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0555发布日期:2020-11-20 09:2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2在两坑之间市场上的一般密封性不好,导致漏水。

中国专利公开了顶管管节防水连接结构(授权公告号cn205956552u),该专利技术防水效果好,连接稳定,但是,上述为橡胶单一形式密封,橡胶容易在高温暴晒下老化,长时间使用后,密封性能下降,市场上的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性不好,水液漏出,导致地面塌陷,不利于地面的正常使用,防水性较好的大多连接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连接不便,不利于安装效率的提高。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所述连接内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的连接处有空腔,所述连接外管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环、连接内管、插头、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的外径均与连接外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内管的外径与第一顶管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通过插头插入连接于第一顶管的内部,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卡合连接于连接外管的内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连接内管的长度与连接外管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橡胶环与第二橡胶环对应安装位于连接内管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柏油,所述密封螺钉的下端抵压连接于连接内管的外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双重密封形式,避免橡胶单一密封形式,解决了橡胶长时间高温暴晒下使用后老化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转动取出进料口内部的密封螺钉,通过进料口把热熔后的柏油浆液注入空腔的内部,把密封螺钉转入进料口的内部,且密封螺钉的下端挤压到连接内管的外表面完成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固定,等到柏油冷却后即完成安装。

2.本实用新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性好,避免水液漏出,防止地面塌陷,有利于地面的正常使用,增加安全性,本装置的连接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连接方便,有利于安装效率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中第一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中第一顶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中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连接局部透视图。

图中:1、第一顶管;2、第二顶管;3、连接外管;4、连接内管;5、限位环;6、插头;7、第一橡胶环;8、第二橡胶环;9、进料口;10、密封螺钉;1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1,第一顶管1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5,限位环5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4,连接内管4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6,连接内管4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7,连接内管4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8,第一顶管1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3,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结构相同,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环5、连接内管4、插头6、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3,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的外径均与连接外管3的内径相适配,连接内管4的外径与第一顶管1的内径相适配,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通过插头6插入连接于第一顶管1的内部,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卡合连接于连接外管3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连接内管4的长度与连接外管3的长度相适配,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对应安装位于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首先,取出装置,把第一顶管1放置到安装位置处,把第二顶管2上连接内管4的一端对准第一顶管1上连接外管3的一端通过插头6把连接内管4慢慢插入连接外管3的内部,且第一橡胶环7挤压到连接外管3的内侧一端,第二橡胶环8挤压到连接外管3的内侧另一端,完成顶管的对接,把热熔后的柏油浆液注入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连接处,等到柏油冷却后即完成安装。

在图4中:连接外管3与连接内管4的连接处有空腔11,连接外管3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9,进料口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10,空腔11的内部填充有柏油,密封螺钉10的下端抵压连接于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转动取出进料口9内部的密封螺钉10,通过进料口9把热熔后的柏油浆液注入空腔11的内部,把密封螺钉10转入进料口9的内部,且密封螺钉10的下端挤压到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完成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固定,等到柏油冷却后即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取出装置,把第一顶管1放置到安装位置处,把第二顶管2上连接内管4的一端对准第一顶管1上连接外管3的一端通过插头6把连接内管4慢慢插入连接外管3的内部,且第一橡胶环7挤压到连接外管3的内侧一端,第二橡胶环8挤压到连接外管3的内侧另一端,完成顶管的对接,然后,转动取出进料口9内部的密封螺钉10,通过进料口9把热熔后的柏油浆液注入空腔11的内部,把密封螺钉10转入进料口9的内部,且密封螺钉10的下端挤压到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完成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固定,等到柏油冷却后即完成安装。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管(1)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5),所述限位环(5)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4),所述连接内管(4)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6),所述连接内管(4)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7),所述连接内管(4)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8),所述第一顶管(1)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外管(3)与连接内管(4)的连接处有空腔(11),所述连接外管(3)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环(5)、连接内管(4)、插头(6)、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所述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外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的外径均与连接外管(3)的内径相适配,所述连接内管(4)的外径与第一顶管(1)的内径相适配,所述第一顶管(1)与第二顶管(2)通过插头(6)插入连接于第一顶管(1)的内部,所述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卡合连接于连接外管(3)的内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均为一种橡胶材质的构件,所述连接内管(4)的长度与连接外管(3)的长度相适配,所述第一橡胶环(7)与第二橡胶环(8)对应安装位于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1)的内部填充有柏油,所述密封螺钉(10)的下端抵压连接于连接内管(4)的外表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顶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包括第一顶管,所述第一顶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内管,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贯通焊接有插头,所述连接内管的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一橡胶环,所述连接内管的另一端外表面安装有第二橡胶环,所述第一顶管的另一端贯通焊接有连接外管,所述连接外管与连接内管的连接处有空腔,所述连接外管的上表面贯通焊接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密封螺钉,所述第一顶管与第二顶管的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市政工程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结构,双重密封形式,顶管施工管节间防水性好,本装置的连接处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英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