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3645发布日期:2020-05-08 17:35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属于矿井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煤矿切眼支架的安装方式还采用传统的采用双速绞车卸车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进行调向操作的方式,这种安架方式在整个支架的运输、卸架、调整支架及支架的调向过程中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运送支护装置的作业时,操作方式稍有差错都将有可能导致支架受损或者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等事故的发生,在运送支架伸入切眼下口的巷道时,信号传输不及时、视野盲区或者绞车的悬空的锁链也都极有可能误伤在切眼巷道工作的工人,支架进入切眼下口巷道后,及时调整位置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煤矿切眼支架安装的效率降低,导致煤矿生产的生产效率降低,减少了煤矿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运送支护装置,保证采煤安全生产的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包括置于巷道刷大侧切眼入口处的卷扬机,卷扬机具有的锁链拖动装载有用于支撑巷道顶板支架的安装叉车,安装叉车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的链条,安装叉车具有的装载部靠近切眼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可伸出和回收的舌板,安装叉车与舌板的连接处卧式设置有可推出支架的千斤顶;其中,卷扬机的锁链由切眼入口处延伸至切眼终止处。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支架为可绕轴线旋转的液压支架,千斤顶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底部的一侧边;其中,千斤顶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可旋转,旋转的角度为75°~9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安装叉车运输时,舌板回收叠放于安装叉车装载部上,安装叉车卸载液压支架时,舌板的自由端伸出,舌板自由端伸出后的端部置于巷道的地面上并与安装叉车的装载部形成夹角,其中,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舌板伸出后自由端的端部与安装叉车具有的装载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运输至切眼上口的液压支架通过卷扬机牵引至安装叉车,液压支架通过安装叉车上设置的链条与安装叉车活动连接,安装叉车通过卷扬机作用降落至切眼下口;

s2、安装叉车降落至切眼下口后,液压支架与安装叉车上设置的链条断开连接,液压支架旋转,与安装叉车连接的舌板伸出,千斤顶向上抬升舌板根部,舌板倾斜,液压支架沿舌板滑下至切眼下口巷道,液压支架与安装叉车分离,安装叉车收回舌板;

s3、舌板收回后,安装叉车随卷扬机提升移动至切眼上口,进行再一次转运液压支架。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s2中液压支架旋转的角度为75°~90°。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液压支架由安装叉车转移至切眼下口巷道后,液压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巷道地面上,顶部与巷道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运输至切眼上口的液压支架由卷扬机固定连接的安装叉车固定后降落至切眼下口,在安装叉车的千斤顶和舌板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切眼下口巷道内后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卷扬机和安装叉车和联合作用,实现了支护装置运输的机械化作业,支护装置实现了安全运送,保证了采煤安全生产,节省了井下设备运输所需的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避免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信号传输不及时、视野盲区和卷扬机锁链在空中摇摆可能造成的人员误伤事故的缺陷,提高了支架运输的速率,提高了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卷扬机;2、安装叉车;3、舌板;4、千斤顶;5、链条;6、液压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包括置于巷道刷大侧切眼入口处的卷扬机1,卷扬机1具有的锁链拖动装载有用于支撑巷道顶板支架的安装叉车2,安装叉车2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的链条5,安装叉车2具有的装载部靠近切眼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可伸出和回收的舌板3,安装叉车2与舌板3的连接处卧式设置有可推出支架3的千斤顶4;其中,卷扬机1的锁链由切眼入口处延伸至切眼终止处。

支架为可绕轴线旋转的液压支架6,千斤顶4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6底部的一侧边;其中,千斤顶4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6时液压支架6可旋转,旋转的角度为75°~90°。

安装叉车2运输时,舌板3回收叠放于安装叉车2装载部上,安装叉车2卸载液压支架6时,舌板3的自由端伸出,舌板3自由端伸出后的端部置于巷道的地面上并与安装叉车2的装载部形成夹角,其中,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舌板3伸出后自由端的端部与安装叉车2具有的装载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运输至切眼上口的液压支架6通过卷扬机1牵引至安装叉车,液压支架6通过安装叉车2上设置的链条5与安装叉车2活动连接,安装叉车2通过卷扬机1作用降落至切眼下口;

安装叉车2降落至切眼下口后,液压支架6与安装叉车2上设置的链条5断开连接,液压支架6旋转,与安装叉车2连接的舌板3伸出,千斤顶4向上抬升舌板3根部,舌板3倾斜,液压支架6沿舌板3滑下至切眼下口巷道,液压支架6与安装叉车2分离,安装叉车2收回舌板3;

舌板3收回后,安装叉车2随卷扬机1提升移动至切眼上口,进行再一次转运液压支架6。

液压支架6旋转的角度为75°~90°。

液压支架6由安装叉车2转移至切眼下口巷道后,液压支架6的底部固定在巷道地面上,顶部与巷道顶部固定连接。

采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运输至切眼上口的液压支架6由卷扬机1固定连接的安装叉车2固定后降落至切眼下口,在安装叉车2的千斤顶4和舌板3的共同作用下移动至切眼下口巷道内后进行固定安装,通过卷扬机1和安装叉车2的联合作用,实现了运输过程的半自动化,节省了运输所需的劳动力,避免了信号传输不及时、视野盲区和卷扬机锁链在空中摇摆可能造成的人员误伤事故,提高了支架运输的速率,提高了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置于巷道刷大侧切眼入口处的卷扬机,卷扬机具有的锁链拖动装载有用于支撑巷道顶板支架的安装叉车,安装叉车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的链条,安装叉车具有的装载部靠近切眼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可伸出和回收的舌板,安装叉车与舌板的连接处卧式设置有可推出支架的千斤顶;其中,卷扬机的锁链由切眼入口处延伸至切眼终止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可绕轴线旋转的液压支架,千斤顶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底部的一侧边;其中,千斤顶的顶端伸向液压支架时液压支架可旋转,旋转的角度为7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叉车运输时,舌板回收叠放于安装叉车装载部上,安装叉车卸载液压支架时,舌板的自由端伸出,舌板自由端伸出后的端部置于巷道的地面上并与安装叉车的装载部形成夹角,其中,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伸出后自由端的端部与安装叉车具有的装载部的水平面的夹角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运输至切眼上口的液压支架通过卷扬机牵引至安装叉车,液压支架通过安装叉车上设置的链条与安装叉车活动连接,安装叉车通过卷扬机作用降落至切眼下口;

s2、安装叉车降落至切眼下口后,液压支架与安装叉车上设置的链条断开连接,液压支架旋转,与安装叉车连接的舌板伸出,千斤顶向上抬升舌板根部,舌板倾斜,液压支架沿舌板滑下至切眼下口巷道,液压支架与安装叉车分离,安装叉车收回舌板;

s3、舌板收回后,安装叉车随卷扬机提升移动至切眼上口,进行再一次转运液压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液压支架旋转的角度为75°~9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架由安装叉车转移至切眼下口巷道后,液压支架的底部固定在巷道地面上,顶部与巷道顶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包括置于巷道刷大侧切眼入口处的卷扬机,卷扬机具有的锁链拖动装载有用于支撑巷道顶板支架的安装叉车,安装叉车上还设置有固定支架的链条,安装叉车具有的装载部靠近切眼中心的一侧设置有可伸出和回收的舌板,安装叉车与舌板的连接处卧式设置有可推出支架的千斤顶;其中,卷扬机的锁链由切眼入口处延伸至切眼终止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巷道切眼支护的运输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运输过程的半自动化,节省了运输所需的劳动力,避免了可能造成的人员误伤事故,提高了支架运输的速率、煤矿开采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田喜成;黄超峰;谢雪田;张学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3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