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29565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软基加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软基加固装置包括软基加固套筒和螺旋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钢筋设在软基加固套筒的侧壁内。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中空并且结构简单的软基加固装置来加固软基,因此加固方法非常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普通技术人员快速掌握并进行施工,而软基加固装置起到了定型作用,大幅改善了软基的承载力,使得软基的软土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的防止了施工对生态的破坏,并且避免了挖出的软土对环境的污染,施工速度快,尤其适用于河堤需要快速搭建堤坝等施工期限很短的情况。
【专利说明】软基加固装置【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基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软基难以承受施工设备的压力,因此需要对软基进行处理,才能进行后续施工。目前,国内外对软基的处理方法很多,但是传统的处理方法需要用其它适合施工的材料来取代软基,因此需要先将软基的软土挖出送走处理,然后用其它材料制成地基或建筑结构(主要是堤坝等建筑)。但是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缺点非常明显,首先将软基的软土挖出送走处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挖出的软土的堆放和处理同样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采用其它材料造出的建筑结构取代原来的软土,同样还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并且这种建筑结构还会改变原有的地貌,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人们一直再对传统的处理方法进行改进。
[0003]但是,目前人们对传统方法进行改进后的一些处理方法大多需要采用各种结构复杂的装置和材料,生产成本非常高,实施方法非常复杂,施工难度大,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才能进行施工,导致这些方法和装置难以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实施步骤比较繁琐、效率比较低,采用的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软基加固装置,这种软基加固装置能够对软基起到很好的加固作用,让软基能够承受施工设备和建筑结构的压力,并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软基加固装置包括软基加固套筒和螺旋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钢筋设在软基加固套筒的侧壁内。
[0006]更优的方案,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横截面从上到下始终相同。
[0007]更优的方案,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长方形。
[0008]更优的方案,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外径为30-200厘米。
[0009]更优的方案,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壁厚为5-15厘米。
[0010]更优的方案,所述螺旋钢筋的外径范围为0.5-1.2厘米。
[0011]更优的方案,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由混凝土层制成。
[0012]采用上述软基加固套筒对软基加固的方法是,将多个软基加固套筒依次压入软基中。压入软基的软基加固套筒,其内充填有软基的软土,其外也被软基的软土包裹,因此不仅对其内的软土起到加固作用,对两个软基加固套筒之间的软土同样起到加固作用。由于软基加固套筒的内表面与软基加固套筒内的软土之间有摩擦力,软基加固套筒的外表面与软基加固套筒外的软土之间也有摩擦力,因此软基加固套筒相当于嵌入软基中,成为软基的一部分,难以从软基中分离出来。一旦软基中压入了多个软基加固套筒(最好均匀分布),软基的承载力就会大幅提闻。[0013]较优的方案,将上述软基加固装置压入软基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I)将软基加固装置底端插入软基;
[0015](2)对软基加固装置顶端施加压力,迫使软基加固装置克服软基的摩擦力向下运动,直到软基加固装置完全进入软基中。
[0016]较优的方案,所述步骤(2)对软基加固装置顶端施加压力采用的设备为装载机。
[0017]更优的方案,所述步骤(2)中对软基加固装置顶端施加的压力为静压力。采用静压力而不是冲击压力,是为了避免对软基加固装置造成伤害。
[0018]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中空并且结构简单的软基加固装置来加固软基,因此加固方法非常简单、易于实现,便于普通技术人员快速掌握并进行施工,而软基加固装置起到了定型作用,大幅改善了软基的承载力,使得软基的软土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的防止了施工对生态的破坏,并且避免了挖出的软土对环境的污染,施工速度快,尤其适用于河堤需要快速搭建堤坝等施工期限很短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软基加固装置的剖视图;
[0020]图2是实施例1的第一个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1]图3是实施例1的第二个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2]图4是实施例1的第三个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3]图5是实施例1的第四个施工状态示意图;
[0024]图6是实施例4中堤坝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所示,所述软基加固装置I包括软基加固套筒2和螺旋钢筋3,螺旋钢筋3设在软基加固套筒2侧壁内。所述软基加固装置I的横截面从上到下始终相同。所述软基加固装置I的横截面可以选择圆形、椭圆形、方形,本实施例中为圆形。所述螺旋钢筋3的外径为3厘米。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由混凝土层制成。
[0028]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外径为150厘米。
[0029]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壁厚为15厘米。
[0030]软基加固方法,将多个软基加固装置I依次压入软基5中,制成加固的软基。让软基加固装置I不仅其内充填有软基5的软土 3,同时软基加固装置I外表面也被软基5的软土 3包裹。这种内外均有软土 3的软基加固装置I适合作为地基。
[0031]压入软基5的软基加固装置1,其内充填有软基5的软土 3,其外也被软基5的软土 3包裹,因此不仅对其内的软土 3起到加固作用,对两个软基加固装置I之间的软土 3同样起到加固作用。由于软基加固装置I的内表面与软基加固装置I内的软土3之间有摩擦力,软基加固装置I的外表面与软基加固装置I外的软土 3之间也有摩擦力,因此软基加固装置I相当于嵌入软基5中,成为软基5的一部分,难以从软基5中分离出来。一旦软基5中压入了多个软基加固装置I (最好均匀分布),软基5的承载力就会大幅提高。[0032]所述将软基加固装置I压入软基5中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 I)将软基加固装置I底端插入软基5 ;
[0034](2)对软基加固装置I顶端施加压力,迫使软基加固装置I克服软基5的摩擦力向下运动,直到软基加固装置I完全进入软基5中。
[0035]所述步骤(2)对软基加固装置I顶端施加压力采用的设备为装载机4。
[0036]所述步骤(2)中对软基加固装置I顶端施加的压力为静压力。采用静压力而不是冲击压力,是为了避免对软基加固装置I造成伤害。
[0037]如图2-5所示,装载机4将软基加固装置I吊到软基5上方,然后将软基加固装置I插入软基5中,接着装载机4对软基加固装置I顶端施加静压力,使得软基加固装置I向下运动,直到软基加固装置I完全进入软基5中。
[0038]实施例2
[0039]本实施例软基加固方法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0040]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外径为10厘米。
[0041]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壁厚为3厘米。
[0042]实施例3
[0043]本实施例软基加固方法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0044]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外径为30厘米。
[0045]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壁厚为5厘米。
[0046]实施例4
[0047]本实施例软基加固方法与实施例5的区别在于:
[0048]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外径为80厘米。
[0049]所述软基加固套筒2的壁厚为10厘米。
[0050]如图6、7所示,一个2000米长的堤坝6,其地基采用本实施例的软基加固装置I施工而成,地基只需5天施工,就建造完毕,大大加快了堤坝6的建造速度。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只需5名工人进行施工,减少了超过80%的人力,节省了 80%以上的时间,节约了超过70%的成本,并且不会对生态的造成破坏,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适用于发生紧急情况(比如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需要尽可能快的完成施工的时候。与其它软基加工方法相比,软基加固套筒I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施工方法简单,施工速度更快,无需专门的加工设备,适用范围广。
[0051]采用内径从上到下始终相同的软基加固装置I对软基进行加固,利用软基加固套筒I起到定型和加固的作用,大幅改善了软基的承载力,使得软基的软土 3得到充分的利用,有效的防止了施工对生态的破坏,并且避免了挖出的软土 3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软基加固装置,包括软基加固套筒和螺旋钢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钢筋设在软基加固套筒的侧壁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套筒的横截面从上到下始终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长方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外径为30-200 厘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的壁厚为5-15厘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钢筋的外径范围为0.5-1.2 厘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基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基加固套筒由混凝土层制成。
【文档编号】E02D5/30GK203440812SQ201320432155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0日
【发明者】陈炯辉 申请人:陈炯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