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0080发布日期:2020-11-25 14:10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地铁隧道工程中,长隧道为适应地质条件变化或结构体系突变,为满足结构差异性沉降要求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处应采用防水措施,对变形缝处预留注浆导管进行注浆防水补强,然而,在跨断层带处特殊变形缝若产生较大错动量时,采用传统变形缝防水措施会受到严重破坏,止水带被撕裂,防水彻底失效,将严重影响运营安全。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0931681.7(一种应对活动断层错动的变形缝防水结构),通过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可以满足断层之间的错动量,通过几种不同类型的止水带实现断层带的特殊变形缝在设防水准范围内持续错动时的防水功能要求,然而,首先,该专利申请文件中,设置的多个注浆导管,在通过注浆导管对变形缝进行注浆防水补强时,需要多次单独操作,操作起来较为麻烦,浪费时间,降低工作效率,其次,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止水带,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内部设置了多个安装止水带的基面钢板,结构复杂,对于止水带的拆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包括在断层段二衬变形缝位置的衬砌断头两侧对称设置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两侧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之间为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部设置有多个止水带,且变形缝外侧与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接触,所述止水带横截面呈胶囊型,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止水凸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变形缝内侧开口处设置有t形密封块,且t形密封块与两侧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止水带横截面呈胶囊型,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止水凸块,所述t形密封块和多个止水凸块与变形缝内表壁柔性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内部设置有多个注浆导管,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外侧设置有注浆总管,多个所述注浆导管与注浆总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浆总管绕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一周设置,多个所述注浆导管同轴心均匀设置于注浆总管一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注浆总管上开设有注浆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注浆总管将多个注浆导管连通,注浆通过注浆总管进入注浆导管,并通过注浆导管进入变形缝,对变形缝进行注浆防水补强,避免了多次对注浆导管进行单独注浆,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在变形缝两侧牛腿型衬砌段头结构,以及设置在变形缝内的一种止水带,避免基面钢板的设置,从而避免了止水带的安装,实现止水功能的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止水带方便取出。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注浆导管的安装断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形缝与止水带的连接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2、止水带;201、止水凸块;3、注浆总管;301、注浆口;4、注浆导管;5、t形密封块;6、变形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包括在断层段二衬变形缝6位置的衬砌断头两侧对称设置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两侧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之间为变形缝6,变形缝6内部设置有多个止水带2,且变形缝6外侧与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接触,当断层之间发生错位移动时,变形缝6随之发生错位,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可以满足这种错动量的要求,此时止水带2可以随之发生相应的形变,止水带2横截面呈胶囊型,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止水凸块201,t形密封块5和多个止水凸块201与变形缝6内表壁柔性接触,保证止水凸块201始终与变形缝6内表壁接触,对变形缝6起到止水效果,达到防水目的,且止水带2与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之间未通过任何连接件连接,便于止水带2从变形缝6中取出,使用期间方便维修与更换。

具体的,如图1所示,变形缝6内侧开口处设置有t形密封块5,t形密封块5对变形缝6同样起到止水功能,且t形密封块5与两侧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便于t形密封块5的更换。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内部设置有多个注浆导管4,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外侧设置有注浆总管3,多个注浆导管4与注浆总管3连通,注浆总管3上开设有注浆口301,通过注浆口301向注浆总管3内注浆,注浆总管3绕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一周设置,多个注浆导管4同轴心均匀设置于注浆总管3一周,保证注浆可以通过注浆总管3进入多个注浆导管4内,并通过注浆导管4流出,对变形缝6进行均匀注浆防水补强,浆水采用环氧树脂浆液,避免多次单独通过注浆导管4向变形缝6注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断层之间发生错位移动量时,变形缝6发生变化,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能够满足这种错动量的要求,同时止水带2随之发生一定的形变,然而止水凸块201始终与变形缝6内表壁柔性接触,不会受到断层移动影响,从而起到防水目的,同时t形密封块5也可起到防水目的,当需要维修或者更换止水带2时,只需拆卸下t形密封块5即可,取出变形缝6内的止水带2,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当需要对变形缝6进行注浆防水补强动作时,将环氧树脂浆液通过注浆口301注入注浆总管3内,随着浆液的不断注入,最终会通过注浆导管4的管口流出,实现注浆防水补强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包括在断层段二衬变形缝(6)位置的衬砌断头两侧对称设置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之间为变形缝(6),所述变形缝(6)内部设置有多个止水带(2),且变形缝(6)外侧与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接触,所述止水带(2)横截面呈胶囊型,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止水凸块(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6)内侧开口处设置有t形密封块(5),且t形密封块(5)与两侧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之间通过螺栓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密封块(5)和多个止水凸块(201)与变形缝(6)内表壁柔性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内部设置有多个注浆导管(4),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外侧设置有注浆总管(3),多个所述注浆导管(4)与注浆总管(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总管(3)绕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1)一周设置,多个所述注浆导管(4)同轴心均匀设置于注浆总管(3)一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总管(3)上开设有注浆口(3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断层隧道涌水封堵装置,包括在断层段二衬变形缝位置的衬砌断头两侧对称设置的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两侧所述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之间为变形缝,所述变形缝内部设置有多个止水带,且变形缝外侧与牛腿型衬砌端头结构接触,所述止水带横截面呈胶囊型,且其外侧设置有多个止水凸块。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注浆总管将多个注浆导管连通,注浆通过注浆总管进入注浆导管,并通过注浆导管进入变形缝,对变形缝进行注浆防水补强,避免了多次对注浆导管进行单独注浆,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理军;王峥峥;张克阳;贾佳欣;危义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