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式钻杆通径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11228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投入式钻杆通径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属于钻井【技术领域】,利用起钻之前从井口内钻杆中投入后完成对井内钻杆的通径作业。自身为圆柱体结构,下端有锥体结构的引鞋,引鞋上部有1~5层间隔布置的刮壁圈,刮壁圈上布有导流排渣豁口,中部有圆柱形空腔的导流管,上部有1~3组倒八字形状布置的斜水眼。用这样的结构原理后在实际的投入钻杆通径作业时可以增加有效通径长度,避免通径规在钻杆内卡阻,增加对钻杆等管状物内部的刮壁效果。
【专利说明】投入式钻杆通径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钻井【技术领域】,是一种投入式钻杆通径规。

【背景技术】
[0002]钻井通径是钻井技术中必要的重要环节,目前通用的技术方法是在下管之前作业人员在二层平台采用逐级投入的方法对每一柱钻杆进行投入通径规完成通径作业,这种方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作业强度大,效率低。
[0003]还有一种公开的一次全井钻具通径规,利用了钻具通径作业前的头一趟钻起钻之前从井口投入,使所有钻杆完成全部通径作业,较比逐柱钻杆通径提高了效率,但这种通径规自身设计存在着结构、功能单一,对全井投入通径还存在着较多的缺点,例如:无法排出钻杆内液体和起钻连续倒返液体、通径长度有限、易卡阻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加能适应一次性投入全井完成通径作业的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在自身的结构上进行了实质性的多方面改进和提高,能更加适应一次性全井投入通径作业的作业环境,能提高对全井钻杆通径的距离和通径效果。
[0005]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投入式钻杆通径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投入式钻杆通径规自身本体呈圆柱体结构,本体部分中部有与其长度方向中心线重合贯穿布置的圆柱形空腔导流管,导流管的管状空腔上下有两端有倒角,导流管空腔上端部分有内螺纹结构。本体部分最下端是锥体结构其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在实际的投入后起到下行的引鞋作用。
[0007]在锥体结构引鞋上端从下往上有I?5层间隔分布、根部带倒角的刮壁圈;刮壁圈逐级直径接有I?2mm的递增;每层刮壁圈沿外圈壁均布有I?4个豁口 ;相邻两层刮壁圈上的豁口相互不直接重叠并依次交错布置。
[0008]本体部分中部左右等角度对称布置有I?3组倒八字形状的斜水眼,与其中部的导流管相互贯通,起到为高速下行的通径规排除管道中的泥浆和杂物的作用,导流管、斜水眼的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在同一平面内,斜水眼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导流管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O?90度的范围之内。
[0009]通过这样的结构布置后,在锥体结构引鞋的作用下,逐级增厚的刮壁圈逐次刮下钻杆内壁的杂物,可以起到防止通径规被卡阻的情况发生,并增加了刮壁的效果。各层交错布置的豁口可以及时的将刮壁圈刮下的杂物从豁口中排除,同时起到均衡刮壁圈周围摩擦力的作用。
[0010]在锥体结构引鞋、导流管、斜水眼和逐级递增的刮壁圈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整体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在钻杆内高速下降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增加刮壁圈上的作用力,起到分级刮削的效果,减小其余外壁和钻杆内壁的摩擦力,以提高通径规对钻杆内壁的通径长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入式钻杆通径规的主半剖视图。
[0012]图2为图1的A向放大视图。
[0013]图中:1.上端面,2.斜水眼,3.导流管,4.第三层刮壁圈,5.第二层刮壁圈,6.第二层刮壁圈豁口,7.第一层刮壁圈,8.锥体结构引鞋,9.第三层刮壁圈豁口,10.第一层刮壁圈豁口,11.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2给出优选实施例。
[0015]将整体投入式钻杆通径规从井口投入时,在通径规整体重力的作用下,位于最下端的锥体结构引鞋8和导流管3、斜水眼2共同作用下引导通径规按正确的方向高速下行,第一层刮壁圈7、第二层刮壁圈5、第三层刮壁圈4依次逐级增大对钻杆内壁的刮削程度,同时被刮削下的削屑依次沿着第一层刮壁圈豁口 10、第二层刮壁圈豁口 6、第三层刮壁圈豁口 9中依次交替排除。
[0016]在整体投入式钻杆通径规从井口段钻杆内高速下降过程中,遇到钻杆内的泥浆或水时,导流管3和斜水眼2起到排泄泥浆和水的作用,当水和泥浆从斜水眼2中排除时可以减少通径规上端侧壁与钻杆内壁的摩擦力从而增加整体通径规在钻杆内的运行长度。
[0017]在用于对个别管状物进行单独通径处理时,可以利用牵引绳连接吊环和连接螺纹11连接后,将整体通径规在绳索牵引的情况下投入所要通径的管状物内进行通径作业。
[0018]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或改进。
[0019]按图1、图2所不,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层刮壁圈7、第二层刮壁圈5、第三层刮壁圈4的逐级增大的直径梯度可以控制在I?2mm的范围之内,刮壁圈数量可以设置在I?5层不同数量。
[0020]按图1、图2所示,每层刮壁圈的豁口可以布为I?4个。
[0021]按图1、图2所示,每相邻两层刮壁圈的豁口之间相互不直接重合,相互依次交错布置。
[0022]按图1、图2所示,第一层刮壁圈豁口 10、第二层刮壁圈豁口 6、第三层刮壁圈豁口9的形状可以设置为半圆形等其它形状。
[0023]按图1、图2所示,斜水眼2可以设置为I?3组不等数量组数,其自身在长度方向中心线与投入式通径规的本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夹具可以布置在O?90度的范围之内。
[0024]按图1、图2所示,连接螺纹11也可以为锥形螺纹结构。
[0025]以上这些改进或优化的技术方案均落实在本实用新型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其特征是,本体部分呈圆柱体结构,本体部分中部有与本体同长度方向中心线重合一致并贯穿布置的圆柱形空腔导流管(3),导流管(3)的管状空腔上下两端有倒角,导流管(3)的上端部分有内螺纹结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其特征是在本体部分下端有锥体结构引鞋(8),其锥体结构引鞋(8)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直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其特征是,在本体部分有I?5层间隔分布,根部带倒角的圆环状刮壁圈,每层刮壁圈的直径从下往上依次逐级增大I?2_,每层刮壁圈上布置有I?4个豁口,相邻两层刮壁圈上的豁口交替布置不相互直接重合。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入式钻杆通径规其特征是,在本体部分布置有I?3组倒八字形状左右对称和导流管(3)相贯通且长度方向中心线均在一个平面内的管状空腔形斜水眼(2),斜水眼(2)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导流管(3)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夹角在O?90度的范围之内。
【文档编号】E21B37/00GK203925428SQ20142002288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7日
【发明者】倪合合, 韩立国, 杨君明 申请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第六勘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