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持装置及建筑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实现小型和紧凑化而能搭载在小型的设备等、并能实现轻型化的把持装置及搭载有该把持装置的建筑机械。具备齿轮机构(30),在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73)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71),并在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多个中间齿轮(68),多个中间齿轮(68)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建筑机械等的托架上,驱动使太阳齿轮(73)或内齿轮(71)旋转的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设在作为设备的建筑机械等上,在内齿轮(71)上安装上部叉(36),在经由中间齿轮(68)而从内齿轮(71)被传递旋转力的太阳齿轮(73)安装与上部叉(36)协作而把持搬运物(90)等的下部叉(32)。
【专利说明】把持装置及建筑机械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把持搬运物等的把持装置及建筑机械。
【背景技术】
[0002]作为把持搬运物等的把持装置,已知如下铲斗装置,其开闭铲斗相对于主体铲斗能够开闭地安装,使设在主体铲斗侧的齿轮与设在开闭铲斗侧的齿轮啮合,通过使用电机来驱动主体铲斗侧的齿轮而对开闭铲斗进行开闭,从而捞取沙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6-125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上述专利文献I中,在使用铲斗装置捞取有重量的沙土的情况下,需要很大的开闭力,因此,必须将一对齿轮设计成大型齿轮。如果齿轮变成大型齿轮,则铲斗装置自身也变成大型化,进而带来搭载有铲斗装置的建筑机械等的大型化。另外,在建筑机械等中,铲斗装置作为附属装置装卸自如地安装在臂的前端上,因此,如果在铲斗装置上安装电机,则铲斗装置自身的重量增大,要移动铲斗装置需要很大的动力。
[0008]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通过实现小型、紧凑化而能够搭载在小型的设备等、并且能够实现轻型化的把持装置及搭载有该把持装置的建筑机械。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0]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把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齿轮机构,在所述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并且在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有多个中间齿轮,所述多个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设备等上的托架上,驱动使所述太阳齿轮或者所述内齿轮旋转的致动器设在所述设备等上,在所述内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部件,在经由所述中间齿轮而从所述内齿轮被传递旋转力或者向所述内齿轮传递旋转力的所述太阳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协作而把持搬运物等。
[0011]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从内齿轮向太阳齿轮、或者从太阳齿轮向内齿轮传递的动力,使中间齿轮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的小型、紧凑化。另外,在把持装置自身上未设置致动器,因此,能够实现把持装置的轻型化。
[0012]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设成,所述齿轮机构被容纳在齿轮箱内,在构成所述齿轮箱的一对侧板和所述内齿轮之间设有O形圈,对所述齿轮箱内进行密封。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尘土、泥水、杂物等进入齿轮箱内。
[0013]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设成,通过改变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的齿数的比率,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摆动角度的比率。根据该结构,通过根据所把持的搬运物改变内齿轮和太阳齿轮的齿数的比率,能够高效地进行搬运作业。
[0014]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设成,在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接近并且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把持状态下,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二部件。根据该结构,太阳齿轮相对于内齿轮齿数较少,因此,能够使太阳齿轮的转动角度比内齿轮的转动角度更大。因而,在使第一部件从大致水平的位置向上方摆动时,能够使第二部件的从大致水平的位置向下方的摆动角度比第一部件的摆动角度更大。
[0015]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也可以是建筑机械所具备的叉。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小型的建筑机械上搭载把持装置,在解除把持时能够容易地使由一对叉把持的搬运物落下。
[0016]另外,在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也可以是建筑机械所具备的骨架型的铲斗。根据该结构,能够在小型的建筑机械上搭载把持装置,在解除把持时能够容易地使由一对铲斗把持的搬运物落下。
[0017]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也可以使所述致动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结。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从内齿轮向太阳齿轮传递的动力,使中间齿轮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的小型、紧凑化。
[0018]另外,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特征在于:具备齿轮机构,在所述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并且在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有多个中间齿轮,所述多个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建筑机械的臂上的托架上,具备驱动使所述内齿轮旋转的致动器,在由所述致动器驱动旋转的所述内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部件,在经由所述各中间齿轮被传递所述内齿轮的旋转力的所述太阳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协作而把持搬运物等。
[0019]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从内齿轮向太阳齿轮、或者从太阳齿轮向内齿轮传递的动力,使中间齿轮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的小型、紧凑化。
[0020]发明效果
[0021 ] 在本发明中,具备齿轮机构,在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并且在内齿轮和太阳齿轮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有多个中间齿轮,多个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设备等上的托架上,驱动使太阳齿轮或者内齿轮旋转的致动器设在设备等上,在内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部件,在经由中间齿轮而从内齿轮被传递旋转力或者向内齿轮传递旋转力的太阳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部件,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协作而把持搬运物等,因此,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从内齿轮向太阳齿轮、或者从太阳齿轮向内齿轮传递的动力,使中间齿轮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的小型、紧凑化,进而能够将把持装置搭载在小型的设备等上。另外,在把持装置自身上未设置致动器,因而,能够实现把持装置的轻型化。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3]图2是表示把持装置及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0024]图3是图2的III向视图。
[0025]图4是图3的IV-1V线剖视图。
[0026]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0027]图6是表示把持装置的作用的作用图。
[0028]图7是表不建筑机械(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29]图8是表示骨架铲斗及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0030]图9是图8的IX向视图。
[0031]图10是表示把持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3]<第一实施方式>
[0034]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建筑机械10(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35]建筑机械10包括:履带式行驶装置11,其能够在不平地面、松软地面等行驶;回转体13,其经由回转装置12安装在该履带式行驶装置11上;动臂16,其经由支承轴14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设置于该回转体13的前部下部的基部13a上;斗杆18,其经由支承轴17摆动自如地安装在该动臂16的前端部上;把持装置20,其安装在该斗杆18的前端部上;动臂工作缸21,其为了使动臂16摆动而安装在基部13a、动臂16之间;斗杆工作缸22,其为了使斗杆18上下摆动而安装在动臂16、斗杆18之间;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其为了使把持装置20摆动而安装在斗杆18、把持装置20之间;连结部件34,其分别连结该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及把持装置20 ;以及连结臂43,其分别连结斗杆18及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
[0036]上述的动臂工作缸21、斗杆工作缸22以及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是通过油压来驱动的液压缸。此外,附图标记25是驾驶席,附图标记26、27是操作手柄,附图标记28是顶蓬。另外,附图标记FR表示以坐在建筑机械10的驾驶席上的驾驶员为基准的前方、即表示建筑机械10的前方(以下相同)。并且,以下表示的左及右也是以驾驶员为基准的方向。
[0037]图2是表示把持装置20及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0038]把持装置20包括:托架80,其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斗杆18的前端;齿轮机构30,其安装在该托架80上;下部叉32,其安装在该齿轮机构30的输出轴31侧;以及上部叉36,其经由连结部件34与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所具备的杆33的前端部连结,并且安装在齿轮机构30的外周部侧。如上所述,把持装置20的托架80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斗杆18上,因此,能够从斗杆18上卸下作为附属装置的把持装置20,并在斗杆18的前端部安装其他附属装置。此外,附图标记38是对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和连结部件34进行连结的连结销,附图标记41是对连结部件34和上部叉36进行连结的支承轴,附图标记42是设在斗杆18上的支承轴。
[0039]齿轮机构30经由多个齿轮连接下部叉32和上部叉36,通过使上部叉36摆动从而经由齿轮机构30使下部叉32摆动,其结果,图中所示的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从接近的状态(闭合的状态)变成分离的状态(打开的状态)、或者从分离的状态变成接近的状态,从而能够进行搬运物的把持和解除把持。
[0040]图3是图2的III向视图。
[0041]斗杆18在其前端部上装卸自如地安装有左右一对斗杆延长部35、35,这些斗杆延长部35、35的前端部与齿轮机构30侧连接。
[0042]齿轮机构30是配置在把持装置20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中央的圆盘状的部分,输出轴31贯穿该齿轮机构30向宽度方向延伸,下部叉32与输出轴31的两端部连结。
[0043]下部叉32包括:左右一对侧部叉单体45、45,其配置在把持装置20的宽度方向两侧;中央叉单体46,其配置在这些侧部叉单体45、45之间;以及连结杆47,其在宽度方向上连结这些侧部叉单体45、45及中央叉单体46。此外,附图标记51是分别安装在侧部叉单体45,45及中央叉单体46的一端面上的垫板。
[0044]连结部件34具备对连结销38和支承轴41进行连结的左右一对连结板53、53。
[0045]上部叉36包括在把持装置20的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左右一对叉单体55、55和连结这些叉单体55、55的两个连结杆56、57,一个连结杆56还安装在齿轮机构30的外周部上,齿轮机构30的外周部和叉单体55、55经由连结杆56能够一体地转动。此外,附图标记58是分别安装在叉单体55、55的一端面上的垫板。
[0046]连结臂43由在把持装置20的宽度方向上并排的左右一对臂单体61、61构成,连结销38和支承轴42通过臂单体61、61进行连结。
[0047]图4是图3的IV-1V线剖视图,是对齿轮机构30进行说明的图。
[0048]齿轮机构30包括:多个套环67,其利用多个螺栓66分别安装在一对侧板65、65 (只图示内侧的侧板65)上;中间齿轮68,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在这些套环67的各个套环上;环状的内齿轮71,其以与这些中间齿轮68啮合的方式配置在多个中间齿轮68的外侧;输出轴31,其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在后面详细记述的托架80上;以及太阳齿轮73,其安装在该输出轴31上并且与多个中间齿轮68啮合。套环67是筒状,在其内侧插入有螺栓
66ο
[0049]在内齿轮71上经由连结杆56安装有上部叉36,在输出轴31上连接下部叉32。
[0050]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的齿数之比为例如2:1,如果内齿轮71转动,则内齿轮71的旋转经由多个中间齿轮68传递给太阳齿轮73,太阳齿轮73的转动角度相对于内齿轮71的转动角度变成两倍。
[0051]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0052]在齿轮机构30中,在一对侧板65、65之间配置有多个套环67的状态下,利用贯穿侧板65、65及多个套环67的螺栓66和与该螺栓66的前端螺纹结合的螺母75,对侧板65、65进行紧固。其结果,侧板65、65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中间齿轮68和侧板65、65的间隙变得恒定,能够稳定中间齿轮68的旋转。
[0053]一对侧板65、65构成容纳多个中间齿轮68、内齿轮71以及太阳齿轮73的齿轮箱W。
[0054]侧板65、65在其外侧面65c上安装有筒部83、83,所述筒部83、83从斗杆延长部35、35向把持装置20的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0055]上述的斗杆延长部35、筒部83以及侧板65分别进行焊接而构成一体的托架80,多个中间齿轮68经由多个套环67被支承在左右一对托架80、80上。
[0056]内齿轮71的侧面7la、7Ia能够滑动地被支承在一对侧板65、65上。在侧板65的内侧面65a的外周侧上形成有环状的O形圈槽65b,在该O形圈槽65b中配置有O形圈77,对侧板65和内齿轮71之间进行密封。如此,通过设置O形圈77,能够防止尘土、泥、雨水等进入到齿轮箱76内,能够抑制齿轮箱76内的齿轮转动支承部分及齿轮啮合部分的磨损等的影响。
[0057]输出轴31具备:形成在其轴向中央部的外花键72a ;以及在轴向两端部沿轴直角方向开设的销孔72b、72b。外花键72a与形成在太阳齿轮73上的内花键73a进行花键结合,并被传递动力。销孔72b是插入防脱销81的部分,当在输出轴31上安装下部叉32的侧部叉单体45、45时,所述防脱销81防止分别设在侧部叉单体45、45上的轴套部45a从输出轴31脱落。此外,附图标记45b是设在轴套部45a上的销插通孔,附图标记85是进行防脱销81的防脱的开尾销,附图标记86是与输出轴31能够相对旋转地嵌合并且配置在侧板65、65和轴套部45a、45之间的筒部件。
[0058]下面说明以上记述的把持装置20的作用。
[0059]图6是表示把持装置20的作用的作用图,图6 (A)是表示把持了搬运物90的状态的作用图,图6(B)是解除了搬运物90的把持的状态的作用图。
[0060]在图6(A)中,通过使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工作,推出杆33并使上部叉36向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内齿轮71与上部叉36—体地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与该内齿轮71啮合的多个中间齿轮68分别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这些中间齿轮68啮合的太阳齿轮7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与太阳齿轮73—体地转动的输出轴31上所安装的下部叉32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其结果,通过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把持搬运物90。
[0061]另外,从把持搬运物90的状态,如空心箭头所示,拉出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的杆33,使上部叉36如箭头A所示进行摆动,使齿轮机构30的内齿轮71如箭头B所示进行转动。由此,各中间齿轮68如箭头C所示进行旋转,太阳齿轮73及输出轴31如箭头D所示一体地旋转。随之,安装在输出轴31上的下部叉32如箭头E所示进行摆动。
[0062]图6 (B)表示使上部叉36及下部叉32分别摆动并打开的状态。上部叉36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上方摆动摆动角度Θ I (例如45° ),下部叉32从图1所示的状态向下方摆动摆动角度Θ 2 (例如90° )。下部叉32的摆动角度Θ 2比上部叉36的摆动角度Θ I更大。其结果,能够容易地使由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来把持的搬运物90向下方落下。因而,在图1中,不需要使建筑机械10的动臂16及斗杆18摆动并将把持装置20较大地朝向下方,另外,以往有时在建筑机械的斗杆上赋予振动而促使搬运物落下,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也不需要这种操作,能够比以往更显著地提高操作性。
[0063]并且,在从内齿轮71向太阳齿轮73传递动力时,动力分散地传递到多个中间齿轮68上,因此能够使中间齿轮68小型化。因而,能够进一步减小齿轮机构30的外径、宽度从而实现小型化。
[0064]如上述的图1、图4?图6所示,具备齿轮机构30,在所述齿轮机构30中,与太阳齿轮73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71,并且在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了多个中间齿轮68,多个中间齿轮68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在作为设备的建筑机械10等上的托架80上,驱动使太阳齿轮73或者内齿轮71旋转的作为致动器的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设在作为设备的建筑机械10等上,在内齿轮71上安装有作为第一部件的上部叉36,在经由中间齿轮68而从内齿轮71被传递旋转力或者向内齿轮71传递旋转力的太阳齿轮73上安装有与上部叉36协作而把持搬运物90等的作为第二部件的下部叉32。
[0065]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68来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68从内齿轮71向太阳齿轮73、或者从太阳齿轮73向内齿轮71传递的动力,使中间齿轮68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30的小型、紧凑化,进而能够实现把持装置20的小型、紧凑化,能够将把持装置20搭载在小型的建筑机械10上。另外,在把持装置20自身上未设置作为致动器的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因此,能够实现把持装置20的轻型化。
[0066]另外,如图5所示,齿轮机构30被容纳在齿轮箱76内,在构成齿轮箱76的一对侧板65和内齿轮71之间设有O形圈77,对齿轮箱76内进行密封,因此,能够防止尘土、泥水、杂物等进入到齿轮箱76内,并能够抑制各齿轮的磨损,从而能够延长寿命。
[0067]另外,如图4所示,通过改变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的齿数的比率,能够改变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的摆动角度的比率,因此,通过根据所把持的搬运物90等改变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的齿数的比率,能够高效地进行搬运作业。
[0068]另外,如图6所示,太阳齿轮73的齿数比内齿轮71的齿数更少,因此,能够将太阳齿轮73的转动角度设成比内齿轮71的转动角度更大。因此,在使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接近并且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把持状态下,在上部叉36的下方配置有下部叉32,因此,在使上部叉36从大致水平的位置向上方摆动时,能够将下部叉32从大致水平的位置向下方摆动的角度β设成比上部叉36向上方摆动的角度α更大,能够容易地使由上部叉36和下部叉32来把持的搬运物90等向下方落下。
[0069]另外,如图1所示,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是建筑机械10所具备的作为叉的上部叉36及下部叉32,因此,能够在小型的建筑机械10上搭载把持装置20,在解除把持时能够容易地使由一对上部叉36及下部叉32来把持的搬运物90落下。
[0070]另外,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与上部叉36连结,因此,能够利用多个中间齿轮68来分担经由多个中间齿轮68从内齿轮71向太阳齿轮73传递的动力,能够将中间齿轮68作成小型化,因此,能够实现齿轮机构30的小型、紧凑化。
[0071]另外,把持装置20不具备驱动上部叉36及下部叉32的电机,而是利用安装在斗杆18侧的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来使上部叉36及下部叉32摆动,因此,能够实现把持装置20的轻型化。因而,能够抑制将把持装置20相对于斗杆18侧移动时的动力。
[0072]<第二实施方式>
[0073]图7是表示建筑机械100 (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关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0074]建筑机械100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建筑机械10 (参照图1),不同点仅在于安装在斗杆18的前端部上的作为把持装置的骨架铲斗(skeleton bucket) 110。
[0075]S卩,建筑机械100主要包括:履带式行驶装置11、回转装置12、回转体13、动臂16、斗杆18、骨架铲斗110、动臂工作缸21、斗杆工作缸22、以及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
[0076]图8是表示骨架铲斗110及其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0077]骨架铲斗110是例如在搬运物上粘上泥土等的情况下、能够在把持搬运物的状态下抖落该粘上的泥土等的把持装置,所述骨架铲斗110包括:齿轮机构30,其经由托架80安装在斗杆18的前端上;下铲斗112,其安装在该齿轮机构30的输出轴31侧;以及上铲斗113,其经由连结部件34与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所具备的杆33的前端部连结并且安装在齿轮机构30的外周部侧,如图所示在下铲斗112和上铲斗113闭合的状态下,由下铲斗112和上铲斗113构成有底筒状的容器。
[0078]下铲斗112包括安装在输出轴31侧的下基部115、以及与该下基部115 —体地设置的下骨架部116,下基部115及下骨架部116的各自的两侧面分别由板121、122形成。
[0079]上铲斗113包括安装在齿轮机构30的外周部(内齿轮71 (参照图4))侧的上基部117、以及与该上基部117 —体地设置的上骨架部118,上基部117及上骨架部118的各自的两侧面分别由板123、124形成。
[0080]齿轮机构30经由多个齿轮连接下铲斗112和上铲斗113,通过使上铲斗113摆动而经由齿轮机构30使下铲斗112摆动,图中所示的上铲斗113和下铲斗112从接近的状态(闭合的状态)变成分离的状态(打开的状态),或者从分离的状态变成接近的状态,从而能够进行搬运物的把持和解除把持。
[0081]在使用上铲斗113和下铲斗112来把持搬运物,并从上铲斗113和下铲斗112的配合面大致水平的状态,使上铲斗113和下铲斗112摆动并打开时,通过齿轮机构30,下铲斗112的向下方的摆动角度变得比上铲斗113的向上方的摆动角度更大,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持装置20 (参照图1)同样地,能够容易地使所把持的搬运物落下。
[0082]图9是图8的IX向视图,表示骨架铲斗110的背面。
[0083]如图8及图9所示,在下铲斗H2中,下基部115以在两侧的板121、121之间形成底壁的方式安装有截面圆弧形状的铲斗板126,下骨架部116具备:在两侧的板122、122之间,以形成开孔的底壁的方式纵向延伸的侧视为圆弧形状的多个肋127 ;架设在这些肋127之间的多个杆128 ;以及为了连结多个肋127而设在下骨架部116的前端部上的前端杆131。
[0084]返回图8,在上铲斗113中,上基部117以在两侧的板123、123 (只图示了跟前侧的板123)之间形成底壁的方式安装有截面圆弧形状的铲斗板133,上骨架部118与下骨架部116同样地,具备:在两侧的板124、124(只图示了跟前侧的板124)之间,以形成开孔的底壁的方式纵向延伸的侧视为圆弧形状的多个肋134 ;架设在这些肋134之间的多个杆136 ;以及为了连结多个肋134而设在上骨架部118的前端部上的前端杆137。
[0085]如此,上铲斗113及下铲斗112形成筐状,因此,在把持了粘上泥、水分等的搬运物等的情况下,能够从筐眼容易地排出泥、水分等。
[0086]如以上的图7及图8所示,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是建筑机械100所具备的作为骨架型的铲斗的上铲斗113及下铲斗112,因此,能够在小型的建筑机械100上搭载作为把持装置的骨架铲斗110,在解除把持时能够容易地使由一对上铲斗113及下铲斗112来把持的搬运物90落下。
[0087]〈第三实施方式〉
[0088]图10是表示把持装置150(第三实施方式)的剖视图。关于与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0089]把持装置150包括:托架80,其装卸自如地安装在斗杆18 (参照图1)的前端;齿轮机构160,其安装在该托架80上;多个上部叉162,其安装在该齿轮机构160所具备的上侧输出轴161上并且经由支承轴41摆动自如地与连结部件34的前端部连结;多个下部叉165,其安装在齿轮机构160所具备的下侧输出轴164上;以及钩167,其为了经由钢丝绳等吊挂搬运物而摆动自如地安装在支承轴41上。
[0090]齿轮机构160包括齿轮箱171、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该齿轮箱171上的上侧输出轴161及下侧输出轴164、配置在齿轮箱171内并且安装在上侧输出轴161上的上侧齿轮173、以及配置在齿轮箱171内并且安装在下侧输出轴164上的下侧齿轮174,上侧齿轮173和下侧齿轮174啮合。上侧齿轮173和下侧齿轮174是相同形状的部件,齿数及齿宽相同,因此,能够降低成形及管理等的成本。
[0091]齿轮箱171包括:一对侧板65、65(只图示了内侧的侧板65);外周壁部件176,其安装在这些侧板65、65的周缘部上;以及O形圈(不图示),其对侧板65、65和外周壁部件176之间进行密封。O形圈是防止尘土、泥水、杂物等进入齿轮箱171内的部件。
[0092]下面说明以上记述的把持装置150的作用。
[0093]通过使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 (参照图6(A))工作,推出杆33 (参照图6 (A))使上部叉162向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上侧齿轮173经由上侧输出轴161与上部叉162 —体地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与该上侧齿轮173啮合的下侧齿轮174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经由下侧输出轴164安装在下侧齿轮174上的下部叉165向顺时针方向摆动。其结果,上部叉162和下部叉165闭合,从而能够使用上部叉162和下部叉165把持搬运物90。
[0094]另外,通过从把持搬运物90的状态(图的状态),拉出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的杆33,从而使上部叉162向顺时针方向摆动,经由上侧输出轴161使上侧齿轮17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下侧齿轮174向逆时针方向转动,下部叉165经由下侧输出轴164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其结果,上部叉162和下部叉165打开,搬运物90的把持被解除从而能够使搬运物90落下。
[0095]上侧齿轮173和下侧齿轮174的齿数相同,因此,能够将上部叉162的摆动角度Θ 3和下部叉165的摆动角度Θ 4设成相同,其中,所述摆动角度Θ 3是将经过上侧输出轴161的截面中心的水平线181为基准时以上侧输出轴161为中心向上方摆动的上部叉162的摆动角度,所述摆动角度Θ 4是将经过下侧输出轴164的截面中心的水平线182为基准时以下侧输出轴164为中心向下方摆动的下部叉165的摆动角度。
[0096]如果使上侧齿轮173及下侧齿轮174的齿数不同,例如、与上侧齿轮173相比下侧齿轮174的齿数较少,则在打开了上部叉162及下部叉165时,能够使下部叉165的摆动角度Θ 4大于上部叉162的摆动角度Θ 3,能够使下部叉165进一步摆动到下方,能够容易地使所把持的搬运物90落下。
[0097]另外,把持装置150不具备驱动上部叉162及下部叉165的电机,而是使用安装在斗杆18侧的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来使上部叉162及下部叉165摆动,因此,能够实现把持装置150的轻型化。因而,能够抑制将把持装置150相对于斗杆18 (参照图1)侧移动时的动力。
[0098]上述的实施方式始终是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任意的变形及应用。
[0099]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图2中,将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连结在上部叉36侦牝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连结在下部叉32侦U。
[0100]在图4中,表示了内齿轮71和太阳齿轮73的齿数之比为2:1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根据把持装置20的使用环境也可以进行适当的改变。另外,在图4中,将中间齿轮68的个数设为四个,但是不限于此,只要是多个即可。并且在图4中,在内齿轮71侧连结上部叉36,在输出轴31侧连结下部叉3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内齿轮71侧连结下部叉32,在输出轴31侧连结上部叉36。在该情况下,将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23连结在上部叉36或者下部叉32的任一个上。
[0101]另外,在图5中,在输出轴31上形成外花键72a,在太阳齿轮73上形成内花键73a,从而使外花键72a和内花键73a进行花键结合,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直接在输出轴31上安装太阳齿轮73。
[0102]另外,如图5所示,使用O形圈77对内齿轮71和侧板65之间进行密封,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密封唇的油封来进行密封。在该情况下,能够使用油封来防止填充在齿轮箱76(图5参照)内的润滑油的泄漏、从外部向齿轮箱76内混入杂物。
[0103]并且,本发明不限于建筑机械,除了土木、园艺、管道工程、农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钢铁和炼铁业、造船业等的各种产业、工程和受灾地的瓦砾处理、建筑物的拆毁作业、以及垃圾处理等中使用的把持装置之外,还可以使用在挟持装置、搬运装置、以及筛装置上。
[0104]附图标记说明
[0105]10、100:建筑机械、设备,20、150:把持装置,23:把持装置摆动工作缸(致动器),30:齿轮机构,31:输出轴,32:下部叉(第二部件),36:上部叉(第一部件),65:侧板,68:中间齿轮,71:内齿轮,73:太阳齿轮,76:齿轮箱,77:0形圈,80:托架,90:搬运物,110:骨架铲斗(把持装置),112:下铲斗(第二部件),113:上铲斗(第一部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齿轮机构,在所述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并且在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有多个中间齿轮,所述多个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设备等上的托架上, 在所述设备等上设有用于驱动使所述太阳齿轮或者所述内齿轮旋转的致动器, 在所述内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部件,在经由所述中间齿轮而从所述内齿轮被传递旋转力或者向所述内齿轮传递旋转力的所述太阳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协作而把持搬运物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机构容纳在齿轮箱内,在构成所述齿轮箱的一对侧板和所述内齿轮之间设有O形圈,对所述齿轮箱内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的齿数的比率,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摆动角度的比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使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接近并且大致水平地配置的把持状态下,在所述第一部件的下方配置有所述第二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是建筑机械所具备的叉。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件及所述第二部件是建筑机械所具备的骨架型的铲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把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与所述第一部件连结。
8.一种建筑机械,其特征在于, 具备齿轮机构,在所述齿轮机构中,与太阳齿轮同心地配置有环状的内齿轮,并且在所述内齿轮和所述太阳齿轮之间的环状空间内插装有多个中间齿轮,所述多个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安装于所述建筑机械的臂上的托架上, 具备驱动使所述内齿轮旋转的致动器, 在由所述致动器驱动旋转的所述内齿轮上安装有第一部件, 在经由所述中间齿轮被传递所述内齿轮的旋转力的所述太阳齿轮上安装有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协作而把持搬运物等。
【文档编号】E02F3/40GK104411893SQ20138003449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7日
【发明者】竹花记市 申请人:Jhl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