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体式单泵撬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4086发布日期:2021-05-28 10:3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体式单泵撬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压设备撬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体式单泵撬。



背景技术:

目前海上平台用单泵撬采用撬装结构,用于海上平台小型泵注作业,其特点为机动灵活、满足海上平台吊机限重要求、海上平台安装空间要求。

现有单泵撬为橇装式泵送装置,由1台发动机提供动力,通过传动箱和传动轴驱动1台柱塞泵,配套计量系统和控制系统,采用开放式撬装结构。由于单泵撬通常为海上平台临时作业,流动性大,往返海上平台在来回运输过程中只能依靠拖轮,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面临海水浸泡冲蚀、起吊安装是面临设备碰撞等问题。特别是在拖轮前往作业地点过程中,由于海水浸泡导致设备故障从而影响作业。

在拖轮固井作业中,单泵撬会长期停放于拖轮甲板,受海水浸泡、风吹日晒雨淋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设备组件损坏、腐蚀,使得设备故障率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体式单泵撬,将单泵撬撬架设计为集装箱框架,并且设计多个箱门,既方便检修,不用的时候还能挡住雨水与海水浸泡冲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体式单泵撬,包括采用集装箱框架式结构的撬架、箱门和顶板,撬架内设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动力模块安装区域、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多个箱门围绕撬架的四个侧面安装,顶板安装在撬架的顶面,并且顶板分为两块,其中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顶板为固定式顶板,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的顶板为整体式结构,并且是升降式顶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门分别为动力模块左侧门、动力模块右侧门和动力模块后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配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混配模块左侧门和混配模块右侧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注模块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泵注模块左侧门、泵注模块右侧门和泵注模块前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式顶板最少两对角处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门内侧设有保温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缸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泵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撬架采用集装箱框架式结构,满足撬装设备的承重要求,满足道路运输、海洋平台吊装等要求,同时满足集装箱框架设计规范;

动力模块左侧门、动力模块右侧门、动力模块后门、混配模块左侧门、混配模块右侧门、泵注模块左侧门、泵注模块右侧门、泵注模块前门全部采用集装箱门端结构,在设备封存、运输、吊装时处于关闭状态,在设备作业、维保、维修时根据实际需要开启各门或全部开启;

固定式顶板遮挡动力模块,防止雨水和海水进入;

升降式顶板可以在工作时可升高以保持操作空间,同时起到遮阳避雨保护设备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撬架,2.动力模块左侧门,3.动力模块右侧门,4.动力模块后门,5.混配模块左侧门,6.混配模块右侧门,7.泵注模块左侧门,8.泵注模块右侧门,9.泵注模块前门,10.固定式顶板,11.升降式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箱体式单泵撬,包括采用集装箱框架式结构的撬架1、箱门和顶板,撬架1内设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动力模块安装区域、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多个箱门围绕撬架1的四个侧面安装,顶板安装在撬架1的顶面,并且顶板分为两块,其中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顶板为固定式顶板10,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的顶板为整体式结构,并且是升降式顶板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门分别为动力模块左侧门2、动力模块右侧门3和动力模块后门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配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混配模块左侧门5和混配模块右侧门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泵注模块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泵注模块左侧门7、泵注模块右侧门8和泵注模块前门9。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式顶板11最少在两对边处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液压缸驱动升降式顶板11升降为常规结构,因此没有作出详细描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箱门和顶板内侧设有保温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液压缸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泵驱动。

单泵撬在运输过程中,将各箱门关闭,并将升降式顶板降到底,防止海水冲蚀浸润内部的设备;根据工作需要和实时工况,选择性开启或全部开启四周的门,用于设备操作、维保、维修等工作;撬架顶部分为两部分,动力模块安装区域采用固定式挡板,泵注模块区域和混配模块安装区域采用升降式挡板,在工作时可升高以保持操作空间,同时起到遮阳避雨保护设备的作用;在寒冷区域,箱体内部可以加装保温层,以起到防冻保温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包括采用集装箱框架式结构的撬架、箱门和顶板,撬架内设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动力模块安装区域、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多个箱门围绕撬架的四个侧面安装,顶板安装在撬架的顶面,并且顶板分为两块,其中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顶板为固定式顶板,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的顶板为整体式结构,并且是升降式顶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门分别为动力模块左侧门、动力模块右侧门和动力模块后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混配模块安装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混配模块左侧门和混配模块右侧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泵注模块区域的箱门分别为泵注模块左侧门、泵注模块右侧门和泵注模块前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式顶板最少两对边处设有用于升降的液压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箱门内侧设有保温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式单泵撬,其特征是:所述液压缸可通过电机驱动或手动泵两种方式驱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体式单泵撬,包括采用集装箱框架式结构的撬架、箱门和顶板,撬架内设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动力模块安装区域、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多个箱门围绕撬架的四个侧面安装,顶板安装在撬架的顶面,并且顶板分为两块,其中动力模块安装区域的顶板为固定式顶板,混配模块安装区域和泵注模块区域的顶板为整体式结构,并且是升降式顶板。将单泵撬撬架设计为集装箱框架,并且设计多个箱门,既方便检修,不用的时候还能挡住雨水与海水浸泡冲蚀。

技术研发人员:范鹏;肖雄;侯林;黄小磊;魏灯莱;黄红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机赛瓦石油钻采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