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底清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1669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池底清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有效清除水池污物,而且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专利说明】池底清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应用于池底人工清污作业。

【背景技术】
[0002]现在高端小区很多,小区内的水池作为美化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水池在隔一段时间后就会比较脏,需要小区物业排水专门清扫,而现有清洗方式就是采用简单的人工用扫把打扫,这样不仅效率低而且清洗效果也不是很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对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池底清污装置,有力解决了现有小区水池清污作业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
[000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有效清除水池污物,而且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1,利用簸箕来储污,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2,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3,利用走轮随意移动,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4,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5,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6,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7,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8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9驱动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毛刷体旋转,将污物倒入到簸箕里,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未示出),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便于污物进入到簸箕内。
[0008]具体实施过程:通过驱动由蓄电池供电的电机运转,使电机带动转轴上的毛刷体旋转,而旋转的毛刷体可将污物扫入到簸箕内,而簸箕底侧设置有走轮,可根据需要移动至需要清洗的地方,从而完成清扫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池底清污装置,包括一簸箕,其特征在于:所述簸箕上连接有一纵向手柄杆,所述簸箕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对走轮,所述簸箕进料口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支杆,两支杆之间设有一转轴,所述转轴的周部设有若干毛刷体,所述转轴的一侧端上设有一皮带轮,所述皮带轮经皮带传送机构与设于簸箕后侧壁上的电机驱动连接,位于电机旁侧的簸箕后侧壁上设有用以驱动电机的可充电蓄电池,所述簸箕进料口的前端成以利污物进入的倾斜状。
【文档编号】E02F5/28GK203924172SQ201420306885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姜玉兰 申请人:姜玉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