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0999发布日期:2020-11-10 11:31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世界上蕴藏最丰富,分布地域最广的化石燃料,煤炭在我国使用需求非常大,因此煤炭的供应也关系到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的稳定,煤炭的供应安全问题也是我国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一环,煤炭一般处于地下,开采多采用矿道开采,矿道开采时矿道需要使用防护支撑架支撑起矿道。

现有的矿道支撑装置在进行支撑时都是一体化设置,在进行支撑时无法进行支撑柱的调节,且现有的支持装置在一次使用之后无法进行回收利用,会导致材料的浪费,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以及安装板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两侧所述连接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转动区间,两侧所述连接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所述第三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位于转动区间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转杆;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收纳腔,所述收纳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开槽,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且所述第二螺杆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槽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均套接有套圈,两侧所述套圈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顶板的下表面接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侧所述套圈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螺杆,且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的上端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纳腔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尺寸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固定齿,且所述固定齿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框、转动区间、连接环、转杆、第一连接块、第一支撑杆,在使用时,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块的螺纹连接对第一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升高,进而对装置的顶板进行升高,使得装置的支撑效果更佳。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的滑动连接,能够便捷地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且第二支撑杆能够便捷地收纳在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减小装置的体积大小,便于继续运输。

3、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组装式,在完成使用后,能够便捷地进行拆卸,拆卸后的部件能够进行二次的使用,同时在使用时也便于继续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安装板1、连接框2、第一连接块3、第一支撑杆4、第二支撑杆5、第一螺纹槽6、第一螺杆7、收纳腔8、顶板9、第二螺纹槽10、第二螺杆11、开槽12、套圈13、连接杆14、第二连接块15、支撑板16、第三螺杆17、固定齿18、转杆19、第三螺纹槽20、转动区间21、连接环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安装板1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2,两侧连接框2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转动区间21,两侧连接框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20,第三螺纹槽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位于转动区间21的内部,且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2,连接环22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转杆19;第一支撑杆4的内部开设有收纳腔8,收纳腔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5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螺纹槽6,第一支撑杆4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7,第一螺杆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6螺纹连接。

两侧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顶板9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开槽12,两侧第二支撑杆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0,开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1,且第二螺杆11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槽10螺纹连接,两侧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均套接有套圈13,两侧套圈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且第二连接块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支撑板16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接触连接,两侧套圈1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螺杆17,且第三螺杆1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6的上端螺纹连接,收纳腔8的尺寸与第二支撑杆5的尺寸相适配,安装板1的下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8,且固定齿18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通过将第二支撑杆5从第一支撑杆4内部的收纳腔8内部抽出,通过第一螺杆7与第一螺纹槽6的螺纹连接,对第一螺纹槽6与第二支撑杆5进行固定,通过顶板9上开槽12内部的第二螺杆11与第二螺纹槽10的螺纹连接,使得顶板9与第二支撑杆5固定连接,此时观察顶板9与矿道顶端的距离进行装置的微调,通过转动转动区间21内部的转杆19,转杆19带动第一支撑杆4在第一连接块3内部旋转,进而对第一支撑杆4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顶板9与矿道的顶端接触,进行支撑,通过连接杆14以及第二连接块15、支撑板16的作用对顶板9的下表面中部进行支撑,使得装置的支撑更加稳定,在结束使用后,装置能够进行便捷的拆卸,且第二支撑杆5能够完整地收纳进第一支撑杆4的内部,减小了装置的体积大小,便于后期的运输,且拆卸写下的零部件能够进行二次的使用,减少成本的投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板(1)以及安装板(1)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2),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连接框(2)与安装板(1)之间设置有转动区间(21),两侧所述连接框(2)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所述第一连接块(3)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20),所述第三螺纹槽(2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位于转动区间(21)的内部,且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22),所述连接环(22)的外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转杆(19);

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内部开设有收纳腔(8),所述收纳腔(8)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一侧等间距开设有第一螺纹槽(6),所述第一支撑杆(4)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杆(7),所述第一螺杆(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设置有顶板(9),所述顶板(9)的上表面两侧开设有开槽(12),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槽(10),所述开槽(1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杆(11),且所述第二螺杆(11)的下端与第二螺纹槽(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上端均套接有套圈(13),两侧所述套圈(1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中部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5),且所述第二连接块(15)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的上表面与顶板(9)的下表面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套圈(13)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三螺杆(17),且所述第三螺杆(17)的一端与第一螺纹槽(6)的上端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8)的尺寸与所述第二支撑杆(5)的尺寸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下表面两侧等间距固定连接有固定齿(18),且所述固定齿(18)的下端呈锥形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用矿道支撑装置,括安装板以及安装板上表面两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框,两侧连接框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转动区间,两侧连接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螺纹槽,第三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位于转动区间的内部,且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转动转杆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连接块的螺纹连接对第一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升高,进而对装置的顶板进行升高,使得装置的支撑效果更佳,能够便捷地对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且第二支撑杆能够便捷地收纳在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减小装置的体积大小,便于继续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韩超磊;袁铁垒;芦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超磊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