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9682发布日期:2020-10-17 00:57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隧道施工有:传统的矿山法、隧道掘进机法、盾构法、明挖法和盖挖法等。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塌方的危险,为了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性高,散热性好,使用范围广的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弧形顶盖,所述弧形顶盖的底部左右两端通过橡胶支柱与支撑板相连,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与弧形顶盖相连的缓冲机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与升降机构相连,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左右两侧于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照明灯,所述支腿上安装有应急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壳、旋转手柄、转盘、曲柄和连杆,所述安装壳的外侧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旋转手柄,所述旋转手柄与转盘相连,所述转盘上安装有曲柄,所述曲柄与连杆相连,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支腿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外壳体、摩擦块、弹簧和摩擦轮,所述外壳体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摩擦轮,所述外壳体内安装有用于和摩擦轮相摩擦的摩擦块,所述摩擦块的顶部和底端分别通过多个弹簧与弧形顶盖和支撑板弹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齿条、安装板、滑块、齿轮、电机和风扇,所述齿条安装于支撑板的底部,所述安装板通过滑块与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转动配合的齿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风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应急装置包括:转接板、应急式信号发射器和应急水箱,所述转接板上安装有应急水箱,所述应急水箱的右侧于转接板上安装有应急式信号发射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在发生危险时,人可以躲藏到支撑板的下方,通过弧形顶盖对掉落的物体进行遮挡,当弧形顶盖受到冲击时,弹簧带动摩擦块运动,通过摩擦块与摩擦轮之间的摩擦减小冲击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通过电机带动齿轮转动,通过齿轮转动带动安装板移动,通过安装板移动带动风扇移动,有利于对装置进行散热;通过升降机构调节该装置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在不同的隧道中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散热性好,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中a-a向局部视图。

图中:1-支撑板,2-支腿,3-升降机构,301-安装壳,302-旋转手柄,303-转盘,304-曲柄,305-连杆,4-脚轮,5-弧形顶盖,6-移动电源,7-缓冲机构,701-外壳体,702-摩擦块,703-弹簧,704-摩擦轮,8-橡胶支柱,9-移动机构,901-齿条,902-安装板,903-滑块,904-齿轮,905-电机,906-风扇,10-照明灯,11-应急装置,111-转接板,112-应急式信号发射器,113-应急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支撑板1,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安装有弧形顶盖5,所述弧形顶盖5的底部左右两端通过橡胶支柱8与支撑板1相连,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与弧形顶盖5相连的缓冲机构7,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外壳体701、摩擦块702、弹簧703和摩擦轮704,所述外壳体70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摩擦轮704,所述外壳体701内安装有用于和摩擦轮704相摩擦的摩擦块702,所述摩擦块702的顶部和底端分别通过多个弹簧703与弧形顶盖5和支撑板1弹性连接,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腿2,所述支腿2的底部与升降机构3相连,所述升降机构3的底部安装有脚轮4,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9,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齿条901、安装板902、滑块903、齿轮904、电机905和风扇906,所述齿条901安装于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902通过滑块903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902上安装有电机905,所述电机9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901转动配合的齿轮904,所述安装板902的底部安装有风扇906,所述移动机构9的左右两侧于支撑板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照明灯10,所述支腿2上安装有应急装置11,所述应急装置11包括:转接板111、应急式信号发射器112和应急水箱113,所述转接板111上安装有应急水箱113,所述应急水箱113的右侧于转接板111上安装有应急式信号发射器112,所述支撑板1的顶端安装有移动电源6。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安装壳301、旋转手柄302、转盘303、曲柄304和连杆305,所述安装壳301的外侧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旋转手柄302,所述旋转手柄302与转盘303相连,所述转盘303上安装有曲柄304,所述曲柄304与连杆305相连,所述连杆305的顶端与支腿2相连。

该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在发生危险时,人可以躲藏到支撑板1的下方,通过弧形顶盖5对掉落的物体进行遮挡,当弧形顶盖5受到冲击时,弹簧703带动摩擦块702运动,通过摩擦块702与摩擦轮704之间的摩擦减小冲击力,提高装置的安全性;通过电机905带动齿轮904转动,通过齿轮904转动带动安装板902移动,通过安装板902移动带动风扇906移动,有利于对装置进行散热;通过升降机构3调节该装置的整体高度,有利于在不同的隧道中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上方安装有弧形顶盖(5),所述弧形顶盖(5)的底部左右两端通过橡胶支柱(8)与支撑板(1)相连,所述支撑板(1)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与弧形顶盖(5)相连的缓冲机构(7),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腿(2),所述支腿(2)的底部与升降机构(3)相连,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9),所述移动机构(9)的左右两侧于支撑板(1)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照明灯(10),所述支腿(2)上安装有应急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安装壳(301)、旋转手柄(302)、转盘(303)、曲柄(304)和连杆(305),所述安装壳(301)的外侧安装有延伸至其内部的旋转手柄(302),所述旋转手柄(302)与转盘(303)相连,所述转盘(303)上安装有曲柄(304),所述曲柄(304)与连杆(305)相连,所述连杆(305)的顶端与支腿(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7)包括:外壳体(701)、摩擦块(702)、弹簧(703)和摩擦轮(704),所述外壳体(70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多个摩擦轮(704),所述外壳体(701)内安装有用于和摩擦轮(704)相摩擦的摩擦块(702),所述摩擦块(702)的顶部和底端分别通过多个弹簧(703)与弧形顶盖(5)和支撑板(1)弹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9)包括:齿条(901)、安装板(902)、滑块(903)、齿轮(904)、电机(905)和风扇(906),所述齿条(901)安装于支撑板(1)的底部,所述安装板(902)通过滑块(903)与支撑板(1)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902)上安装有电机(905),所述电机(905)的输出轴上安装有与齿条(901)转动配合的齿轮(904),所述安装板(902)的底部安装有风扇(906)。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装置(11)包括:转接板(111)、应急式信号发射器(112)和应急水箱(113),所述转接板(111)上安装有应急水箱(113),所述应急水箱(113)的右侧于转接板(111)上安装有应急式信号发射器(1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避险多用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安装有弧形顶盖,弧形顶盖的底部左右两端通过橡胶支柱与支撑板相连,支撑板的顶部中间安装有与弧形顶盖相连的缓冲机构,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支腿,支腿的底部与升降机构相连,支撑板的底部安装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的左右两侧于支撑板的底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照明灯,支腿上安装有应急装置。本实用新型安全性高,散热性好,使用范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明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