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89580发布日期:2019-09-29 18:31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周崇仁“开采倾斜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几个问题”一文介绍:倾斜-缓倾斜中厚矿体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矿体形式,这种类型的矿体约占化工矿山总储量的70%以上,在建材矿山的石膏矿床中约占35%,在冶金矿山的铁矿床中约占18%。对于这类矿床,地下开采是一比较薄弱环节,缓倾斜中厚矿体其原因主要在于受矿体倾角与厚度的制约,用空场法开采时的采场运搬和顶板管理均很困难,用分段崩落法开采时的放矿损失贫化问题较突出,应用底盘漏斗法开采的采准切割量甚大,加上矿石价值大多不高,又限制了充填法的选择应用,故在有关矿山开采中国存在问题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缓倾斜矿体开采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工艺简单、采切工程量较少的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结构参数: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垂高30-40m,矿块宽80-100m;并将矿块划分分段,每个分段再划分分段矿房和分段顶柱,分段矿房的厚度为5-8m,分段顶柱的厚度为3-5m;

2)采准工程:由阶段运输巷掘进脉内对角斜坡道至上一阶段运输巷形成矿块内行人、行车、通风系统,且脉内对角斜坡道在各分段开口处布置溜井;

3)分段矿房回采工作: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进入分段矿房内钻凿矿房回采炮孔,崩落矿房矿石由铲运机运至溜井;

4)分段顶柱回采工作:分段矿房回采完毕后,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进入分段矿房采空区内,向分段顶柱钻凿顶柱回采炮孔,崩落顶柱矿石由铲运机运至溜井,每隔5-8m留下宽度为3-5m的长分段顶柱不采,形成永久间柱。

进一步地,不同分段间的步骤3)、步骤4)可同时进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借助先进的凿岩台车技术,综合吸收了传统分段空场法的分段回采顺序、房柱采矿法的留设矿柱控制地压方式和大断面巷道掘进技术等优点,形成了一种新的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采切工程量少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分段矿房;2.分段顶柱;3.阶段运输巷;4.脉内对角斜坡道;5.上一阶段运输巷;6.溜井;7.矿房回采炮孔;8.分段矿房采空区;9.顶柱回采炮孔;10.间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划分结构参数: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垂高30-40m,矿块宽80-100m;并将矿块划分分段,每个分段再划分分段矿房和分段顶柱2,分段矿房1的厚度为5-8m,分段顶柱2的厚度为3-5m。

2)采准工程:由阶段运输巷3掘进脉内对角斜坡道4至上一阶段运输巷5形成矿块内行人、行车、通风系统,且脉内对角斜坡道4在各分段开口处布置溜井6。

3)分段矿房回采工作: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4进入分段矿房1内钻凿矿房回采炮孔7,崩落矿房矿石由铲运机运至溜井6。

4)分段顶柱回采工作:分段矿房回采完毕后,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4进入分段矿房采空区8内,向分段顶柱2钻凿顶柱回采炮孔9,崩落顶柱矿石由铲运机运至溜井6,每隔5-8m留下宽度为3-5m的长分段顶柱不采,形成永久间柱10。

在不同分段间的步骤3)、步骤4)可同时进行。

所述的步骤3)为独头作业,作业时应加强通风。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金属矿床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倾斜‑倾斜中厚矿体开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倾斜、缓倾斜矿体开采中存在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划分矿块、矿块划分分段,每个分段再划分分段矿房和分段顶柱,由阶段运输巷掘进脉内对角斜坡道至上一阶段运输巷并在脉内对角斜坡道在各分段开口处布置溜井;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进入分段矿房内钻凿矿房回采炮孔,凿岩台车由脉内对角斜坡道进入分段矿房采空区内,向分段顶柱钻凿顶柱回采炮孔,崩落顶柱矿石由铲运机运至溜井,每隔5‑8m留下永久间柱。本发明借助先进的凿岩台车技术,兼具分段空场法、房柱采矿法和大断面巷道掘进技术优点,具有工艺简单、采切工程量少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矿冶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28
技术公布日:2019.09.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