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爪及挖掘爪用主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2730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挖掘爪及挖掘爪用主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挖掘爪(100)具备主体(10)和耐磨损层(20)。耐磨损层(20)的硬度比主体(10)高。主体(10)包括:前端面(11);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一对第一倾斜面(14);一对第二倾斜面(15)。耐磨损层(20)包括:第一耐磨损层部(21);第二耐磨损层部(22)。第一耐磨损层部(21)形成在前端面(11)。第二耐磨损层部(22)形成在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各自之上。由此,能够获得可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的挖掘爪及挖掘爪用主体。
【专利说明】挖掘爪及挖掘爪用主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地面进刀工具(ground engaging tool)的挖掘爪及用于该挖掘爪的主体。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液压挖掘机等进行挖掘土木工程的工作机械中,例如在铲斗的前端能够装卸地装配有挖掘用的爪构件。该爪构件的刀尖在挖掘时侵入地面及岩盘等的被挖掘物中。由于侵入时与被挖掘物的摩擦而使爪构件发生磨损。
[0003]对此,为了延长构件寿命,提出了能够抑制磨损的挖掘爪。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92208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提出了通过在挖掘爪的上表面及底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耐磨损层而能够抑制磨损的挖掘爪。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4-92208号公报
[0007]【发明概要】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9]挖掘爪整体上具有楔状的形状,其刀尖具有与挖掘方向交叉的直线部。该直线部作为“刀刃”而对被挖掘物进行“切入”,故产生侵入力。在上述公报记载的挖掘爪中,因挖掘工作引起的作为整体的磨损量受到抑制,但刀尖的两侧部的磨损不断发展,故刀尖的直线部分的长度变短。直白而言,随着挖掘而挖掘爪的刀尖的形状变圆。其结果是,尽管刀尖的磨损量变少,但存在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降低这样的间题。

【发明内容】

[0010]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的挖掘爪及挖掘爪用主体。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式】
[0012]本发明的一挖掘爪具备主体和耐磨损层。主体具有一端及另一端。耐磨损层形成在主体上且具有比主体高的硬度。主体包括:前端面;第一面及第二面;一对第一倾斜面;一对第二倾斜面。前端面位于一端。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前端面延伸至另一端侧且相互对置。一对第一倾斜面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在前端面处与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一对第二倾斜面 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在前端面处与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耐磨损层包括:第一耐磨损层部;第二耐磨损层部。第一耐磨损层部形成在前端面。第二耐磨损层部形成在一对第一倾斜面及一对第二倾斜面各自之上。
[0013]根据本发明的一挖掘爪,在前端面和位于该前端面的侧部的第一及第二倾斜面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耐磨损层部。因此,能够抑制刀尖的前端和其侧部的磨损。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的刀尖的形状变圆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刀尖的直线部的宽度变窄的情况。因而,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
[0014]在上述的挖掘爪中,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由此,与前端面为四边形状的情况相t匕,能够降低对前端面的角部施加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前端面的角部因磨损而欠缺的情况。换而言之,能够抑制前端面的形状因磨损而变圆的情况。
[0015]在上述的挖掘爪中,耐磨损层包括形成在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任一者上的第三耐磨损层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任一者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伴随着挖掘的、作为挖掘爪整体的磨损的进展。
[0016]在上述的挖掘爪中,第二及第三耐磨损层部以围绕主体的一端侧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刀尖侧的主体的周围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的刀尖形状变圆的情况。换而言之,能够维持初始的刀尖形状,故能够抑制侵入力的降低。
[0017]本发明的另一挖掘爪具备主体和耐磨损层。主体具有一端和与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在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孔。耐磨损层形成在主体上且具有比主体高的硬度。前端面位于一端。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前端面延伸至另一端且相互对置。一对第一倾斜面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以与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第一面的沿着前端面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一对第二倾斜面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以与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第二面的沿着前端面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在前端面处,一对第一倾斜面与一对第二倾斜面相互相连。耐磨损层包括:第一耐磨损层部;第二耐磨损层部;第三耐磨损层部。第一耐磨损层部形成在前端面。第二耐磨损层部形成在一对第一倾斜面及一对第二倾斜面各自之上。第三耐磨损层部形成在第一面及第二面各自的一端侧上。
[00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挖掘爪,在前端面和位于该前端面的侧部的第一及第二倾斜面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耐磨损层部。因此,能够抑制刀尖的前端和其侧部的磨损。由此,挖掘爪的刀尖的形状因磨损变圆的情况受到抑制。因而,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另外,第三耐磨损层部形成在第一及第二面各自之上,故能够抑制第一面及第二面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的刀尖的磨损的进展。另外,在前端面处一对第一倾斜面与一对第二倾斜面相互连接,故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由此,能够抑制前端面的角部的磨损,从而将前端面的形状维持为与初始相似的形状。
[0019]本发明的挖掘爪用主体具备:一端及另一端;平坦的前端面;第一面及第二面;一对平坦的第一倾斜面;一对平坦的第二倾斜面。前端面位于一端。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前端面延伸至另一端侧且相互对置。一对第一倾斜面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在前端面处与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一对第二倾斜面分别从前端面朝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在前端面处与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由第一面及第二面、以及一对第一倾斜面及一对第二倾斜面围绕的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
[0020]根据本发明的挖掘爪用主体,前端面和位于该前端面的侧部的第一及第二倾斜面由于平坦故能够容易地形成耐磨损层。并且,通过形成耐磨损层而能够抑制刀尖的前端和其侧部的磨损。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的刀尖的形状变圆的情况。因而,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另外,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因此如果形成耐磨损层的话,能够抑制前端面的角部的磨损,从而将前端面的形状维持为与初始相似的形状。
[0021]发明效果
[0022]如以上说明那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铲斗的挖掘爪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0025]图3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挖掘爪的结构的立体图,且是从一端侧观察到的图。
[0026]图4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挖掘爪的结构的立体图,且是从另一端侧观察到的图。
[0027]图5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挖掘爪用主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0028]图6是沿着图3的V1-VI线的概略剖视图。
[0029]图7是沿着图3的VII—VII线的概略剖视图。
[0030]图8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的主体和耐磨损层的接合部分的结构的首1J视图。
[0031]图9是概略性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铲斗的挖掘爪间护罩及挖掘爪的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根据附图对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首先,对于具备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工作机械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对于作为能够适用本发明思想的工作机械的一例的液压挖掘机进行说明,但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具备挖掘爪的工作机械。
[0034]参考图1,液压挖掘机I主要具备:下部行驶体2 ;上部回旋体3 ;工作机4。下部行驶体2构成为通过左右一对履带2a旋转而能够行驶。上部回旋体3回旋自如地设置在下部行驶体2上。工作机4起伏自如地轴支承在上部回旋体3的前方侧。该工作机4具有斗杆4a、动臂4b、铲斗4c、液压工作缸4d等。
[0035]主要由上述的下部行驶体2和上部回旋体3来构成工作车辆主体。上部回旋体3在前方左侧(车辆前侧)具有驾驶室5,在后方侧(车辆后侧)具有收纳发动机的发动机室
6、平衡重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的前后.左右以在驾驶室5内就座的驾驶员为基准。
[0036]接着,参考图2,对于铲斗4c的挖掘爪100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在铲斗4c的一端安装有多个挖掘爪100。挖掘爪100是为了通过装配于工作机4的动臂4b的前端的铲斗4c进行挖掘而安装在铲斗4c的挖掘部分的前端的爪状构件。
[0037]多个挖掘爪100分别利用安装销组装体43而安装在铲斗4c的接合器42上。安装销组装体43是用于安装挖掘爪100以避免其从接合器42脱落的构件。安装销组装体43具有安装销单元、螺栓、垫圈、衬套。在接合器42的宽度方向上形成有贯通孔,通过使安装销组装体43与该贯通孔和后述的挖掘爪100的贯通孔17连通,而将挖掘爪100保持在接合器42上。
[0038]参考图3?图5,挖掘爪100主要具有主体10和耐磨损层20。主体10具有一端IOa及另一端10b。一端IOa配置在挖掘爪100的前端侧,另一端IOb配置在挖掘爪100的基端侧。也就是说,另一端IOb与一端IOa相对。挖掘爪100具有朝向前端而变薄的楔状的外形。
[0039]主体10具有前端面11、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一对第一倾斜面14、一对第二倾斜面15、一对侧面16、一对贯通孔17、孔18。通过第一倾斜面14、第二倾斜面15及侧面16来形成挖掘爪100或者主体10的侧部。
[0040]主要如图5所示,前端面11位于一端10a。前端面11具有平坦的平面形状。前端面11具有六边形状。前端面11由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以及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包围。上述的六边形状的各边呈直线状,且具有与第一面12相连的边和与第二面13相连的边的间隔窄的扁平形状。与第一面12相连的边和与第二面13相连的边的长度相同,与第一.第二倾斜面相连的四边的长度相等,且其长度比与第一面12相连的边的长度短。
[0041]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分别从前端面11 ( 一端IOa)延伸至另一端10b。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相互对置。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的间隔从一端IOa朝向另一端IOb而大致扩开。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的一端侧形成为平坦的面。
[0042]一对第一倾斜面14分别从前端面11朝向另一端IOb侧延伸。一对第一倾斜面14以与第一面12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第一面12的沿着前端面11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一对第一倾斜面14为具有接近长方形的五边形形状的平坦的面。一对第一倾斜面14的从一端IOa朝向另一端IOb的方向上的长度为挖掘爪100的长度的约40%。
[0043]一对第二倾斜面15为与一对第一倾斜面14对称的平坦的面。一对第二倾斜面15分别从前端面11朝向另一端IOb侧延伸。一对第二倾斜面15以在前端面与第二面13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第二面13的沿着前端面11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在前端面11及靠近前端面11的部位处,一对第一倾斜面14与一对第二倾斜面15相互连接。在第一倾斜面14与第二倾斜面15未直接相连的部位处,两者经由后述的侧面16连接。
[0044]主要如图4所示,以分别与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交叉的方式在主体10的两侧形成有侧面16。侧面16为大致平坦的面,一部分位于第一倾斜面14与第二倾斜面15之间。在两侧的侧面16分别形成有贯通孔17。在另一端IOb的端面形成有孔18。孔18以从另一端IOb朝向一端IOa方向的方式形成在主体10的内部。贯通孔17以与孔18连通的方式形成。在向孔18中插入了接合器42的状态下,通过将安装销组装体43向贯通孔17中插入而将挖掘爪100装配在铲斗4c上。
[0045]主要如图3及图4所示,耐磨损层20具有比主体10高的硬度和耐磨损性。主体10的材质采用的是由例如碳含量为0.2重量%以上且0.4重量%以下的低合金钢(锰钢、铬钥钢等)利用淬火回火使硬度形成为HRC45以上且50以下左右的材质。耐磨损层20的硬度依赖于向层内分散的硬质粒子20b,大概为HRC80?100。
[0046]耐磨损层20具有:第一耐磨损层部21 ;第二耐磨损层部22 ;第三耐磨损层部23。需要说明的是,耐磨损层20至少具有第一耐磨损层部21及第二耐磨损层部22即可。耐磨损层20借助堆焊形成在主体10上。
[0047]第一耐磨损层部21形成在前端面11。第一耐磨损层部21沿着前端面11而形成为带状。第一耐磨损层部21与前端面11相应而具有六边形状。
[0048]第二耐磨损层部22分别形成在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上。第二耐磨损层部22分别沿着第一倾斜面14及第二倾斜面15各自而形成为带状。第二耐磨损层部22分别以到达刀尖的方式形成。其中,第二耐磨损层部22也可以与前端面11分离Imm以上且3mm以下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将第二耐磨损层部22设为以到达刀尖的方式形成。
[0049]第一耐磨损层部21的在第一面12与第二面13对置的方向(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及第二耐磨损层部22的在与从前端面11向另一端IOb侧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短边方向)上的宽度具有IOmm以上且50mm以下的尺寸。另外,这些宽度进一步优选具有15mm以上且35mm以下的尺寸。
[0050]第三耐磨损层部23分别形成在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上。第三耐磨损层部23在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各自上各形成两个。第三耐磨损层部23沿着一端IOa而分别呈带状地形成在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的靠近前端面11的部位。第三耐磨损层部23分别以到达刀尖的方式形成。第三耐磨损层部23也可以与前端面11分离Imm以上且3mm以下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也将第三耐磨损层部23设为以到达刀尖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耐磨损层部23形成在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这两面上,也可以仅仅形成在任一面上。或者是,第三耐磨损层部23也可以省略。
[0051]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端面、第一及第二面的一端侧、第一及第二倾斜面形成为平坦的面,但无需为几何意义上的完全平坦的面。只要是不存在不便于后述的耐磨损层形成的情况的程度的平坦即可。
[0052]另外,第一耐磨损层部21、第二耐磨损层部22及第三耐磨损层部23分别具有例如4mm以上且7_以下的厚度。
[005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耐磨损层部22及第三耐磨损层部23以围绕主体10的一端IOa侧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在此,所谓“第二耐磨损层部22及第三耐磨损层部23以围绕主体10的周围的方式形成”是指由第二耐磨损层部22及第三耐磨损层部23对主体10的周围大致进行围绕的含义,在第二耐磨损层部22与第三耐磨损层部23之间也可以产生间隙。该间隙的尺寸可以为例如Imm以上且3mm以下。虽然对第二耐磨损层部22和第三耐磨损层部23断续性围绕主体10的周围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只要在主体10的角部能够焊接第二耐磨损层部22和第三耐磨损层部23,也可以将第二耐磨损层部22和第三耐磨损层部23形成为连续性地围绕主体10的周围。
[0054]参考图3及图6,在第一耐磨损层部21与第二耐磨损层部22之间也可以产生间隙。另外,在第一面12中,两个第二耐磨损层部22也可以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隙地形成。同样地,在第二面13中两个第二耐磨损层部22也可以在相互之间具有间隙地形成。另外,第一?第三耐磨损层部21?23各自在外周缘部具有圆形状。
[0055]参考图3及图7,第一倾斜面14相对于侧面16以角度Θ倾斜。同样地第二倾斜面15相对于侧面16以角度Θ倾斜。角度Θ为例如45度。另外,第二耐磨损层部22分别比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更向外侧突出。
[0056]接着,参考图8,对于主体10与耐磨损层20的接合部分的结构详细地进行说明。图8中示出了在主体10的前端面11形成有耐磨损层20的状态的试样。耐磨损层20具有焊接材料20a和硬质粒子20b。硬质粒子20b分布在焊接材料20a内的整体之中。
[0057]耐磨损层20为例如向基于电弧电极的焊接材料20a的熔池供给由粒径0.5?4mm的WC-7% Co粒子构成的硬质粒子20b堆焊而成。作为焊接材料20a例如采用软铁。作为硬质粒子20b优选以碳化物为主成分。作为该碳化物可举出TiC、ZrC、HfC (IVB族)VC、NbC、TaC (VB 族)Mom、WC (VIB 族)等。
[0058]前端面11原本由平面(图8中虚线所示的面)构成。耐磨损层20借助焊接而形成在由该平面构成的前端面11上。该前端面11在焊接时熔融而与耐磨损层20互相混杂。由此,如图8所示,形成有耐磨损层20之后的前端面11朝向耐磨损层20侧而呈凹状形成。
[0059]上述中对于在液压挖掘机的铲斗4c中采用了挖掘爪10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60]下面,对于在装配于推土机、轮式装载机等工作机械的前部分的铲斗中采用了挖掘爪100的例子进行说明。
[0061]参考图9,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铲斗50在挖掘部分中的前端安装有多个挖掘爪100和多个挖掘爪间护罩(保护构件、挖掘用具)5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除分解开的挖掘爪100以外,均简化地图示。
[0062]形成在铲斗50的前端部分的插入部50a向挖掘爪100内部插入。并且,向挖掘爪100的贯通孔17和插入部50a的贯通孔50aa中插入安装销组装体53,由此相对于插入部50a来保持挖掘爪100。
[0063]挖掘爪间护罩52分别安装在多个挖掘爪100之间,为保护铲斗50的棱边部分的构件,与上述的挖掘爪100同样地在内部具有空洞部(孔)。并且,形成在铲斗50的前端部分的插入部50b向挖掘爪间护罩52内部的空洞部插入。然后,通过向挖掘爪间护罩52的贯通孔52a和插入部50b的贯通孔50ba中插入安装销组装体54,由此相对于插入部50b来保持挖掘爪间护罩52。安装销组装体53、54具有与上述的安装销组装体43同样的结构。
[0064]接着,对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0065]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挖掘爪100,在前端面11和位于该前端面11的侧部的第一及第二倾斜面14、15形成有第一及第二耐磨损层部21、22。因此,能够抑制刀尖的前端和其侧部的磨损。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100的刀尖的形状变圆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刀尖的直线部的宽度变窄的情况。因此,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
[0066]在上述的挖掘爪中,前端面11具有六边形状。由此,与前端面11为四边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对前端面11的侧部的角部施加的压力。因此,能够抑制前端面的角部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第二耐磨损层部22从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各自之上剥落的情况。
[0067]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挖掘爪100中,在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中的至少任一者形成有第三耐磨损层部23,故能够抑制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中的至少任一者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100的从一端IOa到另一端IOb的方向上的长度变短的情况。
[0068]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挖掘爪100中,第二耐磨损层部22及第三耐磨损层部23以围绕主体10的周围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抑制主体10的周围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100的刀尖的宽度及厚度变窄的情况。
[0069]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挖掘爪100中,第三耐磨损层部23形成在第一及第二面
12、13各自之上,故能够抑制第一面12及第二面13磨损的情况。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100的刀尖的厚度变窄的情况。另外,在前端面11中,一对第一倾斜面14和一对第二倾斜面15相互连接,故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由此,能够抑制第二耐磨损层部22从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各自之上剥落的情况。
[007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挖掘爪用主体10,能够在前端面11和位于该前端面11的侧部的第一及第二倾斜面14、15形成耐磨损层20,故通过形成耐磨损层20而能够抑制刀尖的前端和其侧部的磨损。由此,能够抑制挖掘爪100的刀尖的形状变圆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刀尖的直线部的宽度变窄的情况。因而,能够将刀尖侵入被挖掘物的侵入力维持得较高。另外,前端面11具有六边形状,因此能够抑制耐磨损层20从一对第一倾斜面14及一对第二倾斜面15剥落的情况。
[0071]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认为所有方面为例示而非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非上述的说明内容示出,并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72]【工业实用性】
[0073]本发明对于在工作机械中使用的挖掘爪及其主体特别适用。
[0074]附图符号说明
[0075]I液压挖掘机、2下部行驶体、2a履带、3上部回旋体、4工作机、4a斗杆、4b动臂、4c、50纟产斗、4d液压工作缸、5驾驶室、6发动机室、7平衡重、10主体、IOa 一端、IOb另一端、11前端面、12第一面、13第二面、14第一倾斜面、15第二倾斜面、16侧面、17、32a、32c、33a、50aa、50ba、52a贯通孔、18孔、20耐磨损层、20a焊接材料、20b硬质粒子、21第一耐磨损层部、22第二耐磨损层部、23第 三耐磨损层部、43、53安装销组装体、42接合器、43销组装体、50a、50b插入部、52挖掘爪间护罩、100挖掘爪。
【权利要求】
1.一种挖掘爪,具备: 主体,其具有一端及另一端; 耐磨损层,其形成在所述主体上且具有比所述主体高的硬度, 所述主体包括: 前端面,其位于所述一端; 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另一端且相互对置; 一对第一倾斜面,该一对第一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在所述前端面处与所述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 一对第二倾斜面,该一对第二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在所述前端面处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 所述耐磨损层包括: 第一耐磨损层部,其形成在所述前端面; 第二耐磨损层部,其形成在所述一对第一倾斜面及所述一对第二倾斜面的各自之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爪,其中, 所述前端面具有六边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 述的挖掘爪,其中, 所述耐磨损层包括第三耐磨损层部,该第三耐磨损层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中的至少任一者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爪,其中, 所述第二耐磨损层部及第三耐磨损层部以围绕所述主体部的所述一端侧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5.一种挖掘爪,具备: 主体,其具有一端和与所述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且在所述另一端的端面具有孔; 耐磨损层,其形成在所述主体上且具有比所述主体高的硬度, 所述主体包括: 前端面,其位于所述一端; 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另一端且相互对置; 一对第一倾斜面,该一对第一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以与所述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面的沿着所述前端面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 一对第二倾斜面,该一对第二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以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面的沿着所述前端面的边的两端部各自相连, 在所述前端面处,所述一对第一倾斜面与所述一对第二倾斜面相互连接, 所述耐磨损层包括: 第一耐磨损层部,其形成在所述前端面; 第二耐磨损层部,其形成在 所述一对第一倾斜面及所述一对第二倾斜面各自之上;第三耐磨损层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各自的一端侧上。
6.一种挖掘爪用主体,具有一端及另一端, 所述挖掘爪用主体包括: 平坦的前端面,其位于所述一端; 第一面及第二面,该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延伸至所述另一端且相互对置; 一对平坦的第一倾斜面,该一对平坦的第一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在所述前端面处与所述第一面之间构成钝角; 一对平坦的第二倾斜面,该一对平坦的第二倾斜面分别从所述前端面朝向所述另一端侧延伸,且在所述前端面处与所述第二面之间构成钝角, 由所述第一面及第二面、以及所述一对第一倾斜面及所述一对第二倾斜面围绕的所述前端面具有六边 形状。
【文档编号】E02F9/28GK103874808SQ201380002280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0日
【发明者】聒田英治, 永田贵则, 田中贤一, 伊藤大二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