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099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用于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梁侧护板、顶梁侧护板和转动油缸;前梁侧护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一安装部、舌形部、第一铰接部,舌形部和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铰接部的同一侧,舌形部内具有槽腔;顶梁侧护板包括第二板体、第二安装部、第二铰接部、搭接板,第二安装部与搭接板位于第二铰接部的同一侧;转动油缸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铰接,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铰接;槽腔的两侧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柱,搭接板侧表面具有与滑柱配合的滑槽,各滑槽均为圆心位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两者铰接点处的弧形槽,滑柱均位于与其相配合的滑槽轨迹所在圆上,滑柱的高度与其相配合滑槽的槽深相等。
【专利说明】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更好的在井下运输、开采和保护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端头液压支架是井下工作必须具备的支护设备。现有技术中,端头液压支架中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的设计是前梁侧护板与顶梁侧护板以两者铰接点作较大角度的旋转运动,由此,使得前梁侧护板与顶梁侧护板之间易发生抵触,造成对转动角度的限制,并使得前梁侧护板与顶梁侧护板易于损坏,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其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不易损伤。
[000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用于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梁侧护板、顶梁侧护板和转动油缸;前梁侧护板包括第一板体、连接在第一板体一侧的第一安装部、连接在第一板体一端并向外延伸形成的舌形部、连接在第一板体一端的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舌形部与第一板体的同一端连接,舌形部和第一安装部位于第一铰接部的同一侧,舌形部内具有开口朝向顶梁侧护板的槽腔;顶梁侧护板包括第二板体、连接在第二板体一侧的第二安装部、与第一铰接部相对设置且连接在第二板体一端的第二铰接部,第二板体对应舌形部的槽腔区域设有可与槽腔配合的搭接板,第二安装部与搭接板位于第二铰接部的同一侧;转动油缸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铰接,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进行铰接;舌形部的槽腔两侧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柱,搭接板的两侧表面上设有与滑柱配合的滑槽,各滑槽均为圆心位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两者铰接点处的弧形槽,滑柱均位于与其相配合的滑槽轨迹所在圆上,滑柱的高度与其相配合滑槽的槽深相等。
[0005]优选地,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均处于平直状态时,搭接板部分的插入槽腔内。
[0006]优选地,转动油缸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安装部铰接,转动油缸的缸体一端与第二安装部铰接。
[0007]优选地,舌形部中槽腔两侧内壁上的滑柱为成对设置,且每对滑柱中两个滑柱对称分布在舌形部中槽腔两侧内壁上。
[0008]优选地,滑柱的数量为6个。
[0009]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油缸驱动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以两者铰接点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前梁侧护板具有舌形部且舌形部内具有开口朝向顶梁侧护板的槽腔、顶梁侧护板具有与槽腔配合的搭接板,从而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涉,从而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不易发生损伤;通过在槽腔内壁设置滑柱,并在搭接板侧表面设置相应的弧形槽,通过滑柱与弧形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用于端头液压支架,包括前梁侧护板、顶梁侧护板和转动油缸3 ;
[0013]前梁侧护板包括第一板体1、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侧的第一安装部4、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端并向外延伸形成的舌形部6、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端的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舌形部6与第一板体I的同一端连接,舌形部6和第一安装部4位于第一铰接部的同一侦牝舌形部6内具有开口朝向顶梁侧护板的槽腔;顶梁侧护板包括第二板体2、连接在第二板体2 —侧的第二安装部5、与第一铰接部相对设置且连接在第二板体2 —端的第二铰接部,第二板体2对应舌形部6的槽腔区域设有可与槽腔配合的搭接板7,第二安装部5与搭接板7位于第二铰接部的同一侧;在上述结构中,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以两者铰接点作旋转运动时,由于前梁侧护板具有舌形部6且舌形部6内具有开口朝向顶梁侧护板的槽腔、顶梁侧护板具有与槽腔配合的搭接板7,从而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在转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干涉,从而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不易发生损伤;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设置有利于将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进行铰接,第一安装部4和第二安装部5的设置则有利于将转动油缸3两端分别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进行铰接,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将转动油缸3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安装部4铰接,转动油缸3的缸体一端与第二安装部5铰接;将舌形部6和第一安装部4设计在第一铰接部的同一侧,将第二安装部5与搭接板7设计在第二铰接部的同一侧,是为了保障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以两者铰接点作旋转运动时,槽腔和搭接板7位于相互配合位置,在优选形式中,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均处于平直状态时,搭接板7部分的插入槽腔内;
[0014]舌形部6的槽腔两侧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柱8,搭接板7的两侧表面上设有与滑柱8配合的滑槽9,各滑槽9均为圆心位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两者铰接点处的弧形槽,滑柱8均位于与其相配合的滑槽9轨迹所在圆上,滑柱8的高度与其相配合滑槽9的槽深相等;上述设计可以通过滑柱8与弧形槽的配合,可以使得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优选的结构方式中,可以将舌形部6中槽腔两侧内壁上的滑柱8设计为成对设置,且每对滑柱8中两个滑柱8对称分布在舌形部6中槽腔两侧内壁,其中滑柱8的数量可以设计为6个。
[001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用于端头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梁侧护板、顶梁侧护板和转动油缸(3);前梁侧护板包括第一板体(I)、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侧的第一安装部(4)、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端并向外延伸形成的舌形部¢)、连接在第一板体(I) 一端的第一铰接部,第一铰接部和舌形部(6)与第一板体(I)的同一端连接,舌形部(6)和第一安装部(4)位于第一铰接部的同一侧,舌形部(6)内具有开口朝向顶梁侧护板的槽腔;顶梁侧护板包括第二板体(2)、连接在第二板体(2) —侧的第二安装部(5)、与第一铰接部相对设置且连接在第二板体(2) —端的第二铰接部,第二板体(2)对应舌形部(6)的槽腔区域设有可与槽腔配合的搭接板(7),第二安装部(5)与搭接板(7)位于第二铰接部的同一侧;转动油缸(3)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部(4)、第二安装部(5)铰接,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通过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进行铰接;舌形部出)的槽腔两侧内壁设置有至少一个滑柱(8),搭接板(7)的两侧表面上设有与滑柱(8)配合的滑槽(9),各滑槽(9)均为圆心位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两者铰接点处的弧形槽,滑柱(8)均位于与其相配合的滑槽(9)轨迹所在圆上,滑柱(8)的高度与其相配合滑槽(9)的槽深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梁侧护板和顶梁侧护板均处于平直状态时,搭接板(7)部分的插入槽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转动油缸(3)的活塞杆一端与第一安装部(4)铰接,转动油缸(3)的缸体一端与第二安装部(5)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舌形部(6)中槽腔两侧内壁上的滑柱(8)为成对设置,且每对滑柱(8)中两个滑柱(8)对称分布在舌形部¢)中槽腔两侧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梁侧护板与前梁侧护板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滑柱(8)的数量为6个。
【文档编号】E21D23/04GK204060757SQ201420546272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2日
【发明者】袁强国, 许洪山, 任乾坤, 周文瑛, 朱于刚 申请人:巨隆液压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