中,便于试验人员从地面提供试验协助,观察试验过程。
[0031]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结构尺寸的大型化,本发明中的最大模型尺寸可达10mX6mX6m(长X宽X高),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模型试验规模来说,尺寸上要相对大得多,方便进行各种不同工程、不同工况的模型试验。为了解决大型化的问题,本发明不但将主要试验结构设置于地下,也相应的进行了进一步的结构改进,例如,通过双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反力墙21提供了大刚度的反力加载装置,从而可以提供大吨位的加载系统。
[0032]另外,对于大型试验来说,模型材料的输送会变得尤其困难。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由于设置于固定建筑物中,不可能像现有的敞开式钢架结构那样,在需要装载物料的时候采用起重机之类的可移动设备来起吊和输送物料,因此,本发明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在围绕基坑I的地面试验建筑13的顶部设置了横跨基坑I的可移动的吊车14,用于通过吊钩或者抓斗输送物料。另外,为了便于人员进出基坑I设置和安装试验设备,在基坑I的一侧还设置了物料输送电梯井15,用于通过电梯井15输送人员或者小型的试验设备和模型材料。进一步的,由于大型试验需要输送大量的模型材料,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基坑I的上部还设置有可向所述模型箱中输送模型材料的传送带17。显然,这些结构的设置都是为了满足大型模型试验而提出的改进,现有技术中,对于位于地面的敞开式试验平台,无需使用物料输送电梯井15、传送带17、设置于地面试验建筑13的顶部的吊车14等结构。
[0033]为了安装图4中所示的提供水平加载力的水平加载作动器等结构,所述基坑I的四个周边的每个所述反力墙21面向所述基坑I内部的一侧墙壁上都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平加载孔23 ;从图2、3中可见,水平加载孔23有一部分是通孔,有一部分是盲孔,通孔和盲孔的分布根据试验需要而预先设计。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当水平加载孔23是通孔时,其还可以用于布放电缆、水管、传感器线缆、输油管路等管线。
[0034]如图4所示,其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提出的模型箱3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模型箱3可由多块水平加载板31拼接成所述模型箱3的四个周边,同样的,类似于图4中显示的模型箱3的俯视图,多块垂直加载板拼接成所述模型箱的顶部,而模型箱3的底部与所述试验平台底部钢筋混凝土地面共用。
[0035]每个所述水平加载板31都连接有一个水平加载作动器32,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32通过设置于所述水平加载孔23中的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墙21固定连接;同样的,类似于图4中显示的模型箱3的俯视图,每个所述垂直加载板都连接有一个垂直加载作动器,每个所述垂直加载作动器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梁22固定连接。
[003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水平加载板31和垂直加载板可以是同样的部件,只是一个用于水平加载,一个用于垂直加载。
[0037]关于模型箱3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模型箱3是由多块水平加载板31和垂直加载板拼接而成,这样设置是为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加载方式的模型试验的需要。例如,对于不同尺寸的模型,需要提供不同尺寸的加载板,采用本发明的加载板拼接结构可以很容易的拼接出不同尺寸的加载板组合,解决不同尺寸的模型试验的要求。
[0038]由于模型箱3是由多块加载板拼接而成,因此,在制作模型前,可以只在模型箱3的三面安装水平加载板31,靠近试验通道16 —侧加载板可不安装,然后将传送带17安装在试验通道16处,这样模型材料就可以由电梯15运送至地下,然后经由传送带17直接运进模型箱3空间,土层按照设计分层布置,分层安装靠试验通道16 —侧的加载板,上层模型材料的调运可以采用在吊车上安装抓斗机进行,直至整个试体成型。
[0039]本发明采用拼接加载板的结构,每个加载板都提供了独立的加载作动器,配合每个加载板可以提供任意组合形式的力学加载模型,这一点与【背景技术】提及的现有技术CN1696417A有点类似,不过这些现有技术虽然提供了多个加载作动器,但是加载板却是整体结构,无法针对各模型试验的不同实现灵活加载。
[0040]在一个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反力墙21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反力墙21之间具有人员操作通道211,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的控制管线通过所述反力墙21上预留的水平加载孔23穿入所述双层反力墙21之间,并连接至所述地面试验建筑13的控制室内。这样设置是为了适应大型模型试验的要求,一方面提供了更大刚度的反力墙21,另一方面可以提供人员通道安装调试设备。
[0041]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具体实施案例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底面的俯视示意图;图6显示的是图5所示的底面的部分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个优选实施案例中,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底部,也即是在所述基坑I的底部12,设置有至少2道平行的“T”型槽241,以及与所述“T”型槽241连接的排水沟242。所述排水沟242可以设置在靠近所述试验通道16的一侧,这样便于试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操作。
[0042]所述“T”型槽241可用于放置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可以在所述“T”型槽241中移动,便于在所述“T”型槽241的任意位置固定试件,这样,在进行普通结构件和隧道管片试验时,就可以方便的将需要进行试验的普通结构件或隧道管片灵活的固定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的底部。
[0043]所述排水沟242用于在进行降雨试验时收集渗漏出模型的水流,此外,还可以通过所述排水沟242安装或者拆卸用于所述“T”型槽241的定位螺栓。
[0044]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可用于地下空间及其开挖模拟试验、降雨和地下水位升降条件下地基和边坡工程模拟试验、桩基和桩周土的动力响应试验、管片模拟试验、结构部件性能试验等不同功能的土工试验模拟,同时,可实现真三维加载,可进行大尺寸物理模型试验,最大模型尺寸可达10mX6mX6m (长X宽X高)。
[0045]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案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案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案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案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至少包括提供水平加载力的反力墙、提供垂直加载力的反力梁以及模型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力墙由钢筋混凝土制成,并围绕设置于由地面开挖的基坑的四个周边;围绕所述基坑的地面上设置有地面试验建筑,所述地面试验建筑的顶部具有横跨所述试验平台的可移动的吊车;所述基坑的一侧具有一个连通地面的物料输送电梯井;与所述物料输送电梯井对应的一侧的所述反力墙上设置有一个试验通道,所述试验通道与所述物料输送电梯井连通; 所述反力梁横跨所述试验平台,设置于所述反力墙的上端面,并与浇注于所述反力墙的混凝土内部的钢结构部件固定连接; 所述模型箱可由多块水平加载板拼接成所述模型箱的四个周边,多块垂直加载板拼接成所述模型箱的顶部,模型箱的底部与所述试验平台底部钢筋混凝土地面共用; 所述内侧反力墙均匀布置多个预留的水平安装孔;每个所述水平加载板都连接有一个水平加载作动器,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通过设置于所述水平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墙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垂直加载板都连接有一个垂直加载作动器,每个所述垂直加载作动器通过连接螺栓与所述反力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墙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反力墙之间具有人员操作通道,所述水平加载作动器的控制管线通过所述反力墙上预留的水平加载孔穿入所述双层反力墙之间,并连接至所述地面试验建筑的控制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上部设置有可向所述模型箱中输送物料的传送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土工程大型立体综合模拟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坑的底部,设置有至少2道平行的“T”型槽,以及与所述“T”型槽连接的排水沟。
【文档编号】E02D33/00GK103452144SQ20131028982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1日
【发明者】杜修力, 王秋生, 闫维明, 卢清国, 黄浩华, 赵旭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